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扬弃私有财产理论的当前意义
本文选题:《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私有财产 ; 参考:《科学经济社会》2011年04期
【摘要】:马克思各个时期的理论著作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等,深刻阐述了共产主义扬弃私有财产和消灭私有制的思想。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与马克思描述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有很大差距。现阶段,我们的迫切任务是依据国情,顺应民众需求,鼓励和保护人们创造私有财产,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奠定私有财产和私有制丧失存在合理性的丰富物质基础,实现保护私有财产与扬弃私有财产的高度统一。
[Abstract]:Marx's theoretical works in various periods, such as the manuscript of Economics and philosophy in 1844, the Theory of Capital, and so on, profoundly expounded the ideology of communism in sublation of private property and elimination of private ownership. Our country is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e level of productivity is low, the commodity economy is not developed, and there is a big gap with the socialism and communism described by Marx. At the present stage, our urgent task is to encourage and protect people to create private property, liberate and develop productive forces, and lay a rich material foundation for the rationality of the loss of private property and private ownership. To achieve a high degree of unity between the protection of private property and the sublation of private property.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A811;F091.9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汤文曙;马克思历史观的主体视角及其当代价值[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刘荣清;马克思现代理性主义人性观的生成——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章征科;略论全球化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方青;农村社会保障的国家责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陈爱萍;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孙显元;;总体社会、主体社会和社会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高敏;“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陈绍山;关于消费的哲学反思[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史耀疆;制度变迁中的中国私营企业家成长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5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赵雪纲;论人权的哲学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郭艳君;历史与人的生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10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波;儒学与未来科技[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欣;本体论视域中的美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樊育红;当代知识管理观分析[D];苏州大学;2001年
4 王迅;霍克海默的批判理论述评[D];苏州大学;2001年
5 吴燕;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初步构建[D];黑龙江大学;2001年
6 张彭松;总体性与历史的终极关切——对青年卢卡奇总体性范畴的反思[D];黑龙江大学;2001年
7 岳友熙;人类精神的诺亚方舟[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李文记;论竞技体操的美学特征[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李红专;试论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尺度与生产力尺度的思想[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王奎清;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思维方式[D];郑州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斐;;再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与自然[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2 朱立元;;马克思初步形成唯物史观的关节点——重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札记[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6期
3 侯晓丽;;如何理解马克思的“消灭私有制”[J];唐山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朱波;谢璇;;从两部经典著作看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共产党宣言》[J];理论界;2011年07期
5 赵华灵;;马克思对“粗陋的共产主义”的批判及其理论意义[J];前沿;2011年12期
6 彭五堂;;论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萌发[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08期
7 张盾;褚当阳;;从当代财富问题看马克思对蒲鲁东的批判[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8 郭凯;汪晓莺;袁媛;;马克思关于私有制批判的思想及启示[J];世纪桥;2011年15期
9 李淑梅;;人的类本质与对生产、交换异化的批判——重读马克思的《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J];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04期
10 郭艳君;;青年马克思批判哲学的双重逻辑及其理论意义[J];哲学研究;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淑琴;;私有财产的扬弃和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道主义思想梳理[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2 邵腾;;享受性理论是共产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手稿》中的享受性理论解读[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3 杨建祥;;试析马克思“以人为本”的一个特定视域[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4 张卫霞;;异化劳动与人的本质及审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学习札记[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张奎良;;哲学革命变革的源头和对“历史之谜的解答”——纪念马克思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60年[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熙恩;;对象化的内在悖反及其生态启示意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象化理论的深层解读[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杨楹;;论马克思解放理论的伦理旨趣[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8 王善超;;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再认识[A];人的基本理论研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基本观点研究”子课题研究[C];2007年
9 胡大平;;马克思最初遭遇生产力问题的语境、理论逻辑和意义——兼论马克思文本解读的若干原则[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10 文学平;;理性自由法遭遇到物质利益——青年马克思为其法哲学思想寻求现实根基[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李惠斌;马恩理论中一些长期被忽视的重要思想[N];学习时报;2008年
2 李惠斌;马克思如何看待私有制[N];学习时报;2008年
3 蒋红;马克思的社会建设思想[N];光明日报;2008年
4 郑异凡;马克思的社会理想及其命运[N];学习时报;2006年
5 张伟;追求真理的楷模[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6 伍俊斌邋焦丽萍;马克思论市民社会之克服[N];学习时报;2008年
7 黄楠森;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N];光明日报;2003年
8 大头;马克思主义的“主”义[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9 李纪才;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思想[N];学习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丁立卿;马克思的哲学革命[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兴章;感性存在与感性解放[D];复旦大学;2008年
3 郭庆罡;马克思现代史观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王海英;马克思与弗洛姆异化理论统观[D];吉林大学;2008年
5 王代月;黑格尔和马克思市民社会问题解决路径比较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俊超;论马克思的自由观[D];吉林大学;2009年
2 魏现广;马克思的劳动分工观[D];兰州大学;2009年
3 李璐;马克思主义私有财产理论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与发展[D];长春师范学院;2010年
4 朱雪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私有财产概念及其相关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孙姗姗;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实践观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6 邵伟;浅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人的本质的解释[D];吉林大学;2009年
7 单伟;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现代性批判的先导[D];山东大学;2007年
8 陈仕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人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9 郭凯;马克思私有制批判思想及其启示[D];东华理工大学;2012年
10 孙成竹;论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及其运思方式[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168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116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