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推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跃迁的保障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22 13:39
【摘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文明跃迁的基本动力。由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法制构成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对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发展的要求,是推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跃迁的重要保障。形成和完善"政府引导、社会动员、全民参与、协同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行动机制,是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对行为选择的引导功能、促进文明跃迁的现实要求。
[Abstract]:The contradictory move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and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is the basic motive force for promoting the transition of civilization. The construction system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hich consists of ecological culture, ecological economy, ecological society and ecological legal system, fully embodies the requirement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and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It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to promote the transition of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to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o form and perfect the action mechanism of "government guidance, social mobilization, participation of the whole people, and cooperation advance" is the realistic requirement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guiding fun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system to behavior choice and to promote the transition of civilization.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YJC710012) 四川大学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五期)项目
【分类号】:F06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治东;;论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生态文化建设[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于长立;楚纯洁;;伏牛山文化圈生态文化建设探讨[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李森;魏兴琥;张素红;王贵勇;;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架构与转型途径——以广东省佛山市为例[J];热带地理;2007年04期

3 余中元;;国际旅游岛建设旅游用地生态效应调控机制研究[J];生态经济;2012年01期

4 李建梅;任建兰;;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文化建设[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蓝国彬;荆雯;;低碳生活理念下的健身运动[J];体育学刊;2010年08期

6 李慧;;推进四川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艳玲;;海南生态文化建设的战略研究[A];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刘艳玲;王如松;欧阳志云;;海南生态文化建设的战略[A];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海南论文集[C];2004年

3 孙江;颜京松;王震;;循环经济的模式与实践:以扬州市为案例[A];生态健康与循环经济——第二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夏淼;当代中国乡村文明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钟贞山;社会生态人:新的人性假设与人的全面发展[D];南昌大学;2011年

3 顾丽;金沟岭林场森林多功能效益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4 陈玉梅;海南省文昌市“文明生态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惠芬;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及其当代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丁姗;青藏高原生态特区的构建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D];兰州大学;2011年

3 李勇;生态哲学视野下的大同市林业发展[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4 王蓉;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5 丁玉琴;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人的全面发展[D];安徽大学;2011年

6 马洁;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刘海;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8 赖丽;生态史观在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9 孟庆林;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构建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10 于天虹;人类文明视野下的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及其中国化建构[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乾亮;;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冲突下的低碳城市建设思路[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2 谢艳红,姚俭健;生态文明与当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J];社会科学;1998年11期

3 谢艳红;生态文明与当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4 王与君;生态文明与经济学的未来[J];社科纵横;1997年01期

5 黄顺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思考——论生态化生产方式[J];教学与研究;2007年11期

6 本刊编辑部;;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J];浦东开发;2007年12期

7 王健;;论建设生态文明的技术创新路径[J];理论前沿;2007年24期

8 雷丹;;浅论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J];消费导刊;2008年01期

9 韩锋;;中国人的两种命运:饿死?毒死?[J];现代营销(营销学苑);2009年01期

10 暴向平;亚吉;;生态文明视野中的呼伦贝尔生态旅游开发[J];科技经济市场;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光宇;;走向生态文明的发展之路[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刘一弘;孙大伟;;生态文明的呼唤:从经济人走向生态人[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1)[C];2008年

3 刘文静;;生态文明及其指标体系研究述评[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王锋;;生态文明与城市建设的若干分析思考[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汪宇明;蔡萌;张海霞;;生态文明导向下的旅游发展方式转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赵建军;郝栋;卢艳玲;;中国城市化中技术范式的低碳转化[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7 王景福;;沿着低碳之路 走向生态文明[A];生态文明·绿色崛起——中国生态前沿报告[C];2010年

8 张庆良;;海南沿着低碳走向生态文明[A];生态文明·绿色崛起——中国生态前沿报告[C];2010年

9 江立方;;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浅谈[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齐晔;蔡琴;;可持续发展理论十年进展概要[A];三生共赢论坛·2009北京会议会议材料[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殷耀 王欲鸣;鄂尔多斯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N];西部时报;2010年

2 记者孙建兵;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要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N];哈密报(汉);2009年

3 潘岳;生态文明是所有文明的前提[N];中国电力报;2006年

4 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 傅德田;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生态文明建设[N];杭州日报;2009年

5 陈鹰;生态文明与旅游价值观的重建(二)[N];江南游报;2009年

6 徐刚 苏辉 整理;共创生态文明 促进低碳发展[N];陕西日报;2009年

7 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副主任 肖锐;低碳经济:保护生态文明根脉[N];苏州日报;2010年

8 本报特约评论员;努力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N];浙江日报;2010年

9 刘建林 任江华 沈寅 (本报记者 刘建林 任江华);生态文明,是逼出来的[N];人民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刘树铎;潘岳: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丹华;技术创新战略的理性思考与模式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戴秀丽;生态价值观的演化及其实践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刘庆广;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4 余达锦;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寇亚辉;城市核心竞争力论[D];四川大学;2004年

6 盛淑凯;创新型建筑业及其发展战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7 陈钦华;湘西山区生态农村建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8 多鲁洪·哈地尔;乌鲁木齐市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与保障体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褚超孚;城镇住房保障模式及其在浙江省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田治威;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观[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晶;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可持续发展[D];山东大学;2007年

2 韩勇;生态文明视野下我国工业生态化问题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3 刁沙沙;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石油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4 秦小钢;绿色北京建设理论内涵探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王威;生态文明视阈下江西省城镇化建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媛媛;基于生态文明的安徽中小企业生态化建设路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7 崔向红;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的理论及实践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8 王栓萌;黑龙江省贫困地区生态经济建设的保障体系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9 李智;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江西区域竞争力评价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10 徐琼玉;促进生态文明的我国贸易结构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873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2873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9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