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发展的灰色评价研究
[Abstract]:Developing low-carbon economy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deal with global warming. There are many factors involved in low carbon economic evaluation, and the evaluation information is inaccurate and incomplete, which determines the grey nature of low carbon economic evaluation. According to this characteristic, grey theory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econom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involved in low-carbon economy,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low-carbon economy is constructed, and then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y 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2002 to 2011 i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model. The empirical study shows that the grey evaluation results of low-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objective and reliable, and 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decision-mak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y.
【作者单位】: 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碳金融视角下的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和政策研究”(11YJA630088)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长三角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基于碳金融的视角”(2012SJD63004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R&D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路径及政策研究”(71073083)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培育点“南京邮电大学产业信息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
【分类号】:F062.2;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晓燕;邓玲;;城市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探索——以直辖市为例[J];现代经济探讨;2010年02期
2 刘蓓琳;苏卉;;城市低碳经济评价理论模型构建研究[J];商业时代;2012年19期
3 叶依常;黄明凤;;低碳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1年08期
4 张学毅;王建敏;;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的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研究[J];学习月刊;2010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文勇;李冬梅;;阿坝州三大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郑亮;蒋志雨;;铝粉厂粉尘爆炸危险性影响因素的灰关联分析[J];安防科技;2009年08期
3 齐新安;朱祖林;;安徽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专业招生规模与发展态势的灰关联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4 汪周生;;外部环境因素与合肥会展经济发展关联效应的实证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5 王贵权;朱云鹃;;企业债券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灰色系统理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6 丁玉玺;;安徽省科技与经济发展灰色关联度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吴国锋;;基于二次插值的GM(1,1)模型在用电量预测中的应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王辉;孙世群;熊鸿斌;;城市工业废水排放量灰色预测的研究[J];安徽化工;2006年04期
9 邱福林;穆兰;;广东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进程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朱春江;唐德善;;基于线性规划模型的农业种植业结构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碧春;;灰色系统理论在建筑物变形分析中的应用[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五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尹春杰;孙洁君;张承慧;;一种新型的蓄电池组状态在线检测及故障预报算法[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李军亮;肖新平;毛树华;;灰色双层线性规划的粒子群解法[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戴文战;李俊峰;;图像边缘检测新算法及应用[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刘捷;李军亮;廖锐全;;非等间隔广义累加灰色预测模型及其应用[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李俊峰;戴文战;潘海鹏;高金凤;;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图像去噪算法研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李俊峰;戴文战;潘海鹏;;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自适应图像去噪算法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A卷[C];2011年
8 戴文战;李燕;杨爱萍;;基于遗传算法的灰色Verhulst模型的改进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C卷[C];2011年
9 廉同辉;王金叶;;基于灰色关联的自然保护区居民旅游感知研究——以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为例[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赖于民;李瑞光;杨映明;;产业技术路线图评价机制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辉;中国产业结构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魏光明;我国环境税收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赵昕;海洋灾害补偿基金设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董凤娟;注水开发阶段的储层评价与油水分布规律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曲建军;基于提速线路TQI的轨道不平顺预测与辅助决策技术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李峰;网络环境下单线列车运行图编制的优化算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彭保发;区域LUCC的景观生态效应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浪;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控制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刘美玲;融合多元环境因子的水稻重金属污染水平遥感评估模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张翔;文本挖掘技术研究及其在综合风险信息网络中的应用[D];西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慧;杏鲍菇优良杂交子的初步选育[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杜金龙;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文伍;杉木树矿井瓦斯地质规律及瓦斯预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晓彬;新安井田瓦斯赋存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米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及绩效评价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孙明;深井底板突水判别和预测系统开发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吴壮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王顺岩;灰色系统理论在间歇式染色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振;网络舆情预测关键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赵乐乐;在役桥梁结构健康诊断与寿命预测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伯华;徐亮;;低碳城市发展水平的测度及其对策研究——以长株潭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2 王中英;王礼茂;;中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5期
3 袁男优;;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年01期
4 李刚;王忠东;张明;;基于循环修正思路的低碳经济评价模型研究——以秦皇岛市低碳经济评价为例[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2期
5 孙柏林;;关注“低碳经济”,再谈“节能降耗”与自动化技术[J];电气时代;2008年06期
6 潘家华;庄贵阳;郑艳;朱守先;谢倩漪;;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04期
7 李晓燕;;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省区低碳经济评价探索[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02期
8 夏X堡;;发展低碳经济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2008年03期
9 康颖;薛联青;;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在综合水价确定中的应用[J];节水灌溉;2008年01期
10 朱守先;;城市低碳发展水平及潜力比较分析[J];开放导报;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起生;基于低碳经济的县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淑敏;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策略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志科;;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网络财富;2010年14期
2 马志科;;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0年04期
3 邹成勇;;低碳经济对江苏的挑战和机遇[J];特区经济;2010年01期
4 陶爱祥;;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周子英;段建南;向昌盛;许敏;;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中国能源结构灰色关联度分析[J];生态经济;2011年03期
6 王芳;;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年14期
7 李虹;;低碳经济背景下化石能源补贴改革障碍及中国对策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10期
8 贾亚男;;从低碳经济看我国乡镇企业发展[J];企业导报;2010年11期
9 沈金菊;;低碳经济背景下低碳生活方式的引导[J];企业导报;2010年11期
10 刘书洋;胥留德;;欠发达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0年3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铁铮;;森林是最大有机碳库[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
2 铁铮;杨品舒;;我国低碳经济理念的传播问题分析[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
3 林震;费衍慧;;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福建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4 郭秀君;田文美;;低碳经济与我国木制家具出口贸易[A];低碳经济时代的林业技术与管理创新[C];2010年
5 汪恭礼;;宣城市发展低碳经济主要途径与建议[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
6 陈建成;程宝栋;;森林与低碳经济刍议[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
7 孟静静;刘静宇;黄少鹏;;低碳经济下的生物炭研究[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陈爱萍;张存岭;赵德勤;朱占英;;树立低碳经济理念 加速淮北城市转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9 宋天和;洪伟达;;以低碳经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10 钱坤建;岳学文;奎建蕊;方晋;方海东;潘志贤;杨艳鲜;纪中华;;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宁建新邋李冀;南京获“江苏人居环境奖”水到渠成[N];南京日报;2008年
2 吴昌红邋邵生余;江苏中圣:生产难题就是科研课题[N];新华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毛荣方 蔡逸;循环经济之火燎原江苏大地[N];江苏经济报;2005年
4 王向阳;新疆江苏商会来通考察[N];南通日报;2007年
5 沈峥嵘 陈旭;江苏,让平安与富裕永相伴[N];新华日报;2006年
6 记者 刘建斌;金昌市江苏商会成立[N];金昌日报;2007年
7 袁达珍;“不可高估”与“不可低估”[N];江苏经济报;2006年
8 记者 周庄 通讯员 蒯创 辛小雨;江苏国际物流中心项目落户鼓楼[N];徐州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陈钢邋刘宏奇 高坡;花桥国际商务城提速起飞[N];新华日报;2008年
10 ;务实创新 宁静致远[N];中国信息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继俊;发展低碳经济的公共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李国志;基于技术进步的中国低碳经济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3 董金玲;江苏区域金融作用机制及发展差异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4 王文哲;低碳经济范式下的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谭飞燕;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模式转型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6 黄阳;我国创意城市评价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7 徐向红;江苏沿海滩涂开发、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8 王钰;基于低碳经济的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年
9 董维春;现代化进程中区域经济非均衡与协调发展[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10 王志忠;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分析与制度安排[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蒯旭光;区域现代化中的江苏现代物流业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2 曹慧;江苏城市化进程中的产业集聚问题研究[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06年
3 孙敏霞;福建省科技创新能力灰色综合评价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秦占巧;基于灰色综合评判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5 李艳朋;云南物流产业的产业关联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09年
6 崔长彬;低碳经济模式下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苏大伟;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城乡统筹就业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8 张志和;B2B电子商务平台的可信性评估[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9 饶艳;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状况的定量评价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超;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124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312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