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义在20世纪两次危机中的两次嬗变
[Abstract]:Liberalism, as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of the West, underwent two transmutation in the 20 th century. The first occurred after the Great crisis of 1929-1933, when laissez-faire liberalism turned to liberal-Keynesianism, which emphasized state intervention. After the stagflation crisis of the 1970 s, Keynesianism was replaced by neoliberalism. The two changes of liberalism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作者单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分行;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世纪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反危机理论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0YJC710059)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F09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席天扬;普遍冲突和自由主义:我们应该站在哪里[J];东岳论丛;2004年04期
2 杨益民;;浅析古典自由主义的市场理论[J];华章;2010年32期
3 李故新;;论西斯蒙第反自由主义的经济伦理思想[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4 李兴耕;刘淑春;;马克思主义还是自由主义——俄罗斯学者围绕“马克思的遗产与当代经济学”的辩论[J];高校理论战线;2006年02期
5 郑小霞;;哈耶克对计划体制的价值批判[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年04期
6 刘国平;褚玉静;;道家文化经济学思想探析[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年04期
7 岳翔宇;;英国式自由主义的有限理性——论亚当·斯密[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14期
8 陈周宁;;政府与市场的博弈——干预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斗争与选择[J];消费导刊;2010年07期
9 陈振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合法化危机──评哈贝马斯的“晚期资本主义”理论[J];岭南学刊;1996年02期
10 罗丹,马山水;知识经济的隐忧[J];经济学家;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闫永琴;;论西方国家经济职能的演变[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赵德余;;公正、效率与公共政策的价值逻辑——当代主流政治经济伦理学之比较及其对中国改革的政策含义[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3 高连奎;;平衡经济学原理[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胡代光;;关于当代西方经济理论的现实透视[A];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C];1997年
5 黄少安;;立足中国文化和现实,奠定“合作”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A];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C];1997年
6 ;深刻反思经济人,全面升级经济学——致全世界经济学人公开信[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黄少安;张卫国;;融合、继承与发展——新、老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及其比较[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丽萍;孙东川;;“公共危机管理”的系统分析[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9 崔友平;;重温邓小平“上台阶”理论 熨平我国经济周期[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韦苇;;略论先秦儒道两家对司马迁经济思想的重大影响[A];集雨窖文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评论家,原《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编辑 马立诚;新左派新在哪里[N];经济观察报;2010年
2 早报美国特约撰稿人 袁晓明;“自由经济”真的损害社会公平吗?[N];东方早报;2007年
3 周斌;“贪婪”的资本主义为何走向末路?[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4 本报记者 朱周良;诺奖得主:次贷危机应归咎于监管失误[N];上海证券报;2008年
5 何苗;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哲学代言[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6 孙立平;分歧是如何形成的?[N];经济观察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吴玮;虚拟经济不能远离实体经济[N];中国工业报;2008年
8 况杰;消费资本化与大白菜危机[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9 黄格斯;弗里德曼已逝自由选择永恒[N];证券时报;2006年
10 何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博士);在市场与政府之间保持平衡[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健生;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史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2 聂文军;亚当·斯密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项松林;苏格兰启蒙思想家的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鲍盛华;资源平等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刘根荣;市场秩序理论研究——从利益博弈的角度[D];厦门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竞元;发展经济学的学科地位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郭莉;审慎的转折:在市场与分配正义之间[D];浙江大学;2002年
3 张晓昆;分工在经济危机中的作用[D];浙江大学;2003年
4 高国升;福利民主困境的宪政经济学[D];山东大学;2009年
5 程龙;阿马蒂亚·森实质自由理论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6 李会军;哈耶克自由市场秩序论中的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李慧;对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8 乔雪松;严复的经济思想初探[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9 古小明;经济与自由——哈耶克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孔令润;哈耶克与凯恩斯的论争及启示[D];云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371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337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