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中国道路的争议与新古典经济学的迷思

发布时间:2019-01-27 16:55
【摘要】:中国模式是否存在的辩论,涉及到经济学基本范式之间的对话。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思维本质是静态的、维持现状的西方经济学理论。要理解中国发展的历史道路,必须要用历史的和全球的视野以及演化论的方法。复杂科学的应用开辟了综合各派经济学成果的道路。本文具体分析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和华盛顿共识的局限,比较了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发展道路,为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提出新的研究方向。
[Abstract]:The debate over the existence of the Chinese model involves a dialogue between the basic paradigms of economics. The essence of equilibrium thinking in neoclassical economics is static, maintaining the status quo of western economic theo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historical path of China's development, we must use historical and global perspectives and evolutionary methods. The application of complex science has opened the way of synthesizing the achievements of various economic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imitations of neoclassical economics theory and Washington consensus, compares the development path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and puts forward a new research direction for understanding the experience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新政治经济学中心;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分类号】:F09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平;;劳动分工的起源和制约——从斯密困境到广义斯密原理[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林辉;;论金融发展和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J];当代经济研究;2007年08期

2 程志强;海瑞与张居正比较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卢荣善;市场经济制度: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顾克勇,王定云;讥切时弊,独树一帜——论时事小说创作特色之一[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张彩虹;林业产业结构转换与林区经济发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0年04期

6 张桂芳;村级财务问题分析——李村个案调查[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郑亚莉;簇群经济研究综述[J];当代财经;2004年01期

8 孙长远,孙仲连;调整产业结构是实现地矿部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1997年03期

9 胡兆量;尹俊骅;庄一民;;关于我国经济的地区差异问题[J];地理科学;1982年01期

10 刘再兴;;关于地区生产布局问题的探讨[J];地理科学;198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语和;中国礼治与西方法治之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2 阳昌寿;区域主导产业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3 陈永红;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4 范世涛;技术创新的制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5 肖文韬;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经济安全问题与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6 王岳平;开放条件下的工业结构升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朱海燕;明清易代与话本小说的变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张伟;“新经济”与中国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9 杜金沛;高新技术经济发展:技术、制度与资本的耦合[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10 王大超;转型期中国城乡反贫困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爽;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问题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2 苏腾;广西支柱产业分析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郎茂锋;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认识[D];浙江大学;2002年

4 张玉哲;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统计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5 陈亚杰;阶级斗争扩大化觅踪[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宏;临洮县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02年

7 白浩;阉割与狂欢[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马炜;徐渭书法风格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陈懋;孔子法思想解读[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10 刘婧;论李东阳的政治活动[D];黑龙江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平;;劳动分工的起源和制约——从斯密困境到广义斯密原理[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卫兴华;;近年来有社会影响的经济理论新观点[J];人民论坛;2011年02期

2 贺志刚;;且慢,中国模式[J];IT经理世界;2010年Z1期

3 燕继荣;;“中国模式”的学术辨析[J];探索与争鸣;2010年12期

4 卫兴华;杨伟鲁;;对近年来三个重要经济理论新观点的评述[J];红旗文稿;2011年02期

5 周建波;杜浩然;;中国经济思想研究的创新与发展——“首届中国经济思想论坛”综述[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杨慧;;近20年国外马克思主义几个热点问题研究综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7 ;生活·悦读[J];上海国资;2010年11期

8 徐则荣;;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模式——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8次研讨会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10期

9 冯杨,周呈奇;市场秩序与政府干预——哈耶克的解读及其对新古典的批判[J];南开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10 杨永华;胡冬洁;诸大建;;新古典框架下的循环经济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兵;;纵向一体化:理论和经验研究的前沿综述[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2 张衔;庄志晖;;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批评:一个理论述评[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3 刘凤义;;资本主义多样性研究的方法论探讨——新古典经济学、演化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比较[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4 苏雪串;;西方收入分配理论评析[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程伟礼;;后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资本文明极限[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6 杨光;;致词——在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3次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7 姚宇;;基于组织要素的新古典经济学资本悖论新解[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李仙娥;王萍;;马克思和凯恩斯对“危机成因”的分析比较及启示——兼谈对“萨伊定律”的批判[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毓云;;资源环境E-生态E-经济E系统——3E系统理论[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10 柯华庆;;科斯命题的逻辑视角[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采访人 谢迪南 商报记者 受访人 奈斯比特 多丽丝;希望构建中西方沟通的桥梁[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2 贾根良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从新古典经济学教条中解放出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张晓晶;美国次贷危机挑战新古典经济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4 左大培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构建中国特色的经济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龚刚 南开大学当代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第三种声音:金融海啸对经济学理论的冲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谷亚光;统筹兼顾:60年来的一条重要经验[N];中国改革报;2009年

7 吴宇晖 佟训舟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货币可能导致实体经济不稳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方方;为了使“下次危机”不会更糟[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9 潘启雯;风靡全球的“中国故事”[N];工人日报;2010年

10 卢菁;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见风使舵”[N];中国证券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汉全;新古典经济学价值理论批判[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2 张翼飞;城市内河生态系统服务的意愿价值评估[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智;创新理论与政策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2 杜哓雪;从非主流经济学看西方经济学的发展[D];山东大学;2011年

3 杨哲;广义竞争的分析纲领[D];山东大学;2010年

4 纪操;诺斯、巴泽尔关于国家理论思想的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黄觅;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樊森林;奥地利经济学派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7 金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比较论域的思考[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8 罗进华;交易费用理论比较分析[D];湖南大学;2002年

9 孙斐;演化范式下中国自主创新导向型公共科技管理制度及框架思路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孔令润;哈耶克与凯恩斯的论争及启示[D];云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164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164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6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