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私有制与阶级形成的关系探析——基于马克思主义文本学的考察

发布时间:2018-12-18 18:22
【摘要】:考察分析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私有制与阶级形成的关系的论述,可以看出:并非仅有私有制存在的社会才有阶级。在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所有制形式的社会,只要存在私有制,就有阶级和阶级的划分问题。包含私有制形式在内的所有制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支配权。在非纯粹的私有制形式下,私有制为阶级形成提供了客观环境;在纯粹的私有制形式下,私有制是阶级形成的直接原因。享有生产资料支配权未必就享有剩余劳动支配权。阶级形成的最根本原因是一部分人丧失了剩余劳动的支配权。
[Abstract]:By investigating and analyzing Marx and Engels'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vate ownership and class formation, we can see that class is not the only society in which private ownership exists. In a society where there are two or more forms of ownership, as long as there is private ownership, there is class and class division. The basis of ownership, including the form of private ownership, is the right to control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In the form of non-pure private ownership, private ownership provides an objective environment for the formation of class; in the form of pure private ownership, private ownership is the direct cause of class formation. Enjoy the right to control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does not necessarily enjoy the right to control surplus labor. The most fundamental reason for the formation of class is that some people have lost the dominant right of surplus labor.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分类号】:A811;F091.9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凌斌;;现代性危机与政治实践:托克维尔的历史救赎[J];北大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2 姜庆丹;赵研;;纳税人权利保护在新一轮税制改革中的立法构建[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郁建兴;国家理论的复兴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J];东南学术;2001年05期

4 陈明明;;党治国家的理由、形态与限度——关于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一个讨论[J];复旦政治学评论;2009年00期

5 刘文立;;法国金融资产阶级通往政权的道路[J];法国研究;1983年01期

6 胡玉鸿;论马克思主义法院观[J];法商研究;2002年05期

7 陈新汉;;民众意愿的表达是核心价值主体性凸显的重要标志——关于克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边缘化危机”思考之三[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张瑞;秦书生;;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正义思想及当代启示[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9 叶福林;;东固革命根据地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张宏儒,端木美;巴黎公社改革学校教育的措施[J];世界历史;198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鲁法芹;《东方杂志》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D];山东大学;2011年

3 孟庆涛;现代性视野下的革命与宪法[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4 李定清;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与欧洲文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谢忠文;从革命到治理[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6 丁兆梅;李达社会主义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黄和新;马克思所有权思想述要[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康延东;信息化视角下税收综合征管能力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雷鸣;危机寻根:现代性反思的潜性主调[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丁勤;清高宗图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杨琛;周大新乡土小说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2 孙少菲;大革命时期农民协会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3 胡丹;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4 宋平伟;苏州工业园区政府管理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李波;冷战后小泽一郎在日本政坛的角色和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郭彩星;新时期党的农民教育思想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7 刘沛;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人权建设探讨[D];安徽大学;2010年

8 张彦新;马克思主义人民司法思想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永采;关于私有制、阶级的概念和形态——私有制、阶级的起源研究(之一)[J];齐鲁学刊;1986年05期

2 李永采;“个体劳动则要求私有制”说的误谬和危害——私有制、阶级的起源研究(之三)[J];齐鲁学刊;1989年01期

3 梅荣政;阳黔花;;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通俗阐释——读列宁《论国家》[J];高校理论战线;2010年10期

4 孙功达;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宏观社会历史观探讨之一[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盛卫国;马恩关于分工、异化和私有制的思想[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佘树声;历史的统一性与从原始公有制到私有制的发展——答黄敏兰同志[J];人文杂志;1984年05期

7 邢安军,雷骥;《共产党宣言》消灭私有制理论与我党的实践——浅析我党在对待私有制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8 魏洪钟;马克思、卢梭论私有制与人的异化[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9 毛子荣;坚持公有制 批判私有制[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0年03期

10 汪连兴;关于世界古代史教学和研究中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上)[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建华;鲁旭;;评“邓小平的新社会主义观”[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卫霞;;异化劳动与人的本质及审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学习札记[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荀春荣;;第九讲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革命性和科学性完美结合的典范[A];认真读点马列原著20讲[C];2006年

4 盛懿;;以发展生产力推进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人的发展思想研究[A];百年伟人光百代——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4年

5 吴敏;;构建和谐社会要注重建立调节社会利益的制度体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张金平;;邓小平私营经济思想[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上)[C];2005年

7 彭菁霜;;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现实意义[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传鹤;;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是民主社会主义者?——与谢韬先生商榷[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秦龙;;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10 沙健孙;;第十六讲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A];学习历史唯物论二十讲[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英;对马克思“分工—阶级”理论的再解读[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2 胡永琴 刘松枝;发展奇迹改变不了资本主义的本质[N];光明日报;2000年

3 施德福;如何理解《共产党宣言》中关于“两个决裂”的论断[N];光明日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张瑞燕;“代圣人立言”甘苦谁知[N];社会科学报;2003年

5 张燕喜 彭结宗;理论界的一个“哥德巴赫猜想”[N];北京日报;2000年

6 程恩富;不应误用“重建个人所有制”[N];社会科学报;2004年

7 北京大学 晏智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再思考[N];社会科学报;2005年

8 蒋学模 史正富;用马克思经济理论武装干部头脑[N];文汇报;2004年

9 ;应提供更多更好的学术创新和政策建议[N];社会科学报;2006年

10 周瑞金;纪念邓小平:坚持理念创新[N];经济观察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方以启;论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立场的根本转变[D];苏州大学;2009年

2 蔡翥;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安徽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宏磊;马克思恩格斯公平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2 屈世尚;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河南大学;2008年

3 杨建国;人学视野中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梁建委;马克思分工理论初探[D];河南大学;2008年

5 王哲;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当代启示[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盛辉;马克思共产主义革命实现方式理论评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宗雪;马克思晚年笔记的多维审视[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海;马克思权利平等思想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9 何法宣;论马克思对蒲鲁东的批判及现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9年

10 樊利娟;论马克思语境下的意识形态虚假性[D];内蒙古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862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3862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2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