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补偿机制中的区域分工模式研究
[Abstract]:To coordinate regional relations, we should not only base on the long-term differences of regional economy, society,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but also realize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regional income growth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by matching the regional supply capacity with the demand of development-protection.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form the optimal spatial allocation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natural ecological protection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reg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to realize the regional division of labor model of overall balance of regional supply and demand and maximization of comprehensive benefit. With this matching, need certain system guarantee. On the basis of regional division of labor, region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is used to promote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reg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ration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space, so as to achieve the coordination and unifica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作者单位】: 太原科技大学;
【分类号】:F06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陆大道,刘卫东;论我国区域发展与区域政策的地学基础[J];地理科学;2000年06期
2 樊杰;;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J];地理学报;2007年04期
3 庞娟;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理论与改革;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贤政;马中;李进华;;意愿调查法评估环境资源价值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周宾;陈兴鹏;吴士锋;李杰兰;;中观经济-社会-环境耦合系统发展的稳健性研究——以甘肃省各市州发展情况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2期
3 黄金川;肖磊;孙贵艳;;县域空间管治区划的理论与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4 赵亮;李洪娜;卢晓君;;基于SPSS的辽宁省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研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5 徐会;孙世群;王晓辉;;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环境政策框架设计[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9期
6 杨忠直;以生态化标准推进我国产业发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周毅;刘治彦;赵景柱;;中国区域环境资源及其相关性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8 杨志耕;张颖;;基于条件价值法的井冈山森林游憩资源价值评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赖作莲;;政府在产业集群中的作用[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蔡立雄;何炼成;冯斌星;;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应实现的十个转变[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文雁兵;张旭昆;;制度变迁、政府行为与经济空间聚集:基于Hall and Jones“社会基础设施”的C-P-I空间模型[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范王榜;赵国昌;;不规范的市场与产业簇群的形成和发展——对陕西武功、渭南中小型锅炉企业群的案例分析[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刘大海;孟凡涛;柳晓冰;马林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科技支撑研究——基于科技创新系统建设视角[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4 郭菁;;文化遗产地的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以江南六大水乡联合申遗为例[A];旅游学研究(第二辑)——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张志卫;丰爱平;刘大海;;海洋主体功能区划与海洋功能区划的比较研究——基于海洋区域管理的新视角[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6 吕志奎;;反思中国区域公共政策研究——缘起、现状与路向[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邵学峰;;产业集聚、嵌入与公共政策——对构建东北大型企业集团的思考[A];第六届国有经济论坛“欧盟—中国:区域政策与产业集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董骁;;以服务流替代物质流——循环经济的高端化发展路径选择[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9 陈国忠;;中国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10 王敏;;浅谈葫芦岛市环保背景下的产业结构选择[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静;深圳湾水环境综合评价及环境容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尹世久;基于消费者行为视角的中国有机食品市场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4 孙海军;经济功能区与经济区域形成理论[D];南开大学;2010年
5 肖建清;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6 张庆文;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张福庆;森林旅游投资建设战略理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8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9 张曙霄;中国对外贸易结构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吴水荣;水源涵养林环境效益经济补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丽;提升浙江块状经济竞争力战略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魏爱梳;浙江港口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宋晓露;环渤海经济圈FDI空间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徐丹;东北三省装备制造业区域专业化水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玮;区域发展规划中的空间发展战略体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朱文;甘肃河西地区区域发展路径探析[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7 何庆凤;江山市木材工业发展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8 毕晓琳;海洋知识溢出及其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戴晓峰;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环境政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10 陈秀峰;河北省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的气候评估技术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罗开富;中国自然地理分区草案[J];地理学报;1954年04期
2 陆大道,刘毅,樊杰;我国区域政策实施效果与区域发展的基本态势[J];地理学报;1999年06期
3 樊杰,曹忠祥,张文忠,许豫东;中国西部开发战略创新的经济地理学理论基础[J];地理学报;2001年06期
4 顾朝林,王恩儒,石爱华;“新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分异与对立[J];地理学报;2002年04期
5 马润潮;西方经济地理学之演变及海峡两岸地理学者应有的认识[J];地理研究;2004年05期
6 魏后凯,刘楷;我国地区差异变动趋势分析与预测[J];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4年03期
7 樊杰;;基于国家“十一五”规划解析经济地理学科建设的社会需求与新命题[J];经济地理;2006年04期
8 傅伯杰,刘国华,陈利顶,马克明,李俊然;中国生态区划方案[J];生态学报;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荣娟;孙友祥;;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几点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1年08期
2 曹颖;;无锡太湖区域生态补偿实践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1年08期
3 高尚宾;;卷首语[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年04期
4 姚红义;;基于生态补偿理论的三江源生态补偿方式探索[J];生产力研究;2011年08期
5 杨冬民;张玉卓;;南水北调中线陕南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年01期
6 任正晓;;生态补偿不能忘了粮食主产区[J];中国经济周刊;2011年35期
7 接玉梅;葛颜祥;徐光丽;;黄河下游居民生态补偿认知程度及支付意愿分析——基于对山东省的问卷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08期
8 路景兰;;别欠下耕地的生态债——浅论我国耕地的生态补偿制度[J];中国土地;2011年08期
9 ;生态补偿连闯三关[J];新理财(政府理财);2009年11期
10 沈浩然;;建立完善恩施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J];清江论坛;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海玲;;青海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实践探索[A];探索 创新 求实——青海省“十一五”时期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汇编(下)[C];2011年
2 付承伟;潘峰华;;我国交通网络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研究(1995—2005)[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管镇滨;马锦郁;;西北部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张玲;张晓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回顾与启示[A];陕西省社会科学理论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付晓东;;影响循环经济的区域因素[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马生全;冯静;高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各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静态评判模型[A];第12届全国模糊系统与模糊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冯拾松;;论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8 吴翠玲;蔡国友;李培进;张传本;吴曙霞;;区域经济竞争力与生物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9 成海霞;;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联性分析[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10 李琪;张越;;互联网因素对我国省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书博;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生态补偿机制将增加试点区域[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2 州府办;尽快建立多层次生态补偿机制[N];阿坝日报;2009年
3 佚名;陕西榆林积极探索生态补偿机制[N];西部时报;2009年
4 郭亨孝;生态补偿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5 武汉大学法学院 张晓京;构建南水北调生态补偿机制[N];湖北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王琼杰;生态补偿机制 似春风拂面来[N];中国矿业报;2010年
7 记者 罗藏 吴彬;娘毛先拜秀花王玉虎乔正孝代表建议 帮助青海省加快推进实施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N];青海日报;2011年
8 记者王颖春;进一步完善国家生态补偿机制[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9 本报见习记者 李玉芳 闫艳 记者 高杰;苏州创风景区生态补偿机制[N];中国环境报;2009年
10 ;国家发改委三方面健全生态补偿机制[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欣;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汪霞;干旱区绿洲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毕乐强;区域经济外部效应及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李晶;辽宁港口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5 侯凤岐;生态资源价值补偿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6 姜宏瑶;中国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林矗;外源性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吕康银;区域开放动力机制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黄宏亮;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10 宋璇涛;基于协调发展的区域特色经济与区域经济布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和军;烟台区域可持续发展与产业选择[D];湖南大学;2004年
2 刘景泰;衡水市特色经济与区域竞争力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罗丽英;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新选择[D];湖南大学;2001年
4 张鹏;中国区域经济转型路径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李海英;我国区域经济演化过程中的财政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孙磊;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7 石志恒;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与协调发展途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8 杨建;成都城市边缘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9 赵子健;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吴燕;我国区域产业集群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087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208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