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基于存流量模型的点-轴空间结构系统发展模式分析

发布时间:2018-11-20 11:12
【摘要】:点是财富存量的载体,轴是一种流量传输渠道,点—轴空间结构系统实质上是存量—流量模型的一种空间结构形式。规模经济、自然垄断与范围经济相结合,生成流量传输渠道的集聚效应。集聚效应驱动流量传输渠道轴线化。流量传输渠道干线化,干线集束化的过程,是流量传输渠道的轴线化过程。轴是在点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之后的产物。轴线形成之后,对点的发展变化不再敏感,而保持相对独立地运行状态。在点对轴线的作用弱化之后,反过来,轴线对点的发展形成巨大的推动力,轴线由单纯的流量传输轴升级为发展轴。点轴系统网络化是点轴系统一个逻辑上的延伸。
[Abstract]:The point is the carrier of the wealth stock, the axis is a channel of traffic transmission, and the point-axis spatial structure system is essentially a spatial structure form of the stock-flow model. Economies of scale, natural monopoly and scope economy combine to produce the agglomeration effect of traffic transmission channel. The agglomeration effect drives the axis of the traffic transmission channel. The process of flow transmission channel trunk line and trunk line centralization is the axis process of flow transmission channel. The axis is the product of a point that develops to a considerable scale. After the axis is formed, it is no longer sensitive to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the point, and keeps a relatively independent running state. After the function of point-to-axis is weakened, in turn, the development of axial-to-point becomes a huge driving force, and the axis is upgraded from a simple flow transmission axis to a development axis. The network of point axis system is a logical extension of point axis system.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71173243)
【分类号】:F06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怀;戚聿东;;规模经济不是自然垄断的成因——当代经济学理论谬误评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11期

2 ;什么是规模经济[J];航天技术与民品;1995年04期

3 杨国亮;论范围经济、集聚经济与规模经济的相容性[J];当代财经;2005年11期

4 李怀;;自然垄断理论的演进形态与特征[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08期

5 邓伟根;陈林;;产业生态学的一种经济学解释[J];经济评论;2006年06期

6 陈洁;;关于自然垄断产业理论的研究述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年11期

7 李如义;;农场规模经济之管见[J];当代财经;1986年03期

8 楚建波;;密度经济与自然垄断[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王瑶;;斯密定理和规模经济——试论马歇尔冲突是一伪命题[J];经济学动态;2011年05期

10 王立平;吕民乐;;知识溢出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联结经济[J];科学.经济.社会;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方;;“科技进步”完全体现为“规模经济”[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于立;;规制经济学的学科定位与理论应用[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3 杜育红;;学校效率:研究的概念框架与计量方法的进展[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4 王正明;;网络经济下的自然垄断产业及其边界[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沈逸;;信息技术革命、跨国信息流动与舆论塑造[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6 高波;;经济发展理论范式的演变[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7 王廷惠;;市场过程内生的垄断:市场权势和自然垄断[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胡志兵;;网络效应判定准则及相关概念辨析[A];通信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戚聿东;;中国产业经济学30年:回顾与展望[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10 刘美玉;;经济增长动因综述[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经济学博士);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规模经济[N];中国企业报;2001年

2 车海刚;反垄断妨碍规模经济吗?[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3 杨小刚;生活是最伟大的经济学教科书[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4 刘思萱;反垄断过程中的利益冲突与权衡[N];江苏法制报;2005年

5 刘艳梅;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最新进展——新经济地理理论[N];学习时报;2007年

6 王自力;规制与竞争前沿问题观点综述[N];光明日报;2006年

7 赵晓(作者单位: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互联网使经济学破产?[N];华夏时报;2001年

8 陈淮;反垄断是当务之急[N];中国财经报;2001年

9 刘刚;产业集群动态效率分析[N];天津日报;2004年

10 张晓晶;产能过剩并非“洪水猛兽”[N];学习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海庆;媒体规模经济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2 罗元青;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3 黄居林;网络型产业的竞争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4 王建军;分工和产业组织演进与优化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6年

5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辛向前;网络经济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张树民;网络型产业的非对称管制与竞争[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8 朱华友;空间集聚与产业区位的形成:理论研究与应用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胡永佳;产业融合的经济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10 张泽一;产业政策有效性问题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伟;三度价格歧视理论及福利效应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2 程健;对福格尔关于铁路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谭海彦;区域性产业市场结构的评判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4 陈梦丹;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我国电影院线行业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李霞;网络型产业进入壁垒问题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6 罗旷怡;经济全球化下反垄断的经济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7 李宏巍;从行为经济学看优势富集效应的发生机制[D];同济大学;2008年

8 刘向阳;寡头垄断条件下地方政府规制的行为选择[D];南昌大学;2008年

9 胡艳慧;产业带的发育及其演化机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10 黄礼堂;政府在产业升级中的作用[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447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3447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b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