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对技术预见与产业发展理论关系的一个讨论

发布时间:2019-01-02 17:35
【摘要】:通过技术预见引导产业创新活动已经成为当代世界各国创新实践中的重要一环,探讨技术预见与产业创新以及有关产业理论之间的若干联系,指出其中三种产业理论构成了一个理论循环。
[Abstract]:Guiding industrial innovation activities through technology foresigh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innovation practice of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This paper probes into some links between technology foresight, industrial innovation and related industrial theorie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ree industrial theories constitute a theoretical cycle.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分类号】:F06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中祥;曾国屏;;对技术预见与产业发展理论关系的一个讨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08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于树江;戴大双;王云峰;;区域产业创新的集群模式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姜焰生;;现代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朱专法;王薇;;地域经济创新发展理论:北h澞J絒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胡金星;;产业融合产生的内在机制研究——基于自组织理论视角[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5 李荣;;基于产业融合的区域创新网络研究[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6 马世杰;;《资本论》产业结构理论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子彪;张爱国;胡宝民;;区域创新系统演化动力模型:创新极间共生关系决定系统演化[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王国红;邢蕊;唐丽艳;;区域产业集成创新支持体系的系统动力学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体改所研究员 史炜;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N];科技日报;2011年

2 张贵 谢峰;产业创新的不确定因素[N];天津日报;2004年

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 吕薇;产业创新中的政府角色[N];科技日报;2001年

4 南京大学商学院 陆国庆;产业创新决定国家竞争力[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5 刘茂松;论需求创造与产业创新[N];湖南日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刘恕 刘莉;资深专家勾画美好图景[N];科技日报;2003年

7 柴门;总部聚集引导产业创新[N];国际商报;2006年

8 洪银兴;新经济的经济学分析[N];新华日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李进平;中国与世界的融和 科技与经济的交汇[N];华夏时报;2001年

10 李建波;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四个趋势[N];吉林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浩;产业间共生网络的演化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于挺;产业分工对产业创新的促进机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3 胡海波;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及其评价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陈丹;产业技术创新传导机理及测度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王谦;基于演化结构的产业发展分析[D];复旦大学;2007年

6 夏智伦;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7 荣飞;大企业技术创新与区域产业发展理论及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8 逯笑微;基于组织变革的产业演化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易将能;区域创新网络与共性技术研发对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10 张恒毅;信息化推动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颖;基于信息化时代的产业融合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2 于海亮;产业创新的传导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杨琪;基于交叉影响分析的技术预见模式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4 史庭怡;创新生态观视角下的产业创新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宋红坤;信息技术驱动的新兴产业形成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范云;产业创新动态系统的进化博弈模型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7 王志云;‘内生式’低壁垒产业集群发展初期的运行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8 杜文平;基于技术学习的产业动态能力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9 乔佼;资源富集区产业创新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张锐;产业的现象学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987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3987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5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