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产力的性质及其评价
[Abstract]:Based on the classical exposition of Marx and Engels, this paper proves that productivity has four basic properties: value, nature, sociality and dynamics. The evaluation of "productive forces in socialist society" should have four aspects: adaptability, ecology, people and development. In fact, this paper also puts forward a new idea of evalu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F01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成斌;;论生产力发展中的社会心理因素[J];生产力研究;2008年20期
2 马元斌;;论生产力低代价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J];科学社会主义;2009年04期
3 郑邦才;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是什么?[J];社会科学;1982年02期
4 王能昌;;试论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5 陈华孝;;生产力标准是价值标准与真理标准的辩证统一[J];理论建设;1989年02期
6 朱荣英;;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革命性质及其当代意义[J];青海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7 龙飞;戴昌钧;原道谋;;论生产力的生产率测评制度缺陷与改进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6年09期
8 娜仁其木格;;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9 陈尚伟;;论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差异与实现统一之道[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10 赵洪亮;;对生产力标准的辩证理解——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唐艳妹;;统筹城乡发展的哲学底蕴——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胡钧;;第三讲 历史唯物论还是“自由选择论”?[A];学习历史唯物论二十讲[C];2004年
3 梁柱;;第十八讲 怎样理解“自由人联合体”这个命题?[A];学习历史唯物论二十讲[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伟平;信息时代唯物史观的新发展[N];浙江日报;2007年
2 记者 刘丽娜 张艾阳;世界生产力大会举行分组论坛[N];辽宁日报;2006年
3 曾淑花;哲学中心转向意味着什么?[N];中山日报;2008年
4 本报评论员;追求科学持续地发展生产力[N];沈阳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佟丽春;在经济全球化中追求科学持续地发展生产力[N];中国信息报;2006年
6 记者 高爽 张艾阳 刘丽娜;第14届世界生产力大会在沈阳召开[N];辽宁日报;2006年
7 王新红;生产力发展促等级观念淡化[N];中山日报;2008年
8 记者 邱竞;第14届世界生产力大会在沈阳举行[N];中国包装报;2006年
9 世科;吴英:对唯物史观基本解释模式的重新解读[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10 庞元正;创新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大课题[N];人民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力;创新实践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2 刘士文;创新实践社会发展动力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3 孔伟;信息技术视域中的社会生产方式[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牛献忠;人的建设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李华荣;柯亨技术批判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朋光;人文生产力刍论[D];西南大学;2010年
2 张改萍;智能化生产力对人的自由发展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陈琳;论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哲学意蕴[D];辽宁大学;2011年
4 潘亚军;人学视域中的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5 王莉莉;论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6 张贞红;浅析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7 李六军;现代科学技术背景下人的全面发展研究[D];延安大学;2009年
8 张均德;论马克思的实践生产力观[D];西南大学;2007年
9 陈静;中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哲学依据[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10 赵永杰;科学发展观的生产力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135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13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