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投影寻踪聚类模型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以30个省1998~2011年数据为例
[Abstract]:Firstly, a set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volving 4 criteria and 16 index levels is constructed. Secondly, 30 provinces (cities) in China are studied by using projection pursuit and clustering methods. The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evel (multi-index panel data) of the autonomous region from 1998 to 2011 is evaluated, clustering according to the linear projection value, and analyzing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level of the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province of China, on the basis of which,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 to the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
【作者单位】: 山西财经大学;
【基金】:国家软科学项目(项目编号:2009GXQ6D156) 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晋教科函[2013]17号) 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822029)
【分类号】:F061.5;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其仔;;充分发挥科技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J];科技成果纵横;2009年05期
2 李正发;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年04期
3 张学文,叶元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调控及其对策研究[J];学术交流;2002年03期
4 程晓民,叶正波;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3年12期
5 仲跻芳,姜云,刘淑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持[J];北方环境;2003年03期
6 林正龙,刘夏清,李林;公用项目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影响的评价[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08期
7 刘玉;刘毅;;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态势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3年07期
8 李翔;;区域生态文化创新与区域可持续发展[J];创新科技;2004年01期
9 王雷,赵雁宁;山东省区域可持续发展实现途径研究[J];科学与管理;2005年04期
10 文金艳;张家硕;熊英;;人力资本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支撑能力研究[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玉堂;;山东半岛南部海域生态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二)[C];2011年
2 丁善生;;谈濮阳市华龙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推进措施[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二)[C];2011年
3 王毅勇;;三江平原区域可持续发展探讨[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陈绪论;;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制度创新[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5 李绅豪;龚晶晶;包存宽;蒋大和;;利益相关方分析方法在长三角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研究[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3)[C];2007年
6 张约翰;;高原城市旅游生态足迹测评研究——以拉萨市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高更和;李小建;;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的公众参与视角——以地方21世纪议程南阳试点为例[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与科技应用专辑[C];2006年
8 高更和;李小建;陈明道;殷小丽;;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的公众参与视角——以地方21世纪议程南阳试点为例[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9 张金萍;秦耀辰;张二勋;;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方法回顾及展望[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尹立成;沈正平;季刚;;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进展与趋向——从地理学理论角度[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尔文;“绿色中国”论坛上专家建言可持续发展[N];大众科技报;2006年
2 杨文利;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行动开始实施[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詹青青;众专家热议可持续发展[N];亚太经济时报;2007年
4 ;区域可持续发展及其基本要素[N];本溪日报;2008年
5 冷德熙;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建设正式启动[N];科技日报;2008年
6 西南财经大学人口研究所 杨琴;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N];中国人口报;2008年
7 金振蓉;我国推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行动”[N];光明日报;2007年
8 记者 郑鸿;中挪两国将共建节能减排技术[N];大连日报;2008年
9 陈国裕;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N];学习时报;2007年
10 记者 郑鸿;中挪两国将在开发区共建节能减排技术中心[N];大连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昆;驻马店市基于水土资源承载力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2 冯年华;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3 刘扬;基于Web的区域经济增长分析PSE模式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景杰;区域生态认证机制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5 董龙云;基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6 刘杨;基于SG-MA-ISPA模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7 熊德国;系统科学理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8 李政新;物品空间集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9 田辉;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HSDI)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10 滕明君;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明荣;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2 梁爱华;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3 黄春萍;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分析与设计[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4 吕佳;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郑军南;生态足迹理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6年
6 马祖琦;陕西区域可持续发展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7 刁晓纯;我国产业生态网络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8 周陶;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县域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9 张国卫;基于生态足迹的内蒙古自治区可持续发展评价[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10 王亚娜;人力资本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530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153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