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工业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分析——以新疆为例

发布时间:2018-08-11 11:24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关系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很多学者研究二者之间关系都是通过拟合EKC曲线来说明,但拟合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结论的可信度。本文在前人研究EKC的基础上,采用灰色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工业增长环境综合指标,通过拟合三种模型来研究新疆工业增长和环境污染的关系,得出结论:新疆存在具有自身特点的U型特征的EKC曲线,2002年以后新疆工业环境综合指标值随着人均工业产值的上升而不断增加,污染不断加剧;重化工业的快速增长以及由此形成的结构性特征是造成新疆主要污染物排放难以下降并上升的直接原因。因此,建议把节能减排作为新疆工业结构调整的刚性指标,坚决抑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增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使工业发展建立在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真正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Abstract]:By combing the literatur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e author finds that many scholars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by fitting the EKC curve,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shortcomings in the fitting process. To some extent, it reduces the credibility of the conclusion. Based on the previous research on EKC, this paper uses the gre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to construct the comprehensive index of industrial growth environment, and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Xinjiang by fitting three kinds of model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re is a U-shaped EKC curve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n Xinjiang. After 2002, the comprehensive index value of industrial environment in Xinjiang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industrial output value per capita, and the pollu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 rapid growth of heavy chemical industry and the resulting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re the direct reasons for the difficulty of decreasing and rising the main pollutant emissions in Xinjiang.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hat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rigid index for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in Xinjiang, that the growth of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igh emission industries should be firmly suppressed, that backward production capacity should be eliminated, and that circular economy and low-carbon economy should be vigorously developed.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s based on saving energy resources and protecting environment, and realize the goal of sound an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新疆财经大学统计与信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评价与预警的新疆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综合研究”(批准号:70863010)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427;X196;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林和平;刘丁慧;鲍乃源;;灰色相关分析及其应用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年01期

2 杨万平;袁晓玲;;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在中国的经验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8期

3 陈曦;;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动态均衡[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10期

4 钟茂初;张学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及研究的批评综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丁慧;林和平;姜春燕;曹志胜;;灰聚类分析及其应用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年04期

2 姜春燕;林和平;刘丁慧;付希金;纪永凤;;灰主成分分析研究及其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年05期

3 纪永凤;林和平;丁少慧;姜春燕;李雪;;灰多元线性回归及其在搜索引擎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年05期

4 李文静;张德生;赵晓娟;;股票价格及其影响因素的灰典型相关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10年01期

5 林和平;姜春燕;张荣松;方吴风;;灰因子分析研究及其应用[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6 朱艳春;张平淡;牛海鹏;;基于文献计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评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2年07期

7 李瑞萍;王高尚;王安建;骆建华;耿诺;;典型工业化国家SO_2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地球学报;2010年05期

8 蓝惠霞;;高等院校非环境类工科专业环境保护课程改革思路的探讨[J];湖北造纸;2011年04期

9 袁鹏;程施;;中国工业环境效率的库兹涅茨曲线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2期

10 赵国浩;于贵芳;;中国二氧化碳减排路径选择[J];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润润;邓祥征;赵永宏;郑新奇;;鄱阳湖流域经济增长与氮磷排放关系[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2 张学刚;;“经济发展-政府规制-公众参与”的环境影响分析框架及实证[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倪外;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方化雷;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D];山东大学;2011年

3 孙韬;综合水资源管理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邢如飞;乘用车操纵稳定性主观评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吕连宏;广东省电力生态系统分析与调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6 韩瑞玲;沈阳经济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2年

7 肖海平;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森;基于水环境容量的巢湖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优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燕光华;苏州市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丁倩;基于灰色理论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房地产预测模型及其实证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4 陈延艺;我国农业环境退化:理论思考与实证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春杰;基于低碳经济的西安城市发展路径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陈娴椒;耕地非农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梁志扬;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探讨[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金娜;陕西省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机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耀华;大关中地区碳排放“隧道”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成彬;城市湖泊污染的经济学分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晓四;陈杰;朱诚;朱同林;;南京市经济增长与工业“三废”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04期

2 邓志强;任淑花;;长株潭地区经济增长与工业污染变迁的实证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4期

3 彭水军;包群;;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中国检验[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8期

4 彭水军;包群;;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基于时序数据的经验分析(1985~2003)[J];当代财经;2006年07期

5 熊鹏;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评波特假说与传统新古典经济学之争[J];当代经济管理;2005年05期

6 宋涛;郑挺国;佟连军;;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联性的理论分析和计量检验[J];地理科学;2007年02期

7 王西琴;李芬;;天津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J];地理研究;2005年06期

8 彭水军;包群;;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基于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5期

9 刘荣茂;张莉侠;孟令杰;;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J];经济地理;2006年03期

10 于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回顾与评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建强;帕塔木·巴拉提;;新疆经济增长与大气质量的计量关系研究[J];新疆社科论坛;2009年04期

2 孙雪媛;梁和平;甄国新;王瑞霞;黄晓凤;谈敦芳;刘晓涛;;试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我国的非适用性及对策[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9年03期

3 陈秋红;;经济发展与草地资源退化之间的一般规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11期

4 王立猛;何康林;;基于STIRPAT模型的环境压力空间差异分析——以能源消费为例[J];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5期

5 闫坤如;黄理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引发的思考[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张志朝;李柏年;;安徽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分析[J];网络财富;2008年08期

7 ;社会与环境[J];环境科学文摘;2009年03期

8 张纯洪;刘海英;;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存在适应性的评价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闫新华;赵国浩;;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9年12期

10 王动;;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实证探析——以河南省新乡市为例[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春梅;;资源和环境约束下的新疆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升级与转型[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新疆表演学会现状与展望(天山)[A];我的角色与我们的剧团——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7年

3 吕俊元;何弘;方军;柳英;张晖;;驻新疆乌鲁木齐部队皮肤病调查报告[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4 艾尼瓦尔·吐米尔;吾尔妮莎;张元明;阿不都拉·阿巴斯;;新疆山地地衣植物区系相似性的数量分析[A];中国第六届海峡两岸菌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杨森;徐兵强;李宏;吐尔逊娜依;塔依尔;;新疆塔里木盆地果树介壳虫及其天敌的研究[A];植物保护与现代农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艾尼瓦尔.吐米尔;阿不都拉.阿巴斯;;新疆松萝属地衣生态地理特征分析[A];中国菌物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七届菌物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7 黄常锋;甘晓成;何伦志;;文化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以新疆为例[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彭宜本;罗国光;刘家驹;;新疆葡萄栽培的气候区划[A];中国园艺学会首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4年

9 ;新疆金牧科技开发公司简介[A];首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1年

10 袁国映;张明;;新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及管理与建设[A];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全国首届产业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枫 记者 国东江;东宁口岸前十月工业增长迅速[N];中俄经贸时报;2008年

2 吴福瑞 柯加炜;连城工业增长逐月提升[N];闽西日报;2009年

3 记者 王晴 通讯员 邓新刚 郭海龙 吴思瑶;云溪 新项目驱动工业增长[N];湖南日报;2009年

4 谢莹 李戈民;富拉尔基“五个着力”力争工业增长15%[N];黑龙江日报;2009年

5 黔闻;贵州为企业做好服务保工业增长[N];中国电子报;2009年

6 魏林 记者 杨柳;双鸭山九项政策力保工业增长[N];黑龙江经济报;2009年

7 通讯员于新华;精河县力保全年工业增长目标[N];博尔塔拉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邓文龙;福建龙岩市:在加快调整中实现工业增长[N];中国工业报;2010年

9 记者 唐爱平邋肖建生 通讯员 谭兵农;前8个月规模工业增长17.5%[N];湖南日报;2008年

10 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 王永耀;确保全区工业增长目标实现[N];宁夏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其钢;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2 张卫国;双语学与新疆双语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蒲春玲;新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4 朱新武;新疆财政农业投入管理模式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5 雷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机理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6 刘勇;我国生态效率型组织发展的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7 孙兰凤;可持续视角下的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8 吕光辉;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安全评价、预警与调控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9 李新英;新疆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10 陈梦;森林生物多样性理论与方法研究及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颖;农业投资基金问题及其在新疆的运作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0年

2 王飞飞;科技特派员制度运行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3 刘晓燕;新疆旅游业投资环境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4 柴瑞娟;新疆梅衣属和黄梅衣属地衣的初步研究[D];新疆大学;2003年

5 刘卓;近代以来新疆公路交通运输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03年

6 季英;新疆吉丁虫科昆虫区系及生态地理分布的初步研究[D];新疆大学;2004年

7 韩芸霞;论维吾尔剧的形成及《艾里甫与赛乃姆》的艺术成就[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8 罗曼;新疆公务员培训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9 王强;新疆公务员工资管理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10 王碧英;新疆边境旅游购物区域品牌形象塑造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768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1768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2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