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再认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Abstract]:This paper holds that Marx's economics analyzes the capitalist economic relations on two levels: the study of the labor inequality and opposition in early capitalism and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materialistic dialectical methodology. General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capitalist labor and distribution relations. Marxist economics not only studies the economic relations of the opposite development of early capitalism, but also discusses the general theory of commodity economy including labor cooperation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and provides us with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blem. Marx's economic core views on economic rights, on advocating labor creation, on workers' economic ideas of accumulating human capital through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n the coordinated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ive forces system, The theory of intensive production provides a theoretical premise for us to develop positive thinking on cooperation and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In this sense, Marx's theory of surplus value is generalized.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基金】:2013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广义剩余价值理论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项目号:13BKSO4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014.39;F091.9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富文;;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邓经武;付雪莲;;文化理念是城市建设的要务——以成都市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3 邓小华,李慧;亚当·斯密的优势原理和国际贸易理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郑小娟;周宇;;“蓄水”、“反哺”和“信息终端”——略论徽典对明清徽商集团发展壮大的三个基本功能[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李文政;;浅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条件构建路径[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1期
6 杨凤敏;;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新模式探索——以广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0期
7 刘胜良;;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伦理思想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8 刘春年;秦勤;邹火宝;;农民发展能力基本特性及其历史演变[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9期
9 郭将;;制度对农业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0期
10 高红艳;刁承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成本分析——以贵阳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志峰;;公民科学素质基本标准的框架结构[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支育辉;;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国际金融危机的新特点[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雷君;;马克思金融危机理论对防范金融危机的现实意义[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蒋万胜;李小燕;;《资本论》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商洛率先突破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张元元;;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陕北为例[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商洛率先突破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徐长玉;陈兵建;;基于马克思分配理论视角的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研究[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支育辉;;马克思货币理论与西咸新区经济发展研究[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董新昱;裘祖雄;;病案信息在医院内部用户的需求特点及心理分析[A];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九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王淑芹;;企业社会责任论解[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10 李雅儒;;论新一轮思想解放——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每个人的全面发展[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奇志;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危机的治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高伟;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赵善华;虚拟经济视角下我国房地产泡沫生成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吕晓萍;我国以工促农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仿松;财政教育投资及其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廖添土;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历史考察与制度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昶学;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与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刘法宪;重庆市锰矿产业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王跃梅;农村劳动力外流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孟兆芳;以人为本视角下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潘双华;基于两型社会的科技创新价值取向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夏君;质疑劳动力租赁:《法国民法典》第1710条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5 旷叶云;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融资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黄艳华;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保护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辉;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价值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声兰;江西城市化进程中服务业发展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田苗苗;对赣闽边农村民间借贷利率的再认识[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沈培芳;大学生创业素质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新博;;经济学教学中的剩余价值理论问题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17期
2 杨壮;;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精神资本[J];商务周刊;2006年08期
3 王银娥;经济增长动因探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林融;从人力资本及产权理论透视“知识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5 毕国相;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开发[J];地矿测绘;1999年01期
6 姚宝刚;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J];工业技术经济;2004年04期
7 丁俊芳;陈强;;开放经济条件下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分析[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04期
8 李欣广;评“人力资本”概念[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9 刘茂松;论新经济时代资本的异质性[J];求索;2003年05期
10 李婷;论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的建设及影响[J];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任重;孟庆红;李刚;;资本、增长与储蓄一投资转化机制[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2 ;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融合——基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新解释[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3 冯子标;焦斌龙;;劳动同质性的假设是劳动价值论走不出困境的根——兼论劳动同质性、劳动价值论与人力资本[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上)[C];2001年
4 邹东涛;;也要深化对剩余价值理论的认识[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沈开艳;;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若干新思考[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6 胡世祯;;马克思劳动力商品学说的建立与发展[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7 胡世祯;;马克思劳动力商品学说的建立与发展[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8 安雪慧;;中国教育经济贡献率地区差异分析[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9 钱伯海;;改革开放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巨大创新[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10 郝国喜;;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及其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运用[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4)[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奇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本视角[N];中国人口报;2006年
2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 郭剑雄;人力资本、生育率与城乡收入差距[N];光明日报;2005年
3 王伟海;对战争伤亡的经济学解读[N];湖北日报;2009年
4 杜光;剩余价值理论的新发展[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5 刘孝新;剩余价值理论仍具适用性[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6 林振淦;非公经济还要“允许”吗 [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7 人民大学 王磊 刘红灿;浅议人力资本的形成[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8 李佐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穷人经济学”是高深的改革经济学[N];中国改革报;2008年
9 马萨诸塞大学经济学教授 NANCY FOLBRE 编译 严珂;生产未来纳税人[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10 燕继荣;社会资本:一个重要概念[N];学习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立萍;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李学迎;经济学视野下的宽容[D];山东大学;2009年
3 郎永清;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经济增长[D];西北大学;2005年
4 朱翊敏;人力资本及其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对广东省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5 王文静;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及收敛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祝树金;开放经济中增长不确定性理论、模型与经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冯静;知识经济与财务理论发展[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8 杨俊;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9 蔡晓月;熊彼特式创新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庄野;资本的泛化及其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彬;关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2 任龙;人力资本的内涵、特征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D];青岛大学;2005年
3 胡甜;人力资本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互动的机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袁媛;开放经济系统中人力资本、R&D与经济增长[D];湖南大学;2004年
5 陈文静;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6 安兆峰;环境污染经济损失模型构建及应用[D];暨南大学;2010年
7 朱志军;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当代价值[D];西南大学;2008年
8 傅娆娆;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会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9 宁亚春;知识经济下按贡献分配的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10 倪玲玲;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逻辑关系研究的一个视角[D];厦门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795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279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