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双性经济人假设
[Abstract]:The hypothesis of double-sex economic man tries to reflect the dual motivation and relationship of economic subject's behavior of altruism and altruism, reasonably explains the two states of rationality and irrationality, and considers the maximization of social benefit and the maximization of individual reasonable benefit as well as its institutional conditions as a whole. A new design of the interest relationship and behavior of the economic man. Some viewpoints and methods in Marxis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dialectics labor value theory surplus value theory and scientific socialism constitute the most important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hypothesis of dual economic man. The hypothesis is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e requirem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driven by egoism is not sustainable. In order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ltruistic behavior must be advocated. Modern society requires economic subject to take account of self-interest and altruism, to improve rational level and to change behavior.
【作者单位】: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所;
【分类号】:F0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马艳;周遇奇;;论相对理性经济人假设[J];海派经济学;2007年05期
2 程恩富;新“经济人”论:海派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J];教学与研究;2003年11期
3 程恩富;;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四大理论假设[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4 孟捷;;经济人假设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5 方兴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理论假设——对程恩富教授“四大理论假设”的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6 许兴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如何看待“经济人假设”——与程恩富同志商榷[J];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锋吉;季旭峰;;论可持续的学生评价[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李勇军;高利红;;从国外发展状况看我国环境损害赔偿因果关系的认定[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3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4 王浩斌;;现代化与现代化理论的全球化逻辑[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吴家华,顾广玲;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6 雷毅;李小重;;深层生态学的困境与出路[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杨永华;胡冬洁;赵峰;;资源生产率视角的循环经济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杨文杰;黄沛;;基于经济动力系统模型的转基因产业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9 孙淑萍;;论生产力的生态转向[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6期
10 袁再健;褚英敏;;我国环境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士金;同煤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4 陈好孟;基于环境保护的我国绿色信贷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杨凡;北极生态保护法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李明;农村生态住区建设系统耦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宋俊荣;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与WTO规则:冲突与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姚宇;我国产业低碳化经济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琳;我国兽药市场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旭;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雨航;哈尔滨市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鼐;关于数字电影传播特征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曹良韬;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体系构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潘庆广;山东省海洋渔业结构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丁鸣;论人类发展的生态文明向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婷;生物技术发展困境及其人文反思[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文黎照;浙江省饮用水源保护的法律规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艳,程恩富;马克思“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变动规律”新探——对劳动价值论的一种发展[J];财经研究;2002年10期
2 丁冰;应当消除西方“经济人”分析在我国的不良影响[J];财经研究;1997年04期
3 许兴亚;对一篇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初稿的意见[J];当代经济研究;2000年01期
4 程恩富,顾钰民;新的活劳动价值一元论──劳动价值理论的当代拓展[J];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11期
5 许兴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繁荣与发展我国理论经济学——兼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的历史使命[J];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09期
6 曹欢荣;略论市场经济理性[J];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7 梁东黎;;论经济人假设在经济研究中的合理性[J];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8 周肇光;关于资源有限与需求无限假设的理性分析[J];经济问题;2004年02期
9 曾启贤;;经济分析中的人[J];经济研究;1989年05期
10 郑贵廷,庄慧彬;在制度框架下研究经济人假设——从完全理性到适应性理性[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赵磊;[N];光明日报;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赵磊;;现代经济学为何对“经济人假设”情有独钟[J];当代社科视野;2010年02期
2 茹宝;;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和经济人假设问题局限性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04期
3 吴文洁;“经济人假设”:批判与思考[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李桂君;“经济人假设”泛化的不合理性刍议[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04期
5 郑贵廷,庄慧彬;在制度框架下研究经济人假设——从完全理性到适应性理性[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6期
6 曾中秋;经济人假设的理论发展及方法论评价[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04期
7 张忠;以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经济人假设理论[J];理论学刊;2004年11期
8 周新城;决不能把经济人假设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前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9 黄福宁;泛经济人假设与激励制度设计、应用[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9期
10 张忠,曹树青;论经济人假设的伦理盲点[J];前沿;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存刚;漆威;;有关“经济人假设”的几个问题[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蒋为群;;马克思对经济人假设的评判之探讨[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3 应飞虎;吴锦宇;;事实的推导、预测与发现——经济人假设作为一种信息的限度与陷阱[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黄信;;经济人假设与人的发展在经济学中的位置思考[A];中国第四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理论构建、实践构建与人的发展经济学的大众化网络化论文集[C];2012年
5 王晓林;;“科学发展”的经济学分析框架[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8)[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王先庆;“经济人假设”的局限性[N];北京日报;2004年
2 戴志强;强调企业社会责任不能超越历史阶段[N];中国改革报;2006年
3 张明;经济人假设与制度建设[N];朝阳日报;2012年
4 西南财经大学《财经科学》编辑部 赵磊;现代经济学为何对“经济人假设”情有独钟[N];光明日报;2010年
5 浙江财经学院 陈世斌;人性假设与休闲模式[N];光明日报;2009年
6 冯易;绕不过的理论铺垫[N];中国质量报;2008年
7 王正海;开一代新风创宏伟大业[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8 戴志强;“经济人假设”不妨碍民企奉献社会[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巨文;经济人假设的批判[D];湘潭大学;2013年
2 曾中秋;经济人假设述评及其超越[D];西北大学;2003年
3 张捍东;经济人假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兼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724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172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