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补贴资源性产业的扭曲效应研究——基于开放经济下的经济增长视角

发布时间:2018-07-08 10:36

  本文选题:补贴 + 资源贸易 ; 参考:《世界经济研究》2013年03期


【摘要】:本文在索洛—斯旺模型的基本框架下引入了资源中间品部门和资源中间品的国际贸易,构建了一个开放的经济增长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补贴资源中间品部门引发的市场扭曲及其福利效应。本文的研究指出,在开放经济中,资源中间品的国际价格水平会影响经济增长的模式。当资源中间品的国际价格低于某一临界值时,经济增长是可持续的,否则经济增长将进入稳定状态。补贴资源中间品部门所产生的扭曲效应会受到资源中间品国际价格水平的影响,资源中间品的国际价格越高,补贴的福利损失越大。
[Abstract]:In this paper, an open economic growth model is constructed by introducing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of resource intermediates and resource intermediates under the basic framework of Solow Swan model. On this basis, the market distortion caused by subsidized resource intermediates and its welfare effects are further analyzed.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in an open economy, the international price level of resource intermediates will affect the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 When the international price of resource intermediates is below a certain critical value, the economic growth is sustainable, otherwise the economic growth will enter a stable state. The distorting effect produced by subsidizing resource intermediates will be affec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price level of resource intermediates. The higher the international price of resource intermediates, the greater the welfare loss of subsidies.
【作者单位】: 天津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资源约束、资源贸易与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增长”(10YJCGJW005)的支持
【分类号】:F06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罗浩;;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资源瓶颈及其解决途径[J];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2 陆建明;王文治;;资源产品出口管制政策的效果分析——出口税与出口配额的比较[J];经济管理;2011年12期

3 陆建明;;我国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贸易模式转变的时点判断及原因分析[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贡生;;“资源诅咒”论:一个值得商榷的命题[J];财贸研究;2008年06期

2 吴丹;朱玉春;;基于随机森林方法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影响因素分析——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为例[J];财贸研究;2012年02期

3 张伟;;资源环境约束与资源型经济发展[J];当代财经;2008年10期

4 冯根福;刘志勇;蒋文定;;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02期

5 余燕春;王婧;;基于能值分析的中国进出口贸易生态利益评价[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08期

6 潘华丽;任建兰;;浅论低碳背景下的自然资源利用问题[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年04期

7 张贡生;;“资源诅咒”论述评[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8 唐齐鸣;张炎涛;;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多重结构突变模型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9 邓廿庆;;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安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及政策建议[J];科技和产业;2012年10期

10 邓柏盛;;发展中大国的自然资源优势与经济增长——以金砖四国为例[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董雪兵;尹敬敬;文雁兵;;环境质量、政府规制与经济增长:一个拓展的内生性框架[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李俊;;资源约束,,资源价格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刘耀彬;杨新梅;周瑞辉;;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增长阻力研究述评[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龚英;;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废弃物回收利用因素探讨[A];第19届灰色系统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王迪;聂锐;;长三角能源消费的特征分析与区域节能潜力测算[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霍凌汉;闫庆悦;;中国能源、土地和水资源的“增长阻力”分析[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凤;生态足迹变化的动力机制及生态足迹模型改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向华;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组织优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3 孙宁;气候变化对制造业的经济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4 白雪飞;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测试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周彬;西南林区天然林资源动态及恢复对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6 李宁;中国民族地区经济扶持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宝林;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之化石能源约束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王智辉;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的悖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孟晓军;西部干旱区单体绿洲城市经济增长中的水资源约束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10 段利民;资源诅咒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育浩;资源诅咒在中国省级层面的检验[D];浙江大学;2011年

2 温元哲;节能减排下约束下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与发展[D];河南大学;2011年

3 李浦欣;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尹浩;山西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5 农敬萍;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6 李文杰;四川经济增长中土地资源阻尼效应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7 王静;河南省产业贡献率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韩磊;我国能源需求新形势下国家能源安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努尔夏提;资源诅咒、真实储蓄率与新疆能源产业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刘丹;基于金融视角的新疆“资源诅咒”破解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水军;包群;;资源约束条件下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基于内生增长理论模型的研究[J];财经研究;2006年06期

2 黄克安,庄惠明;促进我国贸易模式动态演进的对策建议[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王海文;对我国初级产品及工业制成品进出口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4 高敬峰;我国对外贸易模式分析[J];北方经贸;2004年01期

5 陈飞翔;经济发展与我国贸易模式的转变[J];国际贸易;1994年04期

6 黄菁;杨三根;;中国加工贸易结构升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7 徐康宁;王剑;;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8 罗浩;;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资源瓶颈及其解决途径[J];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9 陆建明;李宏;;资源约束与经济增长:一个开放条件下的新古典模型[J];南开经济研究;2009年06期

10 魏浩,毛日f,张二震;中国制成品出口比较优势及贸易结构分析[J];世界经济;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世晴;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科学成分不容忽视[J];南开经济研究;1987年01期

2 薛进军;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新思路[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9年04期

3 陈广汉;约翰·穆勒的经济发展思想[J];经济评论;1991年03期

4 祝玉峰;;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5 蒋伏心;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本质和关键[J];江苏社会科学;1996年05期

6 李萍;从粗放到集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J];新疆财经;1996年03期

7 颜忠民;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资源环境保护[J];兵团党校学报;1996年06期

8 王乃学;科学界定经济增长方式[J];经济研究参考;1996年ZL期

9 洪远朋,邵平,陈磊;关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若干辩证关系[J];当代经济研究;1997年02期

10 唐曼程;略谈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几个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199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子建;;投资、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分析——基于状态空间模型[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姜焰生;;现代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刘忠文;;经济增长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浅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韩中豪;胡雄星;张明旭;;上海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5 刘幸菡;吴国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其在中国的实证检验[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6 罗斌;;论知识流量在经济发展中的价值[A];全国高校价值工程研究会2001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1届MBA优秀论文专辑[C];2001年

7 张妍蕊;温新建;;论技术创新扩散与经济增长[A];全国高校价值工程研究会2001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1届MBA优秀论文专辑[C];2001年

8 孙守纪;;法律起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林金锭;;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目标及实现机制[A];回顾·探索·选择(1949-1989)[C];1989年

10 王军;;健康、贫穷与经济发展[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晓 郑易生;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本版编辑 蔡荣鑫 周天芸 徐现祥;实现对穷人友善的经济增长[N];广州日报;2006年

3 ;实现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N];华夏时报;2001年

4 陈忠斌;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的源泉[N];光明日报;2003年

5 左小蕾;推动共享性的经济发展[N];民营经济报;2007年

6 海南省财政厅 赵逸楠;破解经济增长的斯芬克斯之谜[N];海南日报;2011年

7 陈宇峰;经济增长已无法改变社会不平等[N];财经时报;2007年

8 孙立平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超越简单的线性思维[N];经济观察报;2006年

9 万冬梅;产权与经济增长[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10 李月清;资源富集:大国崛起的重要媒介[N];中国石化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栋;基于代际叠代模型的经济增长复杂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田杨群;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互动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陈艳莹;可持续经济增长的实现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4 杨俊;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5 朱翊敏;人力资本及其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对广东省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6 南守重;金融深化、金融体制发展与经济增长[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喻平;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8 管汉晖;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05年

9 潘向东;高技术产品出口与经济增长:基于制度安排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10 王力;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玲玲;资本主义精神、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彭高旺;产权制度与经济增长[D];湖南大学;2003年

3 赵大平;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及中国实证[D];湖南大学;2003年

4 邬滋;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5 张光森;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6 包桂英;环境低代价的经济增长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7 吴明哲;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D];厦门大学;2001年

8 周莹玉;比较优势与中国经济增长[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9 胡莹;社会主义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的理论、历史和现实[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黄德军;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方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071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1071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9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