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美国霸权的经济实质及其未来——重读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的启示
[Abstract]:It is still of grea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to use Lenin's ideas on imperialism to analyze American hegemony today. The economic essence of American hegemony after the war is dollar hegemony. Dollar hegemony drives the US economy to deepen its parasitism and decay. The goal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maintain the hegemony of the dollar and pursue monopoly profits has increasingly promoted it to become the largest source of global war in the 21st century and will eventually lead to the decline of the United States.
【作者单位】: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
【分类号】:A821;F091.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曙光;社会发展过程与自然发展过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田启波,严一;系统地分析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学习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王玉j;评实践核心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赵家祥;知识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5 刘曙光;知识经济与社会形态、历史时代[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6 庄福龄;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杜君;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J];北方论丛;2002年02期
8 黄明哲,赖宏;论党的执政道德建设[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易杰雄;论创新思维的几个重要特征[J];北京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10 胡连生;公民权利本位: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走向[J];长白学刊;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磊;建设有中国特色党政关系的理论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陈柳;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3 王文滋;胡绳晚年学术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4 朱鸣雄;宏观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3年
5 陈冬梅;保障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3年
6 殷书良;论执政为民[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 潘广辉;民族问题与苏联解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郎国华;宋代广东经济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9 杨翠红;俄罗斯东正教会与国家政权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晶;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农民信仰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杰义;产权理论与金融企业制度的产权分析[D];中南林学院;2001年
2 谭辉雄;试论社会党人的社会主义观[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马莉;广西汉族传统文化与当代民族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荣伟;中国教育民主化:理念、背景与思路[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5 黄达远;铁路与新疆的现代化[D];新疆大学;2003年
6 秦位强;毛泽东邓小平民主思想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任俊伟;苏共领袖非理性更替的考察与反思[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孔凡河;冷战后中国新安全观论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志勇;美国政府的创业激励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韩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的历史演进及逻辑启示[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曹勇;国际铸币锐的分配、计算与启示[J];华南金融研究;2002年05期
2 于同申;国际美元本位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J];教学与研究;2002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秋胤;;列宁政治体制改革的当代价值[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30期
2 孙秋鹏;;列宁帝国主义思想及国外学术界最新发展[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赵子龙;;列宁的党建思想及当代价值[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7期
4 包毅;田启波;;列宁对意识形态内涵的研判[J];理论探索;2011年04期
5 冯海波;;列宁社会矛盾思想研究[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黄建军;;试论列宁党内民主建设的政治伦理思想[J];社科纵横;2011年06期
7 崔志胜;;列宁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柳丽;;列宁早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贡献[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9 南文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物质范畴的一种阐释方式——关于列宁物质范畴的困惑及其解决方法探讨[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顾训宝;;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研究现状探析[J];华中人文论丛;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宁;;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述论[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金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人的全面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修倜;;论列宁的喜剧美学思想[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陈金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人的素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熊乐兰;詹真荣;;列宁的社会建设思想研究[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辉;;列宁与普列汉诺夫关于社会主义革命条件的斗争——兼论中苏两国社会主义道路之比较[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7 张磊;;列宁论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1981年
8 孙应帅;;毛泽东对列宁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继承与发展[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下)[C];2006年
9 侯风云;徐冰;;列宁建党学说在中国共产党建立过程中的体现[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10 吴健;;第十五讲 《帝国主义论》:列宁发展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理论[A];认真读点马列原著20讲[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志尚;学习列宁 研究列宁[N];人民日报;2000年
2 张慕良;列宁如何谈无产阶级政党的纪律(下)[N];学习时报;2008年
3 王金林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列宁的政治遗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李媛;当代视野下的列宁和列宁主义[N];文汇报;2010年
5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李永全;“列宁的窝棚”传奇不朽[N];光明日报;2011年
6 张慕良;列宁说民主不是无政府主义[N];学习时报;2008年
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高长武;“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N];北京日报;2009年
8 中央编译局;《列宁专题文集》编辑说明[N];光明日报;2010年
9 果毅;三谒列宁墓[N];人民日报;2002年
10 张慕良;对列宁民主集中制的重新审视告诉我们什么[N];学习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锐;列宁社会主义改革思想述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顾玉兰;列宁社会发展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进芬;列宁共产党执政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许蓉;列宁农民问题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林怀艺;马克思主义政党民主建设的考察与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7 易重华;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8 秦正为;斯大林的国家利益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庚靖;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新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洋;论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发展的有机统一:从马克思到邓小平[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扎拉嘎夫;列宁关于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思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2 任政;列宁社会主义平等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唐洋;浅论列宁的旧知识分子政策[D];吉林大学;2004年
4 徐伟杰;列宁与毛泽东学习思想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5 崔晓宁;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思想及其启示[D];渤海大学;2012年
6 陈利霞;列宁政治教育思想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谭和平;论列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公开性原则[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萍;论列宁宗教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扬州大学;2010年
9 史艳艳;列宁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理论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德威;列宁党的领导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本文编号:23602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360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