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论孙中山近代中国“对外开放”和现代化的思想

发布时间:2019-01-04 22:10
【摘要】:孙中山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明确提出了"开放"和"对外开放主义"的思想,系统地阐述了一系列对外开放的观点,孙中山也是近代中国经济现代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基本观点是引进外国先进的物质文明来发展中国,致富图强。他勾画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宏伟的经济建设蓝图,制定出一系列关于经济建设的具体策略、措施和方法。这些思想和实践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具有空前的重大意义。
[Abstract]:Sun Zhongshan clearly put forward the thoughts of "opening up"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and systematically expounded a series of views on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Its basic view is to introduce foreign advanced material civilization to develop China, rich strong. He drew up the first grand blueprint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in modern China, and formulated a series of concrete strategies, measures and methods on economic construction. These thoughts and practices have unprecedented significance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作者单位】: 西安体育学院;西安财经学院;
【分类号】:F092.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晓;段祺瑞与善后会议[J];安徽史学;2004年03期

2 胡卓然;试述孙中山“权能分治”学说[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苏全有;;辛亥革命促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了么?[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迟斌;孙中山的对外开放思想[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5 王延涛;;朱执信的经济思想[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6 郑淑芬;论孙中山主权在民思想[J];北方论丛;1999年05期

7 王立新;试论兴中会的历史局限性[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佟玉兰,张永红;邓小平对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9 方敏;“五四”时期民主思想发展的新趋向[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10 张若甲;张玉海;;中国传统人伦观及其现代启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沈祖炜;;孙中山国有经济思想与当前的国有制改革[A];近代中国(第一辑)[C];1991年

2 于萍;;浅议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发展[A];“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华民族振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周时英;;孙中山实现国民经济近代化的经济建设思想——重读《实业计划》[A];“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华民族振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陈廷湘;;中国经济转型中的更新与误区[A];中国现代社会转型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德昌;民初湖南省宪自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李清泉;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于建嵘;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以岳村为表述对象的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郭瑞卿;略论近代中国公司法律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5 张蓉;中国近代民众教育思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陆远权;重庆开埠与四川社会变迁(1891—1911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倩;民国时期契约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马陵合;清末民初铁路外债观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岳宗福;理念的嬗变 制度的初创[D];浙江大学;2005年

10 樊宝敏;中国清代以来林政史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艳萍;论二十世纪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两次转型[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马建华;汽车与近代中国社会[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朱晓辉;试析中国近代银行监管制度及思想(1859~1927)[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4 林关征;孙中山西部开发思想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书巧;改革开放与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D];河南大学;2003年

6 王敏;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宪政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林建华;孙中山民族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林新军;孙中山革命教育思想论[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石蕾;马建忠维新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10 朱建婷;论当代中国外交战略的文化因素[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丹;;孙中山的开放思想[J];开放导报;1993年Z1期

2 陈邵桂;论孙中山的对外开放观[J];湖南商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3 陈文亮;;孙中山对外开放经济思想探索[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89年12期

4 韩小林;孙中山对外开放及利用外债思想综述[J];嘉应大学学报;1996年05期

5 张远;;孙中山的交通建设思想[J];宁波经济;1997年03期

6 于成龙;;中山堂:共同的缅怀[J];北京纪事;2002年Z5期

7 张汉静,刑润川;论孙中山的对外开放思想[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8 依清;;追随孙中山的南浔人[J];风景名胜;2002年02期

9 王祝福;邓小平和孙中山对外开放思想比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10 何一民;孙中山与中国早期铁路建设[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近代中国》第1辑要目[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2 沈渭滨;;我读《近代中国》[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3 王杰;;“取法乎上”与中国路向——论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开放[A];“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开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赵书刚;;孙中山对外开放的经济发展模式[A];“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开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勤德;;略论孙中山的对外开放思想[A];“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华民族振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尚明轩;;孙中山塑造国民素质的思想[A];“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华民族振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贺斌;;孙中山与中国近代的改革与开放[A];“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开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刘春波;;浅谈孙中山与中国近代的开放[A];“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开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勤德;;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的思想基础[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精神论文专辑[C];2003年

10 卢方敏;;孙中山整治西江航道宏伟构想的创新特点[A];“孙中山北伐与梧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硕;民革举行会议研究孙中山与近代中国开放[N];团结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杨彦华;透过中山路可窥未来理想社会[N];中山日报;2009年

3 记者 彭勇;孙中山大元帅府出现自然破损[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4 ;各地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81周年[N];人民日报;2006年

5 ;我驻英荷使馆纪念孙中山诞辰[N];人民日报;2006年

6 ;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学术研讨会举行[N];人民日报;2006年

7 记者 何洪泽、邹德浩;中国驻纽约总领馆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N];人民日报;2006年

8 记者 唐勇;我驻美使馆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N];人民日报;2006年

9 陆文伟;孙中山精神:香山文化之“魂”[N];中山日报;2006年

10 钟晓燕;研究孙中山应注意做好四个结合[N];中山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佳余;近代东北开埠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蒋功成;优生学的传播与中国近代的婚育观念[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谢辉;陈琪与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D];浙江大学;2005年

4 毕苑;中国近代教科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杨勇;近代江南典当业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聂长久;中国早期民粹主义政治思想研究(1907-1927)[D];吉林大学;2008年

7 戴建兵;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1890-1935)[D];复旦大学;2003年

8 龚咏梅;“脱胎换骨”的近代中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秦其文;近代中国企业的广告促销研究[D];南开大学;2005年

10 王鑫磊;近代中国社会代际关系的历史考察[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丽娟;试论孙中山的三农思想[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2 卢庆雷;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产生与发展[D];山东大学;2006年

3 苏晓龙;孙中山与毛泽东现代化思想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4 张慧卿;闽南护法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卓;孙中山民生主义浅议[D];吉林大学;2008年

6 吴坡;孙中山民权主义的渊源和成因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熊肖;孙中山的国防科技思想[D];山西大学;2006年

8 张晓杰;孙中山的行政发展思想述论[D];东北大学;2006年

9 柏杨;孙中山人才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牛丽霞;孙中山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008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008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d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