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分析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Coase's theory of transaction cost, including the Nature of Enterprises published by Coase in 1937, the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published in 1959 and the Social cost problem published in 1960. Its core ideas include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externality theory and negotiation theory.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F01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宏军;;西方外部性理论研究述评[J];经济问题;2007年02期
2 罗士俐;;外部性理论价值功能的重塑——从外部性理论遭受质疑和批判谈起[J];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2期
3 李世涌;朱东恺;陈兆开;;外部性理论及其内部化研究综述[J];中国市场;2007年31期
4 赖叔懿;陈华芳;熊锐;;论传统外部性理论解决环境代际外部性的失效[J];生态经济;2007年06期
5 张兰霞,王志文;外部性理论及其给予我们的几点启示[J];辽宁经济;1997年07期
6 穆瑞欣;马慧;吴泽瑜;;试论循环经济的经济学理论基础[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赵作权;;聚集创新经济研究综述[J];创新科技;2009年08期
8 吴红列;;从普通法传统看科斯方法论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J];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9 陈美衍;;科斯与新自由主义的分歧与矛盾[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安海彦;;血铅污染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凌斌;;经济运行的法律影响:科斯框架的一个理论澄清[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物流所;张文杰;;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A];首届中国物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申米玲;;西方产权学派外部性理论评述[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柯华庆;;现实中的灯塔与社会连续性理论[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赵海怡;钱锦宇;黄少安;;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法律制度选择——民商法不容忽视[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王慧;;环境危机与私有化: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 薛兆丰;从科斯开始[N];经济观察报;2011年
2 乔新生;科斯的视野[N];光明日报;2002年
3 ;经济体制结构的突破者科斯[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9年
4 ;“经济学的未来在中国”[N];南方周末;2011年
5 王东京 赵建军;产权问题与科斯定理[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6 李文钊;公共政策的逻辑与限度[N];中国审计报;2002年
7 陈争平;“外部性”理论与“三农”史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8 乔叟;排污中的经济学[N];中国商报;2002年
9 张子麟;宽松不等于放任[N];经理日报;2002年
10 金戈 浙江财经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一场见证经济学历史的家庭聚会 科斯动摇庇古传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杨丽萍;个人碳消费的外部性和可选择的治理方式[D];辽宁大学;2011年
2 贾丽虹;外部性理论及其政策边界[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林成;从市场失灵到政府失灵:外部性理论及其政策的演进[D];辽宁大学;2007年
4 魏崇辉;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批判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赵新宇;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6 孙承廷;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税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陈溪;集聚经济形成的内部机制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8 马哲明;信息消费机制及效益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齐平;中国私营企业诚信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倩;经济外部性及其治理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路春婷;基于文献计量的科斯与威廉姆森比较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纪操;诺斯、巴泽尔关于国家理论思想的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庞笑笑;典型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经济开发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程小华;低碳技术的环境经济效应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6 杨凤敏;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吴婷婷;局部网络外部性探讨[D];厦门大学;2009年
8 吴婷婷;局部性网络效应探讨[D];厦门大学;2009年
9 张伟;区域产业集聚与转移的影响因子的实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10 钟时超;环境管制与企业成本变动趋势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485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348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