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网络文化演化的制度经济学诠释

发布时间:2018-11-22 17:17
【摘要】: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本文从心、物、社会三个维度探讨网络文化的演化过程,提出虚拟社会中信息成本的变化是网络文化演化的主要原因,而网络文化演化的根本推动力在于降低信息成本,以实现更有效配置人们注意力资源的需要;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构建了分析网络文化演化机理的理论框架;对网络文化的演化机理提出了初步的一般性解释。
[Abstract]: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network culture from three dimensions of heart, substance and society,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change of information cost in virtual society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evolution of network culture. The basic driving force of the evolution of network culture is to reduce the cost of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more effective allocation of attention resources. Based on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network culture, and puts forward a preliminary general explanation of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network culture.
【作者单位】: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项目编号:CNET-07-0107
【分类号】:F06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周业安;制度演化理论的新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4年04期

2 王立宏;;演化经济学技术-制度二分法的理论演进[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3 严若森;企业家成长制度分析的理论逻辑[J];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4 何大安;行为经济人有限理性的实现程度[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水芬;;混合型消费行为的机理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17期

2 邓可斌,何问陶;个体理性、风险偏好、社会地位与我国消费增长——基于跨期替代资产选择理论模型的研究[J];财经研究;2005年05期

3 贺云龙;;财务经济分析的理论结构[J];财会通讯;2009年21期

4 刘大伟;唐要家;;公用事业价格听证中的消费者利用信息能力与有效参与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09年02期

5 张淑翠;李建强;;生态税制产生的“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年12期

6 潘德勇;;金融监管的法律价值及实现机制——兼论金融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机制改革[J];大连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7 刘和旺;颜鹏飞;;论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的演变[J];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12期

8 孙慧文;;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下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原因与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02期

9 李广海;陈通;;基于有限理性行为决策机理与评价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孙晓华;邵珊;孙笑竹;;演化经济学研究综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何一鸣;罗必良;;中国农地产权管制放松的制度效应:假说及其验证[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侯经川;黄祖辉;钱文荣;;比较优势与制度选择[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晏鹰;朱宪辰;;理解诺斯制度分析理论的变化[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杨依山;;制度变迁理论评述与理论重构的初步尝试[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陈水芬;韩丽亚;;国电机械设计研究所建筑设计事业部:翁樟强[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陈国营;陈宇峰;;哈耶克的政府失灵与公共治理理念及其启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7 张荣武;徐文仲;;异质预期、群体演化与资产价格波动[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淑珍;不确定条件下个体选择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孙华程;城市与教堂:制度视野下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发生与演进[D];西南大学;2011年

5 姜文仙;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李棉管;行动中心制度主义:重构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制度分析框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邹琳;英国专利制度发展史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8 余景选;中国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9 沈楼燕;制度创新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10 谭承友;税收权力论纲[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俊华;虚拟团队(VT)激励管理的新视角[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2 杨艳;美国高校学术诚信制度建设研究及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娜;中国产品质量监管分析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4 施畅;公司自治与国家干预的平衡[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萍;投资者异质性及其行为选择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6 杜哓雪;从非主流经济学看西方经济学的发展[D];山东大学;2011年

7 田聪;绵阳市计划用水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冯涛;区域科技人力资源流动机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9 陈慧君;我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曾令君;有限理性下的网络排队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龚敏,严若森;论制度配置与“激励─约束相容”─—再析中国国企改革进程中的“代理问题”[J];江汉论坛;1999年05期

2 郑也夫;新古典经济学“理性”概念之批判[J];社会学研究;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洋;;政治过程与有效制度变迁[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3年01期

2 林勇;制度分析:马克思与诺思比较[J];当代经济研究;1994年02期

3 卢现祥;;制度分析有待研究的基本问题[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4 李省龙;马克思主义制度分析理论的总体构成[J];经济学动态;2003年05期

5 马云泽;经济学研究范式的根本性转换[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顾自安;;转轨背景下制度分析的理论转向[J];经济评论;2006年03期

7 霍炜;汪彤;宋文玉;;论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分析方法[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年05期

8 王志凌;魏聪;;公共池塘资源的治理之道——解读奥斯特罗姆的《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J];消费导刊;2008年16期

9 葛立成;制度分析理论综述[J];江南论坛;1999年02期

10 葛亮;;试论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贡献[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曙光;;前言[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2 黄少安;;多元制度变迁主体及其角色转换假说[A];理论·改革·发展[C];1998年

3 马中东;;基于分工视角的制度变迁和产业集群演化[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张威;;悖论式制度变迁:经验主义转型的可能与局限[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马江;章尺木;;关于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6 张曙光;;制度分析的误区及其校正——评《制度经济学三人谈》[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7 雷国雄;陈恩;;制度变迁:一个拟生物演化模型[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8 曾奕;;制度变迁与澳门经济增长探析[A];“区域经济整合:模式、策略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刘伯恩;;论推进循环经济中的制度变迁[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宋圭武;;制度问题之我见[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昕竹;反垄断:制度变迁[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2 梁捷;大脑记忆与制度变迁[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3 梁捷;制度变迁中的中国经济学[N];南方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赵晓东;以个案形式推动制度变迁[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5 本报记者 王梓;推动制度变迁的学术力量[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6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沈国兵;探讨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经济规律[N];社会科学报;2002年

7 赵晓雷 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 经济学教授 张晖明;经济学的“本土化”实验[N];文汇报;2009年

8 顾自安;制度分析的经济意义[N];中国信息报;2005年

9 曾毅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制度突变理论:一种解释制度变迁的新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周其仁;制度变迁与知识方向[N];经济观察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群刚;制度变迁对长期经济绩效的影响机制:理论、模型及应用[D];清华大学;2002年

2 樊根耀;生态环境治理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3 赵勇;区域一体化视角下的城市群形成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李巍;制度变迁与美国国际经济政策[D];复旦大学;2009年

5 王泽填;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因素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许文彬;信息结构、制度变迁与金融风险演进[D];厦门大学;2003年

7 卢祖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制度变迁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辛宝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二元经济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李卢霞;FDI、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9年

10 王覃刚;制度演化:政府型强互惠模型[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泗阳;制度变迁理论的案例分析——中国古代黄河流域水权制度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代琳琳;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D];河南大学;2008年

3 马宁;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述评[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4 昝金淼;兴福模式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5 韩中元;交易费用、资源再配置与经济增长[D];辽宁大学;2009年

6 和莹;公共池塘资源管理的制度分析[D];西北大学;2007年

7 倪玲玲;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逻辑关系研究的一个视角[D];厦门大学;2008年

8 冉棋文;可持续发展之制度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9 陈梓旗;公用事业改革的制度分析[D];福州大学;2005年

10 岳鹏;影响制度变迁的权力因素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500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3500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3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