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内分工视角下中国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研究——基于污染密集产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Abstract]:Based on the environmental three effects of 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taking the export pollution level of pollution-intensive industries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the panel data of China's pollution-intensive industries from 1995 to 2009 are used.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impact of intra-product division on China's foreign trade and environment, this paper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 export pollution effect of pollution-intensive industr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ational intra-product division of labor.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intra-product division of labor reduces the level of export pollution in pollution-intensive industries to a certain extent, which indicates that intra-product division of labor promotes the environmental structure effect and technical effect of export trade to a certain extent.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intra-product division of labor can reduce the environmental cost in export trade.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生创新研究项目(2011B0805)
【分类号】:F752.6;X196;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小平;;国际贸易中隐含的CO_2测算——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05期
2 刘林奇;;我国对外贸易环境效应理论与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03期
3 戴翔;;产品内分工、出口增长与环境福利效应——理论及对中国的经验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10期
4 刘婧;;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对我国环境污染影响的比较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06期
5 何洁;;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中国各省的二氧化硫(SO_2)工业排放[J];经济学(季刊);2010年02期
6 李斌;彭星;;中国对外贸易影响环境的碳排放效应研究——引入全球价值链视角的实证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07期
7 彭水军;刘安平;;中国对外贸易的环境影响效应:基于环境投入-产出模型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媛媛;;行业环境管制对就业影响的经验研究:基于25个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3期
2 陈德湖;陈子寅;;FDI与碳排放:基于联立方程的实证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伍楠林;;中国开展森林碳汇贸易的实证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4 沈源;毛传新;;加工贸易视角下中美工业贸易隐含碳研究:国别排放与全球效应[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5 董敏杰;梁泳梅;李钢;;环境规制对中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3期
6 王文举;向其凤;;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核算及责任分配[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10期
7 李昭华;汪凌志;;中国对外贸易自然资本流向及其影响因素——基于I-O模型的生态足迹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7期
8 李怀政;;出口贸易的环境效应实证研究——基于中国主要外向型工业行业的证据[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03期
9 戴翔;;产品内分工、出口增长与环境福利效应——理论及对中国的经验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10期
10 钱慕梅;李怀政;;中国东中西部出口贸易环境效应比较分析——基于低碳发展的视角[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海霞;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及治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闫云凤;中国对外贸易的隐含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游伟民;自由贸易与环境污染:理论分析与中国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董敏杰;环境规制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5 陈军;新疆对外贸易结构优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6 杨青龙;国际贸易中的全成本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7 王晨佳;西部地区产品内分工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刘林奇;我国对外贸易与环境问题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陈红蕾;自由贸易的环境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张纪录;消费视角下的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艳真;我国纺织贸易与环境冲突及协调路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佟婷婷;江苏省进出口贸易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钱慕梅;中国东中西部出口贸易环境效应比较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4 宋海平;山东省FDI环境效应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文兰兰;中国出口贸易的环境效应实证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6 曾洁君;广东省出口贸易环境效应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7 朱雯君;我国加工贸易的环境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王云梅;广东省加工贸易环境效应理论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冯灵芝;中国开放经济下的环境污染与治理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刘婷婷;低碳经济与中国出口贸易的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海珍;;关于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环境影响的分析[J];财贸研究;2006年04期
2 李秀香,张婷;出口增长对我国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以CO_2排放量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07期
3 李慕菡 ,陈建国 ,张连众;我国国际贸易中污染产品的跨境转移[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10期
4 沈荣珊;任荣明;;贸易自由化环境效应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07期
5 叶继革;余道先;;我国出口贸易与环境污染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5期
6 陈红蕾;陈秋峰;;我国贸易自由化环境效应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7期
7 朱红根;卞琦娟;王玉霞;;中国出口贸易与环境污染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05期
8 刘林奇;;我国对外贸易环境效应理论与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03期
9 许广月;宋德勇;;我国出口贸易、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01期
10 李怀政;;出口贸易的环境效应实证研究——基于中国主要外向型工业行业的证据[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巨波;孙凯;;煤矸石生态重建模式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煤;2005年06期
2 杨文斌;王国祥;;南京玄武湖菹草种群的环境效应[J];湖泊科学;2007年05期
3 文传浩;;人类活动的环境效应及生态环境变迁研究述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年06期
4 吴丰昌;郑建;潘响亮;黎文;邓秋静;莫昌t ;朱静;刘碧君;劭树勋;郭建阳;;锑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效应研究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08年04期
5 滕耀华;;堆肥的环境效应及其研究展望[J];科技信息;2011年10期
6 黄世鸿;大气化学及其气象和环境效应[J];气象;1987年02期
7 陈慧琳;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可更新资源的利用及其环境效应[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1期
8 杨宇峰,聂湘平,段圣和;我国湖泊与海水鱼类养殖的环境效应和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英文)[J];生态科学;2004年02期
9 吴耀国,王卫,王超,王惠民;非饱和RBF中氮转化及其环境效应的实验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10 胡忠行;;试论金华的城市建设与城市景观生态的协调发展[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春雨;王跃武;龙显助;;松嫩平原引、蓄、排水利工程的环境效应概论[A];中国水利学会200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吕宪国;高俊琴;刘红玉;李兆富;;湿地变化及其环境效应[A];生态安全与生态建设——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李樝;王林峰;周永章;;西电东送的CO_2等减排环境效应探讨[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郑辛酉;贾铁飞;;区域城市化LUCC及其地表热环境效应的时空研究——以上海市区西南典型城市化样带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曾东方;;煤炭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粉煤灰[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6 张玉亮;张素敏;赵宙;;大气颗粒物起尘机制、环境效应及测试分析综述[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7 许申来;陈利顶;;生态恢复的环境效应评价研究进展[A];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蔡剑辉;张光弟;赵元艺;李九玲;熊群尧;;江西德兴斑岩铜矿矿山环境污染矿物学及其环境效应[A];第二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起超;方凤满;李志博;;长春市的汞循环及其环境效应[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骆东奇;明波;侯春霞;魏朝富;谢德体;朱波;;紫色母质养分溶出及其环境效应预测分析[A];第六届全国环境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吕云祥;生态与心态[N];大众科技报;2008年
2 贵州省建材质检站 夏莉娜;水泥生产环境污染防治及国家有关标准介绍[N];中国建材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李禾;雷坤:让“头脑风暴”来得更猛烈些吧[N];科技日报;2006年
4 陈磊 罗晖 游雪晴;环境伦理应由书斋走向社会[N];科技日报;2006年
5 记者 黄勇 步雪琳;齐心协力共同应对区域环境问题[N];中国环境报;2006年
6 袁长林 刘洋;“绿色信贷”拉动“节能减排”[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7 通讯员 周长征 米元林;遥感动态监测首次用于南水北调[N];长江日报;2005年
8 记者 韦荣华;重视森林环境效应[N];中国绿色时报;2001年
9 记者 陈可 通讯员 顾玉香 任溢斌;规划城管部门投入百日环境整治[N];南通日报;2006年
10 李北陵;别把碳排放权当成天上掉下的馅饼[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阳;京郊河溪近自然生态评价及其治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2 罗X;中国能源密集型产品贸易的环境扭曲效应及矫正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朱广伟;运河(杭州段)沉积物污染特征、释放规律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4 龚勋;典型西部粉煤灰中重金属元素淋滤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邹晓东;城市绿地系统的空气净化效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邢佳;大气污染排放与环境效应的非线性响应关系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7 孙娟;气溶胶光学厚度的高光谱遥感反演及其环境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付永;城乡二元结构转换中的我国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延勇;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陈昌仁;不同水动力下水生植物群落底泥磷素迁移特征[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文甲;生物量评价指标的确定及生物量与环境效应关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赵海晓;清代汾河上游土地利用对环境的影响[D];山西大学;2007年
3 张玉斌;黄土高原南部水平梯田环境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4 翟月;广东省加工贸易的环境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武永锋;紫色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非点源磷素迁移及其环境效应[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6 李晓蕾;江苏省出口贸易对环境影响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7 张健;泛珠区域产业转移的结构效应与环境效应分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8 高军波;河南省城市化环境效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赵路;黄淮海地区畜禽粪尿氮素资源利用及其环境效应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10 胡小晖;全球变化下秦岭南北气候变化及其环境效应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3955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395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