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外发展研究主要学术争论解析与研究展望
[Abstract]:Just as "development" is a controversial concept in theory and politics, "development research" is also a research field full of academic controversy.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development research" can be called a "history of academic debate". Therefore, to clarify the relevant academic arguments is obviously the basic premise to accurately grasp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contemporary foreign development research.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makes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five aspects of academic debates, such a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disciplinary attributes, academic ethics, research paradigms and academic prospects of development research, and probes into the possible causes of the disputes from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uses. Finally, based on the academic space that can be further discussed in the debate, the future research is prospected.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工作在农村反贫困中的应用研究》(批准号:11CSH077) 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博士基金科研项目
【分类号】:F06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阿图罗·埃斯柯瓦尔;傅荣;;发展的历史,现代性的困境——以批判性的发展研究视角审视全球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晓阳;谭颖;;对中国“发展”和“发展干预”研究的反思[J];社会学研究;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成波;;现代性与中国现代化[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蒋红群;马克思资本现代性批判理论对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启示[D];湖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晓杰;;中国健康经济学研究:沿革、现状与展望[J];经济论坛;2010年07期
2 ;2011-2012资源科学学科发展研究项目启动会召开[J];科技传播;2011年09期
3 张富厚;再论科学转化生产力的环节、形式和途径[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6期
4 祝尔坚,屠梅曾;从网络技术到网络经济的演进[J];上海经济研究;2001年04期
5 孙高洁;;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述评[J];改革与战略;2008年08期
6 王世军;;论交易费用的本源——基于优势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与框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年08期
7 王华;;30年来涉台经济研究的研究范式与方法演进——基于历年《台湾研究集刊》所发表论文的分类分析[J];台湾研究集刊;2009年03期
8 陈泉;;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变与产业集群现象的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9年10期
9 卜海;;宏观经济研究范式及其运用误区的评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12期
10 王建红;;对民族经济学研究“冷”与“热”的思考[J];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鲍明晓;;我国体育市场发展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2 翟立功;;《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课题情况介绍[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专辑[C];2005年
3 林志春;;谈谈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0年年会暨“知识经济与政府管理”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张林;;学习型区域——信息时代区域发展研究的新动向[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周新城;;未来世界是“兼容并包多种制度长处的大混合经济”吗?[A];忘年交书简五十封[C];2007年
6 高波;;经济发展理论范式的演变[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7 张丽丽;;“BPR理论”与中国体育保险发展研究[A];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徐传谌;刘凌波;;从新古典厂商理论到后现代企业理论:制度内化与范式转换——一个理论演进的综述[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9 翟立功;;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专辑[C];2005年
10 李京文;;中国生产力发展国际论坛闭幕词[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专辑[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崔忠文;知识经济意味什么[N];吉林日报;2000年
2 赵德武;中国经济学要来一场研究范式革命[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3 ;发展经济学前沿理论研讨会简述[N];光明日报;2006年
4 陈锋;公共价值:劳动公有制的本质特征[N];中国贸易报;2005年
5 ;经济学主流非主流之争向真理逼进[N];社会科学报;2004年
6 刘俏;让数据坦白真相[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7 刘秉欣;资本的一般本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积极意义[N];贵州日报;2007年
8 孙立平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超越简单的线性思维[N];经济观察报;2006年
9 李雯;林毅夫:我只做了该做的事[N];中国保险报;2008年
10 黄凯南;关注前沿 开阔视野[N];人民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欣菲;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9年
2 孙涛;新制度经济学与新经济社会学的比较及综合:交易组织制度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3 王志忠;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分析与制度安排[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4 李爱梅;心理账户与非理性经济决策行为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科;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童文俊;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3 陈剑锋;中国网络经济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4 李华;网络经济条件下产业变化发展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5 郭际;公共管理学科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6 王鸿飞;开放经济中的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3年
7 曾静;从科学哲学视角论经济学研究范式的二重性[D];山西大学;2006年
8 黄哲;消费视域下的生产与生活互构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9 马良;价格点策略[D];辽宁大学;2009年
10 朱孝忠;市场进入次序优势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482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348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