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北京市主要行业碳足迹测算分析
[Abstract]:The changes of total carbon footprint in Beijing in recent ten years were analyzed. It is found that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Beijing has been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in the past ten years, while the per capita carbon footprint has experienced the process of increasing from high speed to decreasing slowly. From the analysis of industry carbon footprint, the main industries such as manufacturing, living consumption, transportation and so on contribute to Beijing's carbon footprint. Finally,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rom the angle of main industries, such as making low carbon standard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lanning green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 Beijing, advocating low carbon life of residents and so on.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132012)
【分类号】:X1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彦云,张明倩;北京市制造业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2 柴彦威;肖作鹏;刘志林;;居民家庭日常出行碳排放的发生机制与调控策略——以北京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2年02期
3 王微;林剑艺;崔胜辉;吝涛;;碳足迹分析方法研究综述[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07期
4 彭传圣;;港口生产能耗和排放计算问题研究[J];港口装卸;2011年06期
5 刘红光;范晓梅;刘卫东;;城市活动碳足迹计量及其对城市规划的启示——以北京市为例[J];城市规划;2012年10期
6 赵敏;张卫国;俞立中;;上海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9年08期
7 罗运阔;周亮梅;朱美英;;碳足迹解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林剑艺;孟凡鑫;崔胜辉;于洋;赵胜男;;城市能源利用碳足迹分析——以厦门市为例[J];生态学报;2012年12期
9 朱远程;张士杰;;基于STIRPAT模型的北京地区经济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J];特区经济;2012年01期
10 叶震;;中国居民消费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基于碳排放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姝;曾令强;沈一;;新型生态建筑设计探析——以植物建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2 李玉民;熊育伟;;基于碳排放最小化的低碳物流园区实施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3 许洁;巨杨妮;王文明;张新昌;;废纸再生缓冲发泡材料的碳足迹及碳减排[J];包装学报;2011年03期
4 邵帅;杨莉莉;曹建华;;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基于STIRPAT模型的上海分行业动态面板数据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11期
5 李晨晨;徐峰林;刘聪;;工业企业碳排放及其会计处理探析——以徐州市为例[J];财会通讯;2011年22期
6 邹永广;;旅游景区碳足迹测算及其对环境影响[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7 赵建林;;石家庄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的“脱钩”关系研究[J];当代经济;2012年05期
8 张海玲;张宏;;日韩两国建立碳足迹标签制度的共同经验及启示[J];东北亚论坛;2012年02期
9 王君章;方恺;;基于来源多样性特征的中国电力碳足迹估算[J];电力学报;2012年02期
10 张乐勤;陈素平;荣慧芳;许信旺;;基于IPAT模型的安徽省不同情景碳排放趋势测度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欣;程久苗;;基于土地利用结构的芜湖市碳排放效应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赵彦云;程红莉;付文静;;首都产业结构高端化研究——基于与韩国、日本的比较[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3 苏明;蔡国顺;范艳;安璐;;贵州省装备制造业竞争能力研究[A];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论文选编(2005-2008)[C];2009年
4 周杨;许振成;简韬;王俊能;;城市能源活动碳足迹初探——以广州市为例[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5 吴国华;张春玲;;基于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估算[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杨芬;;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处理探析[A];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闫祯;李飞;徐礼来;崔胜辉;;城市居住建筑碳足迹与节能潜力分析——以厦门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住房建设与社区规划)[C];2012年
8 吴振信;石佳;;基于STIRPAT和GM(1,1)模型的北京能源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及趋势预测[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2年
9 赵先贵;肖玲;郝高建;高利峰;戴兵;;陕西省铜川市碳足迹动态分析[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3年
10 汪浩;陈操操;刘春兰;;碳排放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分析[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宇;我国产业低碳化经济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夏艳清;中国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徐小明;吉林西部水田土壤碳库时空模拟及水稻生产的碳足迹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汤晓莉;郑州市经济转型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杨慧;基于能值分析的植物生物质能评价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邱红;以低碳为导向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卢娜;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8 杨丽萍;个人碳消费的外部性和可选择的治理方式[D];辽宁大学;2011年
9 郝华;吉林省制造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郑健壮;基于资源整合理论的制造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秀花;福建省森林碳储量的区域分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迷影;面向企业低碳制造的若干信息服务技术[D];浙江大学;2011年
3 吴彼爱;河南省低碳发展水平时空差异与碳排放驱动力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4 谢桂敏;我国低碳旅游发展模式及运行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乐融融;建设项目碳排放影响评价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孟美文;碳足迹分析在电力企业节能减排中的应用[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李武;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崔巍平;新疆低碳经济发展情景分析与对策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9 孙宇飞;城市碳排放清单及其相关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10 赵倩;上海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江玲;岳超;王少鹏;方精云;;1850—2008年中国及世界主要国家的碳排放——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Ⅰ[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2 岳超;胡雪洋;贺灿飞;朱江玲;王少鹏;方精云;;1995—2007年我国省区碳排放及碳强度的分析——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Ⅲ[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3 岳超;王少鹏;朱江玲;方精云;;2050年中国碳排放量的情景预测——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Ⅳ[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4 陈庆;周敬宣;李湘梅;肖人彬;;基于STIRPAT模型的武汉市环境影响驱动力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S1期
5 邵帅;杨莉莉;曹建华;;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基于STIRPAT模型的上海分行业动态面板数据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11期
6 冯晓静;;利用可再生资源减少“碳足迹”[J];中华纸业;2009年18期
7 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4期
8 戴星翼;陈红敏;;城市功能与低碳化关系的几个层面[J];城市观察;2010年02期
9 仇保兴;;第三次城市化浪潮中的中国范例——中国快速城市化的特点、问题与对策[J];城市规划;2007年06期
10 叶祖达;;低碳城市规划建设:成本效益分析[J];城市规划;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柴彦威;肖作鹏;张艳;;中国城市空间组织高碳化的形成、特征及调控路径[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琴;曲建升;曾静静;;生存碳排放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J];开发研究;2010年01期
2 韩艳莉;陈克龙;陈英玉;苏茂新;陈亮;;1999~2008年青海省碳足迹动态变化研究[J];生态经济;2011年02期
3 赵春芝;蒋荃;马丽萍;;建材行业开展碳足迹认证的探讨[J];中国建材科技;2010年S2期
4 余运俊;王润;孙艳伟;刘文娟;庄小四;;建立中国碳标签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S2期
5 王彦佳;;实践低碳经济:兼顾GDP创造和CO_2排放[J];WTO经济导刊;2010年02期
6 王毅刚;葛兴安;邵诗洋;;双特碳交易试点如何做?[J];环境经济;2011年05期
7 楚春礼;郭彩霞;鞠美庭;王雁南;;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年08期
8 陈广玉;;美国碳排放强度及其启示[J];能源与环境;2011年03期
9 全球变化与经济发展项目课题组;美国温室气体减排新方案及其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08期
10 李莉;;上海市能源CO_2排放及节能减排的减碳效果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展展;;各国碳足迹评估工作概览及其启示[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2 张卫;王征;;中国船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测算及减排机制研究[A];中国科协2009年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活动月——海上污染防治及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赵杰;张圆;李莉;;浅谈清洁发展机制在畜禽粪便污染治理中的应用[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肖显静;;中国城市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措施和社会障碍分析——以北京市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5 宋燕;黄曼雪;;企业温室气体排放评价与管理的标准化初探[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6 杨兴;;刍议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及其气候变化政策的基本取向[A];2006年湖南社科联学科前沿问题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何玮;;水泥行业温室气体减排CDM项目合作计划简介[A];2006年水泥技术大会暨第八届全国水泥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林啸;刘敏;侯立军;汪青;程书波;;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特征[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王t熺,
本文编号:24137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13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