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思想的“两次飞跃”
[Abstract]:Zhang Peigang's development economics thought first leap, its symbol is the agricultural country industrialization theory puts forward; The second thought leap is to expand the scope of research and improve the research methods to comprehensively reform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economics and create a new type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in China.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countries has always been the theme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whil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ncluding China, is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in the study of new development economics. Zhang Peigang's "six theories" on the study of China, namely, "Monkey to Man", "Historical Ghost", "pluralistic Economic China-History textbook Theory", "more people are good at farming, fewer people are good for New year's Day", "Wuhan well-off theory" and "cow belly theory" have far-reaching implication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development economics.
【作者单位】: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分类号】:F06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廖丹清,陈文科;关于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的几点思考[J];江汉论坛;2002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传宝;;发展经济学之父张培刚及其发展经济学思想述评[J];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项东;;中国视点下的发展经济学工业化理论述评[J];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04期
2 李功耀;;一生甘苦赤子情——记发展经济学创始人张培刚教授[J];财政监察;2002年02期
3 方齐云;;《农业与工业化》的理论与现实意义[J];经济学家;1996年02期
4 ;我们需要自己的发展经济学——本刊召开的中国发展经济学理论座谈会发言摘要[J];南京社会科学;1990年05期
5 谭崇台;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部力作——洪银兴、林金锭著《发展经济学通论》评介[J];南开经济研究;1991年04期
6 刘厚凤,张春楠;建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若干问题[J];经济学家;1999年03期
7 张良泉,李进参;邓小平对发展经济学的几点伟大贡献[J];经济问题探索;2001年09期
8 黄方毅;;发展经济学三十年——从《经济发展》一书谈起[J];读书;1983年06期
9 谭崇台;;论发展经济学中的几个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8年04期
10 王永年;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J];财贸研究;199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华嵩;;贵州开阳禾丰布依族苗族自治乡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2 李丹;万宝春;;农村环境污染与健康形势分析[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3 王继森;;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困地区农技协的发展思路与对策[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4 李志荣;李伟伟;朱京燕;陈天宝;;北京郊区农户经营现状及农村大户经营行为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都市型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9年
5 康永彬;;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为突破口 实现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A];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开发与管理论文集[C];2000年
6 曹昭民;张旭;;探寻农村经济与农村文化发展的结合点[A];山东省群文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王革华;;生物质能在能源系统和农村经济中的作用及发展战略[A];21世纪太阳能新技术——2003年中国太阳能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阚永才;张世启;倪正龙;王绍英;;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探索与实践[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专辑[C];2006年
9 孙鑫;;国外环境NGOs的发展对西部农村环境保护的启示[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8年
10 田莹;王腊春;霍雨;;我国农村水污染控制对策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梁怡;中国实践:丰富发展经济学理论[N];上海证券报;2007年
2 记者 韩晓玲 通讯员 耿俊伟;报国常怀赤子心[N];湖北日报;2011年
3 高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博士;困境中崛起的发展经济学[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4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新动向[N];亚太经济时报;2002年
5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梁小民;发展经济学前沿问题[N];光明日报;2000年
6 张卓元;中国的实践推动着经济发展理论创新[N];光明日报;2007年
7 宇杰;发展经济学对腐败现象的诘问[N];学习时报;2002年
8 ;发展经济学前沿理论研讨会简述[N];光明日报;2006年
9 王朋;要重视发展经济学研究[N];新疆日报(汉);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张微;实证研究铸牢学科发展基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琴;中国农村经济现代化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2 王颖;区域工业化理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杨宏伟;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与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余章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5 潘弘图;福建农村现代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6 赵丽红;广义发展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温涛;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生成机制与控制模式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8 黄正林;黄河上游区域农村经济研究(1644-1949)[D];河北大学;2006年
9 吴亚卓;当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10 陈风波;江汉平原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户行为变迁[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彦峰;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2 李顼;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农村经济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6年
3 熊项斌;农村弱势群体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4 卢艳;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环境保护问题的哲学思考[D];武汉科技大学;2006年
5 李永强;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6 赵会武;乡镇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职能与定位[D];西北大学;2008年
7 张大虎;农村公共产品自主供给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8 傅卫平;湖南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投资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9 唐航东;现代农民素质提高的教育途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10 沈端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D];安徽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064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306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