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水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Abstract]:Based on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theory,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EKC) measurement model of Jiangsu province economic growth and wastewater discharge is establish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s studied from the time series dimension and section dimension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tting of total wastewater discharge, urban domestic sewage discharge, COD discharge of urban domestic sewage and GDP per capita reflects significant EKC curve characteristics in time series dimension, and the total amount of municipal wastewater discharge in each city is different from the cross-sectional dimens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wastewater discharge, industrial COD discharge and per capita GDP was also obvious EKC. On the whole, Jiangsu's economy and water environment are developing well, water pollution is weakening, and it is expected to realize win-win situation between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分类号】:F127;X1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路宁;刘玉龙;;中国水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8年01期
2 潘杰;;江苏地区水污染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J];人民长江;2007年08期
3 王瑞玲,陈印军;我国“三废”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及其成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02期
4 张晓;中国环境政策的总体评价[J];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林;吴天德;;产业结构变动与制度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张杨洋;;合芜蚌汽车配套产业集群运行机制与结构升级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周本立,吴劲松;突破城乡二元结构 促进安徽经济协调发展──当前我省经济发展阶段及“十五”面临的主要任务[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4 谢贤政,万静,高亳洲;经济增长与工业环境污染之间关系计量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5 洪磊;;我国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战略的必要性[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6 苏高华;郑新奇;陈方正;;中国经济增长投入因子转复研究——从土地投入到技术投入的转变[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7 喻汇;;人力资本集聚与县域企业竞争力提升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8 张磊;杨静;卢扬;;区域水环境与旅游经济发展关系分析——以贵州省安顺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9 陈锦晓;;乡村工业化背后的隐忧[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10 赵青林;毛伟;彭瑛;;青海省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贤政;李进华;;安徽省工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评析[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袁虹;;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长三角地区循环经济建设研究[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林秀梅;王洋;郝华;;我国地区工业竞争力比较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4 赵靖萱;陈冲;;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研究的经验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5 刘丽;;经济增长过程中中国工资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曾祥坤;范嵘;高峰;;基于资源整合的河谷盆地型地区城镇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以梅州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陈群利;;毕节试验区工业化进程研究[A];毕节试验区研究——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课题集[C];2008年
8 赵尚梅;陈曦;李勇;;我国保险业与经济增长及产业关联研究[A];民生保障与和谐社会: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改革的视角——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7[C];2007年
9 夏文清;;中国城乡统筹的探讨[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崔璐;王书明;;我国跨地区流域环境政策低效困局研究——以环渤海地区流域治理的利益机制分析为例[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平;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规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2 王晓辉;中国产业结构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李大良;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我国渔业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赵玉娟;服务业FDI对中国的经济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潘塞梅;老挝工业化进程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6 底偃鹏;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对减贫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张国庆;后工业经济与经济虚拟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迟诚;我国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燕泰翔;中国工农关系演进与农业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10 陈敏;中国商用车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学印;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余晓娟;浙江省产业结构与环境质量关系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毛世军;杭州市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伟;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出口制造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策略新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金景仲;出口贸易结构升级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梁潇;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高凯;葫芦岛市建设用地时空演进及驱动力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周丽;产业结构演进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关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吴迪;湖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吕军凯;青岛市港口产业结构发展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贤政,万静,高亳洲;经济增长与工业环境污染之间关系计量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2 刘耀彬,李仁东;武汉市“三废”排放的库兹涅茨特征及原因探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6期
3 彭水军;包群;;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中国检验[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8期
4 吴开亚,陈晓剑;安徽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2003年06期
5 吴玉萍,董锁成,宋键峰;北京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研究[J];地理研究;2002年02期
6 陈华文,刘康兵;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经验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胡大源;处在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之间的政府政策选择[J];国际经济评论;1998年Z2期
8 李周,包晓斌;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估计[J];科技导报;2002年04期
9 高振宁,缪旭波,邹长新;江苏省环境库兹涅茨特征分析[J];农村生态环境;2004年01期
10 洪阳,栾胜基;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库兹尼茨关系探讨[J];上海环境科学;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海静;;敦化市水源地水环境浅析[J];吉林水利;2009年07期
2 张德尧,程晓冰;我国水环境问题及对策刍议[J];中国水利;2000年06期
3 杜斌;冯金鹏;;太子河流域水污染现状分析[J];吉林水利;2005年12期
4 武雪艳;;我国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控制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年07期
5 樊敏;顾兆林;;水质模型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上海环境科学;2010年06期
6 郝永艳;郝峰;陈军锋;孔春梅;臧红飞;;电厂粉煤灰堆放对水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J];山西水利;2010年11期
7 王泽斌;马云;潘保原;叶珍;李晶;;牡丹江南湖水系面源污染控制技术与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6期
8 杜娟;唐德善;;新疆水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J];西北水电;2005年04期
9 赵淑欣;李瑞成;常明;;浅谈有效保护黑龙江省的水环境[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年05期
10 顾连军;宋子岭;赵一霖;;铁岭地区地表水污染及防治措施[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金鹏;石凤君;王剑仙;;太子河流域水污染现状分析[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2 蒋玉芳;石自堂;;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问题的探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楚敏明;;浅议阳澄湖综合治理对策措施[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水利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论文集[C];2004年
4 徐凌云;易继宁;;长江流域水污染影响及对策研究[A];资源·环境·和谐社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汉桂;;还清河湖是城市水环境建设的根本目标[A];2003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徐晓力;;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水环境管理[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7 何成达;张键;;江苏省水质型缺水地区水生态环境恢复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8 张菊生;;跨省河流水环境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200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黄冠华;杨建国;;北京市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前景分析[A];2003年北京“水与奥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胡开林;;滇池水污染治理及其可持续发展方略[A];2007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成立三十五周年纪念专集暨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裴;ITT欲投资治理无锡水污染[N];北京商报;2007年
2 金建明邋葛玉荣 刘影;江苏省政协为营造良好水环境水生态献计出力[N];人民政协报;2007年
3 实习生 陈思宇 本报记者 王燕宁;治水为什么一定要先治污?[N];科技日报;2008年
4 通讯员 张振凤;浚县关停污染企业 彻底整治水环境[N];中国水利报;2005年
5 本报评论员;整治水环境 造福常州人[N];常州日报;2007年
6 孙秀艳;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N];人民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刘益广;江苏难扛污水治理重负[N];市场报;2006年
8 黄州区水利局 余永志;预防水污染 优化水环境[N];黄冈日报;2010年
9 孟伟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重点流域的“重点”水污染防治[N];中国水利报;2008年
10 陈荣春 薛立新 河北科技师范学校 姜文来 金建华 曾德飞 杨晓芳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水环境治理科技新招层出[N];中国水利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鹏;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经济分析与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2 李晓绩;排污权交易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罗国芝;水产养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高保全;资源型地区政府生态责任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5 张道军;复杂水环境资源系统智能管理、预测和决策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6 孙阳;三峡库区水环境人口容量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7 刘金英;灰色预测理论与评价方法在水环境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常会庆;水生植物和微生物联合修复富营养化水体试验效果及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MUPENZI Jean De La Paix;卢旺达农业产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污染物控制和环境保护政策与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10 何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水污染控制规划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睿;邛海水污染防治规划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钟淋涓;水环境保护效益费用分析[D];河海大学;2005年
3 吴静;浙江省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口、粮食与水环境[D];浙江大学;2002年
4 马飞;铜川新区水环境系统仿真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5 张胜;大同市水环境污染总量控制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吴金苗;水环境中亚硝酸盐氮、氨氮及铁(Ⅲ)自动分析方法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崔彩霞;江苏省经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和谐度测度[D];江苏大学;2008年
8 徐其军;江苏省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9 毛晓文;江苏省水环境状况及水污染控制措施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10 何理;水环境突发性与非突发性风险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初步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2525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252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