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从空间视角分析环境对于区域产业布局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7-07 22:38

  本文选题:环境标准 + 贸易自由度 ; 参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摘要】:本文把消费者对于环境的偏好纳入到消费者效用函数中,构建了一个空间一般均衡模型,从而可以作为研究环境与区域发展之间关系的一般性理论分析框架。研究认为,提高环境标准有利于产业规模较大的地区。如果环境标准较低,从而不足以遏制污染,那么消费者对于环境的偏好是产业布局的一种分散力,甚至于当环境禀赋较小或消费者对环境的偏好程度较高时,分散布局是唯一的稳定结构。反之,如果环境标准较高,以至于能够改善环境,那么消费者对于环境的偏好则是一种聚集力。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consumer's preference for the environment is incorporated into the consumer utility function, and a spatial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is constructed, which can be used as a general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believes that improving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is beneficial to areas with larger industrial scale. If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are low and therefore inadequate to curb pollution, consumer preferences for the environment are a distraction of the industrial layout, even when environmental endowments are low or consumers have a higher preference for the environment. Decentralized layout is the only stable structure. Conversely, if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are so high that they can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consumers' preference for the environment is a form of aggregation.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十二五’时期调整城乡结构和推进城镇化研究”(10AZD004)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转移支付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10YJA79000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061.5;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曹洪军;莎娜;;区域环境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山东省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范巧;;西部远郊镇域经济发展模式设计及应用——以重庆马武镇为例[J];西部论坛;2012年05期

2 侯蓉;李鹏;王彦飞;;2011年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热点综述[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庄亚明;李晏墅;李金生;杨浩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GAH-S评价体系研究——基于江苏的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6期

2 孙承平;李鲁静;王东升;;区域规划、产业转型与区域发展——2010年“十二五”区域规划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7期

3 李泊溪,刘德顺;中国基础设施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区域比较分析[J];管理世界;1995年02期

4 杨友才;;制度与经济增长:一个数理模型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王孝斌;陈武;王学军;;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03期

6 丁辉侠;;制度因素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地方数据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7 曹洪军;庞敦之;;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金凤君;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04期

9 李玉文,徐中民,王勇,焦文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05期

10 邢秀凤;刘颖宇;;山东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计量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孔鹏志;我国经济系统的物质流核算与循环结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张玲;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牛盼强;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吴义能;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良亮,屠梅曾;西方区域发展理论及对中国区域开发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3期

2 陈新,殷辂,张林海;区域发展与区域协调的统一——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区域发展战略[J];中州学刊;2005年03期

3 李成刚;;城镇化的本质是区域发展——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谢扬[J];中国报道;2005年10期

4 薛凤旋;郑艳婷;;我国都会经济区的形成及其界定[J];经济地理;2005年06期

5 李大伟;李功勋;;劳务经济与区域发展[J];经济管理;2005年17期

6 顾保国;乔延清;顾炜宇;;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溢出效应区域差异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5年10期

7 陈炜;;论近代城市成为区域发展的管理中心[J];百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袁喜禄;;我国区域发展不协调的实质[J];中国经贸导刊;2006年11期

9 毕思勇;;欠发达区域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论思考与政策构想[J];中国市场;2006年28期

10 侯瑜;;透视世界的“魔镜”:社会核算矩阵(SAM)[J];统计教育;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梅;;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探讨——以生态链为纽带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2 丁志刚;;基于外资导向的苏州区域空间特征研究[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唐宏;杨德刚;乔旭宁;杨莉;王国刚;;天山北坡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度评价[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刘玉海;;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思考[A];生态健康与循环经济——第二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文集[C];2005年

5 陈文成;;基于三维评价的区域发展决策方法研究[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社尧;;推进“引种驯化”项目,探索“生态建设”路子[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7 路战远;智颖飙;张荷亮;王再岚;田闻瑾;;理性增长中的区域发展支持与统测度[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8 冯金华;;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劳动市场和产品市场的一般均衡[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9 吴鸿斌;李冬梅;安沫平;韩景豹;康青;;探讨河北省发展循环农业促进节能减排主要技术模式与区域发展重点[A];发展低碳农业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印德强;;区域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研究[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聂成华;安徽供水业“旗舰”乘风破浪勇往直前[N];安徽经济报;2007年

2 石子河;谨防不予审批的污染违法项目流窜[N];中国信息报;2008年

3 江苏闽 王柳珍;加快城市功能建设 促进新兴区域发展[N];闽北日报;2009年

4 记者 秦德胜 实习生 王汀葭;夏履镇:打造森林城镇 促进区域发展[N];绍兴日报;2010年

5 记者 童曙泉;“京津冀”掀我国沿海开放第三波高潮[N];北京日报;2006年

6 廖兵;我国区域发展四大板块增速差距趋于缩小[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7 李亚彪邋张和平;区域发展“四大板块”差距渐趋缩小[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7年

8 李荣国;探索区域发展的新模式[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9 刘青海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区域发展:“比较优势”与“需求优势”有何不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刘桓 成外宣 洪继东;成华区:以产业研究城市设计引领区域发展[N];成都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饶呈祥;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我国成品油税费改革经济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袁朋;一般均衡的存在性分析:预算约束视角[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3 王国升;区域农村发展差距趋势与成因分析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郭凤城;产业群、城市群的耦合与区域经济发展[D];吉林大学;2008年

5 邢小军;区域发展中的能源约束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义旭东;论区域要素流动[D];四川大学;2005年

7 张炜熙;区域发展脆弱性研究与评估[D];天津大学;2006年

8 李政新;物品空间集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9 王柱;基于资产链的资本资产定价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尹晓波;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关联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春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中心城市发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2 王海龙;区域循环经济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3 兰兴杰;吉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黄利恒;FDI对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苏培仲;中国对外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何悦达;天津开发区物流园区发展战略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7 姜林林;京津冀鲁辽五省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安昌锋;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朱光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需求实证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杨坤河;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的区域货运量预测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065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1065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0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