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组织生态经济型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模式调整
[Abstract]:In 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s well as the operation mode and la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under market conditions. Whether in methodology or in the core of the theory,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neoclassical economics, such as some self-evident hypothetical premises and analytical paradigms. However,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economy has brought great challenges to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especially how to comple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co-economic type under the new constraint conditions, which is the most micro-economic individual in the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By reviewing different theories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ir inherent defects and tries to put forward the way of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n the new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06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赵峰;;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行为转变的动力学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08期
2 邓伟根;;产业生态:产业经济学研究的第四个领域[J];产经评论;2010年01期
3 刘荣;赵光洲;;循环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行为分析[J];未来与发展;2008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胡建兵;顾新一;;政府环境规制下的企业行为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19期
2 刘永清;刘友金;;面向循环经济的企业行为创新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7年03期
3 辜秋琴;;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行为约束及其选择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7年09期
4 李秉祥,黄泉川;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资源价值与定价策略研究[J];社会科学;2005年07期
5 王虹;邓运高;魏怡爽;;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变动看工业生产模式的选择[J];统计与决策;2006年10期
6 许树辉;;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企业困境与行为激励[J];现代企业;2006年07期
7 周国梅,任勇,陈燕平;发展循环经济的国际经验和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理论与实践[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教育文化类[C];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来文;孟鹰;;基于生态经济学理念的循环经济实践模式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09期
2 肖安宝;;资源效率与劳动生产率之比较[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3 易际翔;;从循环经济角度讨论资源外部性的内部化[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7期
4 吴波;;环境经济指标应当纳入我国环境统计[J];现代商业;2011年24期
5 平卫英;;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J];生态经济;2011年08期
6 刘春玲;;低碳经济的定义、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J];商业时代;2011年21期
7 刘建胜;;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商业会计;2011年16期
8 李雪;;产业经济学的若干问题研究——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夏大慰教授访谈录[J];经济师;2011年07期
9 陈婷婷;;产业组织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互动关系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4期
10 郭兆晖;;在“资本·网络·绿色·制度”的框架下发展低碳经济——访经济学家杨志[J];海派经济学;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鲁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孙育红;循环经济引论[D];吉林大学;2006年
3 宋夏;证券市场与产业组织完化关系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王建军;分工和产业组织演进与优化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6年
5 田先钰;R&D产业组织与管理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6 高昂;循环经济物质流特征与流动规律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吕黄生;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经济学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8 王茂祯;循环经济创新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9 郭岭;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10 刘静波;产业竞合:合作博弈、网络平台与制度条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鹏;发展循环经济的手段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李慧;对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3 初丽霞;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政策措施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黄怀友;循环经济规划的理论、方法及初步应用[D];东南大学;2004年
5 董红萍;循环经济理念与环境法制度创新[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6 张丽莉;日照市循环经济建设基础分析及发展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燕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推进机制及跟踪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吴春梅;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及评价体系探讨[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9 张宏英;循环经济的实质及其具体实践[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杨永华;资源生产率理论与应用[D];同济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823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282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