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碳排放时空差异及驱动因子分析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Jiangsu Province from 2000 to 2011,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fference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makes an empirical test on the factors affecting carbon emissions based on STRIPAT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rbon emission of Jiangsu Province is on the rise, but the intensity of carbon emission is decreasing year by year.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and wealth per capita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carbon emissions in Jiangsu Province.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2010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学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研究院”,项目编号:S7910006001 行业(气象)科研专项课题“城市规划及气候条件对城市经济的影响”,项目编号:GY-HY201106032-03
【分类号】:X196;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雷;;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J];地理研究;2006年01期
2 赵敏;张卫国;俞立中;;上海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9年08期
3 陈进;;苏南向苏北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9年12期
4 曹翠;李秋妍;;不同城市化进程的碳排放特征差异比较——基于LMDI分解[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梅煌伟;黄民生;张如;;基于NEP福建省能源碳足迹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1期
2 韩银娥;;肇庆产业转移的成效及存在问题分析[J];财经界;2010年02期
3 吴彼爱;高建华;;中部六省低碳发展水平测度及发展潜力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S2期
4 李阿萌;张京祥;肖翔;;江苏省13城市1996~2008年碳排放时空变异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10期
5 邵帅;杨莉莉;曹建华;;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基于STIRPAT模型的上海分行业动态面板数据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11期
6 李晨晨;徐峰林;刘聪;;工业企业碳排放及其会计处理探析——以徐州市为例[J];财会通讯;2011年22期
7 叶祖达;;温室气体清单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规划;2011年11期
8 赵建林;;石家庄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的“脱钩”关系研究[J];当代经济;2012年05期
9 王君章;方恺;;基于来源多样性特征的中国电力碳足迹估算[J];电力学报;2012年02期
10 张乐勤;陈素平;荣慧芳;许信旺;;基于IPAT模型的安徽省不同情景碳排放趋势测度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欣;程久苗;;基于土地利用结构的芜湖市碳排放效应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黄蕊;朱永彬;王铮;;经济平稳增长下的城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高峰预测——以上海市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3 刘庆;雷莉萍;侯姗姗;;中国一次能源消耗碳排放区域性特征发展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4 周杨;许振成;简韬;王俊能;;城市能源活动碳足迹初探——以广州市为例[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5 吴国华;张春玲;;基于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估算[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成新;蒋红花;王格芳;周玉杰;;山东省能源供求预测与集约利用对策研究[A];山东省重点学术研究成果(2008)[C];2009年
7 高丽君;刘正林;;区域分层次能源消费人均碳排放分解分析[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卞勇;匡耀求;黄宁生;;我国各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差异性分析[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9 郑有荣;鲍健强;杨向天;项大川;;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促进区域低碳发展——浙江省宁海县域推进低碳发展的探索和实践[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三)[C];2010年
10 杨芬;;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处理探析[A];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宇;我国产业低碳化经济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汤晓莉;郑州市经济转型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卢娜;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4 王可强;基于低碳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李钧;基于预数值计算的煤粉锅炉燃烧监测与优化[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6 许广月;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蔡萌;低碳旅游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肖海平;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国志;基于技术进步的中国低碳经济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10 王文哲;低碳经济范式下的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厉;仲云云;袁晓玲;;中国区域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5期
2 袁鹏;程施;;辽宁省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分析——基于LMDI分解法的实证[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张雷;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3年04期
4 陈明星;陆大道;张华;;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J];地理学报;2009年04期
5 查冬兰;周德群;;地区能源效率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差异性——基于Kaya因素分解[J];系统工程;2007年11期
6 巴春生;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促进西部经济发展[J];改革与战略;2004年07期
7 倪外;;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探讨[J];商业研究;2012年09期
8 孙昌龙;靳诺;张小雷;杜宏茹;;城市化不同演化阶段对碳排放的影响差异[J];地理科学;2013年03期
9 陈跃琴,李金龙;21世纪源排放与大气CO_2体积分数预测[J];环境科学研究;2002年02期
10 蔡九菊;王建军;张琦;李广双;;钢铁企业物质流、能量流及其对CO_2排放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朝晖;;上海市碳排放的历史特征与远期趋势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07期
2 魏本勇;方修琦;王媛;杨会民;张迪;;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3 ;碳排放配给制带来的启示[J];节能与环保;2009年11期
4 邴绍倩;;食品“碳排放”标准及应对之策[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20期
5 ;国务院宣布我国到2020年降低碳排放40%~45%[J];纸和造纸;2010年02期
6 张雷;黄园淅;李艳梅;程晓凌;;中国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与减排途径分析[J];资源科学;2010年02期
7 巩帅臣;;湖南省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企业家天地;2010年01期
8 温景光;;江苏省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02期
9 王琴;曲建升;曾静静;;生存碳排放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J];开发研究;2010年01期
10 孙建卫;陈志刚;赵荣钦;黄贤金;赖力;;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碳排放足迹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亮;刘晶茹;;中国八大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2 王宁;;煤炭行业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措施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黄蕊;王铮;刘慧雅;刘晓;翟石艳;马晓哲;;中部六省的碳排放趋势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高扬;张晓明;周茂松;曾栋鸿;;城市居住社区交通碳排放特征及交通碳排放评估模型研究——以广州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杜宁睿;向澄;黄经南;刘沛;;家庭出行碳排放特征分析及规划启示——以武汉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张白玲;林靖s,
本文编号:21694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169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