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偏好研究及其未来可能的进展
[Abstract]:Traditional economics ignores the heterogeneity of individual risk preference, and there are many shortcomings in the measurement method. The rise of behavioral and experimental economics has enabled economists to study and measure individual preferences through both laboratory and field experiments. The existing studies can not only measure the degree and nature of individual risk preference, but also describe the microstructure of individual preferenc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preferences. These studies will establish a more scientific foundation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microeconomics.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偏好理论与社会合作机制研究”(项目号:12BJL03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F0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业安;左聪颖;陈叶烽;连洪泉;叶航;;具有社会偏好个体的风险厌恶的实验研究[J];管理世界;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春艳;管理者风险偏好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宋紫峰;周业安;何其新;;不平等厌恶和公共品自愿供给——基于实验经济学的初步研究[J];管理世界;2011年12期
2 周业安;宋紫峰;;公共品的自愿供给机制:一项实验研究[J];经济研究;2008年07期
3 陈叶烽;;亲社会性行为及其社会偏好的分解[J];经济研究;2009年12期
4 陈叶烽;叶航;汪丁丁;;超越经济人的社会偏好理论:一个基于实验经济学的综述[J];南开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5 宋紫峰;周业安;;收入不平等、惩罚和公共品自愿供给的实验经济学研究[J];世界经济;2011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静;;西方实验经济学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05年11期
2 汪丁丁;实验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建设[J];经济学动态;1994年07期
3 肖信东;;实验经济学:一种新方法[J];经营管理者;2006年09期
4 许光建,史璐;行为与实验经济学的贡献及其应用[J];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5 金煜,梁捷;行为的经济学实验:个人、市场和组织的观点[J];世界经济文汇;2003年05期
6 张丽明;;实验经济学能减少费用和风险[J];世界教育信息;1999年05期
7 詹文杰,汪寿阳;维农·史密斯与实验经济学——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科学奖评论之二[J];管理评论;2002年10期
8 杨志勇;实验经济学的兴起与公共产品理论的发展[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04期
9 刘兵军,欧阳令南;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10 王军,覃俊波;实验经济学的发展与应用[J];前沿;200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晓文;魏建;;惠研究的实验经济学进展与应用[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邹生;叶元龄;袁飞玲;周传世;;宏观经济实验室的发展及其设计与应用[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3 熊义杰;;经济计量学的发展与实验经济学的兴起[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胡东兰;刘志迎;;经济学中的实验方法[A];第八届全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魏建;;行为经济学与行为法经济学:一个简单介绍[A];《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二辑[C];2003年
6 许光;;从福利主义到非福利主义的转折——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带来的困惑与拓展[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7 江清云;;福利经济学视角下的合同风险分配和司法实践[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葛新权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实验经济学需要与其他经济理论相结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记者 丁雷;首届实验经济学论坛在连举行[N];大连日报;2009年
3 陈叶烽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实验表明社会偏好可外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夏业良;经济研究——向心理分析应用与实验科学靠拢[N];文汇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梁晓亮;本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告诉我们什么?[N];经济日报;2003年
6 唐小芳;“选择专业或者课程要以兴趣为基础”[N];中国审计报;2010年
7 张结海;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N];社会科学报;2002年
8 ;2002诺贝尔经济学奖[N];国际金融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田晓玲;市场参与者总是健忘的[N];文汇报;2010年
10 陈江生;浅谈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N];北京科技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叶烽;社会偏好的检验:一个超越经济人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范良聪;实验经济学兴起与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李晓义;社会偏好与不完备市场的治理[D];南开大学;2009年
4 林晶晶;考虑资源可替代性的关键链识别与缓冲设置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魏建;当代西方法经济学的分析范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6 刘茜;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与政府定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迟悦臻;基于行为实验的集组理论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2 吴函阳;集中支配权依赖偏好的实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3 范雪莲;从行为博弈视角探讨几个经典博弈模型的改进[D];云南大学;2012年
4 王一新;道德起源、演化及其作用的经济学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于艳飞;不确定条件下的个人选择——行为经济学带来的挑战[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3559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355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