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中国碳排放强度下降:结构效应与专利效应

发布时间:2018-09-04 11:20
【摘要】:本文利用1985-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ARDL模型与边界检验方法,就结构性因素及专利对中国碳排放强度变动的动态效应进行计量检验。研究发现,碳排放强度与人均收入显著负相关,与煤炭消费比重显著正相关,人均收入增长有利于促进碳排放强度下降,但人均收入对碳排放强度的边际影响低于煤炭比重的边际影响,煤炭比重对碳排放强度的短期影响明显弱于长期影响。在不同模型中,第三产业比重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不一致,表明第三产业内部发展不均衡,因此,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不仅仅在于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更需要加快其向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式转变。专利对碳排放强度的短期影响不显著,其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具有时间滞后性,从长期来看,碳排放强度与专利总量、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显著负相关,与发明专利显著正相关,发明专利对碳排放强度下降尚未起到显著促进作用。
[Abstract]:Based on the time series data from 1985 to 2009, the dynamic effects of structural factors and patents on the change of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in China are tested by using ARDL model and boundary test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nsity of carbon emission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per capita income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roportion of coal consumption, and the increase of per capita income contributes to the decrease of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However, the marginal effect of per capita income on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is lower than that of coal proportion, and the short-term impact of coal specific gravity on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is obviously weaker than that of long-term impact. In different models, the effect of tertiary industry proportion on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is inconsistent,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internal development of tertiary industry is not balanced.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is not only to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tertiary industry. It is necessary to speed up its transformation to a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al-friendly development mode. In the long run, the impact of patent on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total amount of patents, utility model patents and design patents.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invention patent and invention patent, but invention patent has not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淮南联合大学经济系;
【分类号】:X1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任晓玲;;全球清洁能源技术专利分布和许可状况——欧专局等公布“专利和清洁能源”项目调查报告[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1年01期

2 张炎治;聂锐;;能源强度的指数分解分析研究综述[J];管理学报;2008年05期

3 孙敬水;;中国碳排放强度驱动因素实证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虞义华;郑新业;张莉;;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碳排放强度——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03期

5 张友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6 周五七;聂鸣;;中国低碳技术创新企业专利战略研究[J];情报杂志;2011年06期

7 籍艳丽;郜元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1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明;穆海林;;基于LMDI分解方法的中国特大城市客运能源消耗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2 彭远新;林振山;;江苏、安徽能源强度比较分析与启示[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4期

3 赵成柏;毛春梅;;基于ARIMA和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我国碳排放强度预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6期

4 高红贵;;低碳经济结构调整运行中的财税驱动效应研究[J];财贸经济;2010年12期

5 陈诗一;严法善;吴若沉;;资本深化、生产率提高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变化——产业、区域、能源三维结构调整视角的因素分解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12期

6 孙耀华;仲伟周;庆东瑞;;基于 Theil 指数的中国省际间碳排放强度差异分析[J];财贸研究;2012年03期

7 高静;刘友金;;中美贸易中隐含的碳排放以及贸易环境效应——基于环境投入产出法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12年05期

8 张丽君;秦耀辰;张金萍;张艳;;郑汴都市区产业CO_2排放演变机理及脱钩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4期

9 张维阳;段学军;;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相互关系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4期

10 张志强;曾静静;曲建升;;世界主要国家碳排放强度历史变化趋势及相关关系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高红贵;;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低碳化调整的思路与对策研究[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迪;聂锐;;长三角能源消费的特征分析与区域节能潜力测算[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王平;刘致秀;朱帮助;;能源结构优化对广东省碳强度目标实现的贡献评估[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4 陈碧琼;张梁梁;;金融规模对碳排放的影响力分析——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元龙;能源环境政策的增长、就业和减排效应:基于CGE模型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倪外;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涛;甘肃能源产业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彭远新;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多尺度分析和反演[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白卫国;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自选择博弈研究及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6 张涛;基于环境约束的江苏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7 李波;我国农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及减排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8 卢娜;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9 宋马林;环境效率评价方法及其统计属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邵兴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下的能源强度及能源回弹效应变化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燕平;辽宁省能源消耗及CO_2排放规律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2 孙浩;城市交通能源消耗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李淼;中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与CO_2排放量分析预测[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李武;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李娟;温室气体排放的因素分析模型与中国应用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6 郑李子;广东省工业部门的能源效率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慈强;基于碳减排视角的中部六省低碳经济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王敏;低碳经济下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方勇;中国碳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D];江苏大学;2011年

10 陈玲;能源价格对能源强度影响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彦玲;王琛;;影响中国人均碳排放的因素分析[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刘凤朝,潘雄峰,王元地;企业专利战略理论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13期

3 吴巧生;成金华;;中国工业化中的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分析——基于分解模型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06期

4 查冬兰;周德群;;我国工业CO_2排放影响因素差异性研究——基于高耗能行业与中低耗能行业[J];财贸研究;2008年01期

5 陈红敏;;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能变化的影响因素——基于结构分解分析的研究[J];财贸研究;2009年03期

6 冯晓青;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专利战略研究[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周勇;李廉水;;中国能源强度变化的结构与效率因素贡献——基于AWD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8 张玉蓉;余翔;;我国核电行业专利战略研究[J];电子知识产权;2006年12期

9 ;低碳技术专利:我国发展迅速但仍需努力——全球低碳技术专利发展态势分析[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0年08期

10 任晓玲;;全球清洁能源技术专利分布和许可状况——欧专局等公布“专利和清洁能源”项目调查报告[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兰翠;我国二氧化碳减排问题的政策建模与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伟林;黄贤金;;区域碳排放强度变化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生态经济;2008年12期

2 冯相昭;;碳减排,还有哪些潜力可挖?[J];环境保护;2009年23期

3 汝醒君;苏利阳;陈茜;;基于减物质化的中国碳排放分析[J];生态经济;2009年12期

4 王彦佳;;实践低碳经济:兼顾GDP创造和CO_2排放[J];WTO经济导刊;2010年02期

5 李艳梅;张雷;程晓凌;;中国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与减排途径分析[J];资源科学;2010年02期

6 赵荣钦;刘英;丁明磊;焦士兴;;河南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0年07期

7 刘燕娜;洪燕真;余建辉;;福建省碳排放的因素分解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10年08期

8 王毅刚;葛兴安;邵诗洋;;双特碳交易试点如何做?[J];环境经济;2011年05期

9 李正辉;崔衍安;;中国碳排放演化特征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年11期

10 宋杰鲲;张宇;;基于BP神经网络的我国碳排放情景预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志强;刘春梅;;碳足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部六省的实证[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艳;秦耀辰;;我国城市居民直接能耗的碳排放类型及影响因素[A];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周永章;杨海生;王祖伟;王鹤立;刘祥伟;王音;;中国发展碳排放交易市场研究[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4 郑欣;程久苗;;基于土地利用结构的芜湖市碳排放效应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黄静;高良敏;;淮南市碳排放定量核算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6 黄金碧;黄贤金;;江苏省城市碳排放核算及减排潜力分析[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刘晓;王铮;;中美碳排放量趋势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王志远;郑伯红;;城市空间紧凑度与碳排放强度相关性分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董会娟;张智勇;李晓娴;薛冰;;基于IPCC方法的区域碳排放研究—以沈阳市和平区为例[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10 周杨;许振成;简韬;王俊能;;城市能源活动碳足迹初探——以广州市为例[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冯洁;中国将试行碳排放强度考核制度[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王颖春;相关行业或开展碳排放强度试点[N];中国证券报;2011年

3 钟欣;中国将试行碳排放强度考核制度[N];中国贸易报;2009年

4 周兆军;中国将试行碳排放强度考核制度[N];商务时报;2009年

5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工程院院士 杜祥琬;练好内功是根本[N];人民日报;2010年

6 郭一信;中国碳交易机制五年内成型 三大问题待解[N];中国贸易报;2010年

7 李虎军 张瑞丹;我国将出台首部碳交易管理办法[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郭朝先;避免循环经济“有循环无经济”[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王晶;增长中转变 调整中成长[N];中国石油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公欣;政策信号明确 中国碳交易“谜局”将破[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祖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制度变迁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闫云凤;中国对外贸易的隐含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敏;上海碳源碳汇结构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卓;吉林省碳排放峰值预测与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刘婧;基于强度减排的我国碳交易市场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张纪录;消费视角下的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刘广为;中国碳排放强度预测及其影响因素动态效应建模[D];天津大学;2012年

8 范英英;基于碳排放总量控制的低碳经济发展优化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9 刘小敏;中国2020年碳排放强度目标的情景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10 赵捧莲;国际碳交易定价机制及中国碳排放权价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慧儒;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实证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高海燕;我国出口产品的碳排放及减排对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3 汪滢;开放经济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栾绍朔;山东省碳排放预测及其减排路径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5 陈曦;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王琴;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的人口生存碳排放评估[D];兰州大学;2010年

7 方勇;中国碳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D];江苏大学;2011年

8 金汝蕾;碳排放演化动力系统理论及演化情景分析[D];江苏大学;2011年

9 牛晓婧;甘肃省碳排放特征及行业碳排放强度贡献率分析[D];兰州大学;2012年

10 李燕;西北省会城市家庭碳排放及影响因素分析[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219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2219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6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