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江苏省节能减排绩效的区域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13 22:55
【摘要】:引入数据包络模型(DEA模型)中SORM-BCC超效率评价模型,建立以万元GDP能耗、工业SO2排放量和万元GDP中CO2排放量为投入指标,以GDP、工业SO2削减量和CO2排放强度降低量为产出指标的节能减排绩效评价体系,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节能减排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2001—2010年江苏省节能减排绩效较好,仅有2006年和2008年两年不是模型所测有效单元。分析各地级市的区域绩效和规模收益的差异,苏北地区节能减排绩效最高,其次为苏南、苏中地区。其中,苏北区域内各城市差异显著,徐州、淮安节能减排绩效值较区域内其他城市明显偏低,而宿迁、盐城节能减排绩效值则位列全省第一、第二。以2010年为例,对各城市的节能减排目标进行改进以达到最优。依据研究结论认为,江苏省应加大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力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重化工行业整合力度,优化能源结构和对外贸易结构,进一步提升节能减排工作绩效。
[Abstract]:The super-efficiency evaluation model of SORM-BCC is introduced into the data envelopment model (DEA model). Tak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en thousand yuan GDP, the emission of industrial SO2 and the quantity of CO2 in ten thousand yuan GDP as input indexes, GDP, is taken as the input index.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based on industrial SO2 reduction and CO2 emission intensity reduction is an empirical study of 13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n Jiangsu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2001 to 2010 is good, only two years in 2006 and 2008 are not effective units measured by the model. By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of regional performance and scale income among prefecture-level ci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s the highest in northern Jiangsu, followed by southern Jiangsu and central Jiangsu. Among them,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cities in northern Jiangsu, Xuzhou, Huaian energy-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performance value is obviously lower than other cities in the region, while Suqian, Yancheng energy-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performance value ranked first and second in the province. Taking 2010 as an example, the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argets of cities are improved to achieve optimal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Jiangsu Province should strengthen the innovation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energy use, strengthen the integration of heavy chemical industry, optimize the energy structure and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城市居民节能行为影响因素及引导政策研究——以中国东部城市为例”(7127325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我国能源价格体系建设与能源发展战略转型研究”(12&ZD062) 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立项大学生创新项目“城市居民绿色出行的‘态度-行为’缺口形成机理和管理对策研究”(201425)
【分类号】:X196;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鹏飞;李悦;郗敏;孔范龙;;基于DEA模型的国内各地区节能减排效率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4期

2 郭英玲;刘红旗;郭瑞峰;孙文星;;面向节能减排的简式生命周期评价方法[J];环境保护;2009年06期

3 饶清华;邱宇;许丽忠;张江山;;节能减排指标体系与绩效评估[J];环境科学研究;2011年09期

4 吕安涛;张存保;石永辉;尹奇志;祁素升;于少伟;;山东省港航系统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09年06期

5 吉生保;席艳玲;赵祥;;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基于SORM-BCC超效率模型和Malmquist的DEA-Tobit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2年03期

6 魏楚;沈满洪;;能源效率与能源生产率:基于DEA方法的省际数据比较[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09期

7 孙欣;;省际节能减排效率变动及收敛性研究——基于Malmquist指数[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年06期

8 陈一萍;;基于密切值法的节能减排评价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0年02期

9 肖智;肖领;;基于SORM-DEA的中国财产保险公司经营效率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0年06期

10 但智钢;段宁;郭玉文;李旭华;;基于分解模型的全过程节能减排定量评价方法及应用[J];中国环境科学;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中华;梁慧婷;;密切值法下的哈尔滨市工业节能减排效果评价[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5期

2 王艳丽;李强;;对外开放度与中国工业能源要素利用效率——基于工业行业面板数据[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王卓理;宋帮英;;基于DEA的煤炭效率测算及随机性趋同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3期

4 武冬铃;萧军;;产险公司综合成本率影响要素实证分析[J];保险研究;2012年04期

5 姜磊;季民河;;我国能源强度空间分布的集聚性分析[J];财经科学;2012年02期

6 王海宁;陈媛媛;;产业集聚效应与工业能源效率研究——基于中国25个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9期

7 胡宗义;刘亦文;;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省际分异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年05期

8 宣烨;周绍东;;技术创新、回报效应与中国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J];财贸经济;2011年01期

9 艾翅翔;;我国责任保险的发展现状及效率分析[J];西部论坛;2010年06期

10 王军;仲伟周;;中国地区能源强度差异研究——要素禀赋的分析视角[J];产业经济研究;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治平;;中国区域能源效率评价与分类研究[A];2011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农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治平;;中国区域能源效率评价与分类[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赵晶;李铭禄;陈安;;我国工业能源生产率变动影响分析[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苏屹;张成功;宋俊娇;;区域经济增长与核能发展相关性及其效率分析[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2年

5 庞淑娟;邵燕敏;汪寿阳;;基于Bootstrap-DEA方法的中国区域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齐亚伟;陶长琪;;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分析——基于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2卷)[C];2011年

7 芮璐;;动态宏观经济不确定系统的鲁棒圆盘极点配置[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4年会论文集[C];2014年

8 马友记;李杰;李海涛;;甘肃省羊产业发展概况、存在问题与应用对策[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2014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C];2014年

9 李惠敏;陈天;臧鑫宇;;从单一到多元——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价值导向分析[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 城市交通规划)[C];2014年

10 杨珂玲;张宏志;;基于产业结构调整视角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政策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祺志;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张伯松;中国风电产业融资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尤卓雅;能源替代、安全约束和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11年

4 迟本坤;低碳经济视角下新能源CDM项目的国际合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董锋;中国能源效率及能耗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杨朔;陕西省耕地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任静;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8 高岩;基于模糊决策矩阵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王群伟;全要素视角下的能源利用和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测度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吴英娟;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效益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晓辉;基于DEA方法的农地利用效率差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徐键辉;粮食生产的能源消耗及其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段宗蓬;江西工业主要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4 杨阳;港口节能减排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刘晓磊;基于SBM模型的中国省际能源效率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鹏;不同国家可再生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邓军;适度工业化、技术进步与应对能源挑战[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喜云;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节能减排评价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9 董学士;基于GIS流域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方法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10 郑李子;广东省工业部门的能源效率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庆一;中国的能源效率及国际比较[J];节能与环保;2005年06期

2 韩松;王德令;;中国保险业效率分析:基于2003年~2007年数据[J];保险研究;2009年06期

3 徐福留,周家贵,李本纲,曹军,陶澍;城市环境质量多级模糊综合评价[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年02期

4 袁晓玲;张宝山;张小妮;;基于超效率DEA的城市效率演变特征[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6期

5 王雨晴;宋戈;;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与案例研究[J];地理科学;2006年06期

6 饶清华;张江山;许丽忠;;基于熵权的等效数值法在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7 李陈华,张伟;企业规模VS效率:对中国保险企业的DEA经验研究[J];系统工程;2005年09期

8 林伯强;;节能减排:能源经济学理论和政策实践[J];国际石油经济;2008年07期

9 孙兆斌;;股权集中、股权制衡与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J];管理世界;2006年07期

10 魏楚;沈满洪;;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7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春梅;基于DEA的环保投入效率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炼;武夷山;;节能减排 人人有责[J];科技导报;2007年14期

2 ;节能减排三十六计[J];科技成果纵横;2007年06期

3 梁春玲;;农村节能减排浅谈[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1期

4 万钢;;科技能为节能减排做些什么[J];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07年12期

5 本刊编辑部;;节能减排需要技术支撑[J];创新科技;2007年12期

6 荀荣;;实施节能减排政策中政府间的博弈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12期

7 刘玉忠;张瑞;;节能减排 河南在行动[J];创新科技;2008年12期

8 张瑞;;实施节能减排科技工程 支撑河南全面发展[J];创新科技;2008年01期

9 赵黛青;;广东省促进节能减排的若干问题浅析[J];广东科技;2008年01期

10 尤聚霞;;“节能减排全民科技行动方案”正式启动[J];广东科技;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海峰;高农农;;关于服务创新促进节能减排的思考[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文学;冬伯文;刘瑞芹;刘长青;袁树青;程丽霞;宋超杰;韩宗礼;倪剑锋;王军林;;创建“项目集”管理方式科学组织实施节能减排百项工程[A];2009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C];2010年

3 陈建锋;周增强;;浅谈节能减排具体措施[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A];电子信息产业(2010年度)工业炉窑技术改造与材料节能研讨会会议资料[C];2010年

5 王晓明;李红霞;王永芳;;企业的节能减排行为[A];河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何延昆;;天津市节能减排政策研究:与北京、上海对比[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7 张书;;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标准化进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8 王益成;;节能减排与标准化[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9 樊英;;用标准化来促进企业节能减排[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10 郭晓成;杜艳;刘永生;;浅谈西安地区农业节能减排[A];第一届中国(西安)采暖通风、制冷空调节能减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兴增;从六方面抓实抓好交通行业节能减排[N];中国交通报;2007年

2 欣闻;坚决打赢节能减排仗[N];中国矿业报;2007年

3 田雨 李亚杰 邹声文;节能减排形势仍十分严峻[N];中国矿业报;2007年

4 董伟;节能减排 中央企业在路上[N];中国矿业报;2007年

5 CUBN记者 朱海淼;节能减排 中国对策[N];中国联合商报;2007年

6 杜文;节能减排要做成系统工程[N];中国企业报;2007年

7 阿杜;海量集团:节能减排达到先进水平[N];中国企业报;2007年

8 本版编辑邋付石林 童云芳 周绍朋;节能减排:擎起社会责任[N];中国企业报;2007年

9 赵晓辉;我国推行严格的节能减排“问责制”[N];中国石化报;2007年

10 华讯;我国推行十项措施确保节能减排目标实现[N];中国石化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伟;河南省节能减排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陆婕;青岛市节能减排内涵、评价和战略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3 刘洪斌;节能减排政府责任保障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王军;燃煤发输电侧节能减排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5 张蓓佳;煤矿企业节能减排动力机制及体系构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6 赵书新;节能减排政府补贴激励政策设计的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方国昌;一类新型节能减排系统的分析和应用[D];江苏大学;2013年

8 周力;开放经济与节能减排的协调机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9 李莉;电力产业节能减排机制设计模型与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10 项凌;天然气节能减排经济性模拟与熵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沛;促进青岛市节能减排的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2 张雪梅;节能减排的宏观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时倩瑶;我国石化行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魏阿姝;沈阳市节能减排政策评估[D];吉林大学;2010年

5 李楠;淄博市张店区节能减排的困境与出路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马安娜;我国港口节能减排评价机制及措施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王席席;外商直接投资对河北省节能减排的影响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8 刘绍东;“节能减排”政策的执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胡伟;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10 张晓红;促进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773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3773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6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