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区域主义与国际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2019-02-09 19:20
【摘要】:当下区域一体化或区域化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经济的重要现象,区域相互依赖的加深以及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区域主义政治经济视角的拓展。笔者认为区域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有助于重点考察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意义以及政治效应、经济与政治互动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影响等内容。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与批判理论四种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视角构成了区域主义研究的分析框架。区域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并不能够仅仅局限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科,应该涉及更广泛的政治经济学,进而在分析性折中主义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历史比较研究。
[Abstract]:Nowadays, regional integration or regionaliz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henomenon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economy. The deepening of regional interdepende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ism political and economic perspective.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political economics method of regionalism is helpful to study the economic significance and political effect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economic and political interac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Realism, liberalism, constructivism and critical theory constitute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regionalism. The regional political economic analysis should not be limited to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isciplines, but should involve a wider range of political economics, and then the historical comparative study should be carried out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tical eclectic method.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基金】:中央财经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资助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0-0;F061.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许坚,张二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新政治经济学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李松东;论WTO框架下与贸易有关的人权保护问题[J];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07期

3 庞中英;开放式的自主发展:对英国国际关系理论的一项观察——思考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方向[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6期

4 袁鹏;伊拉克战争与世界政治主要矛盾[J];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佘云霞;国际劳工标准:演变与争议[D];外交学院;2005年

2 曾路;广东区位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3 孟凡东;东亚现代化研究的经济文化史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卢志渊;市场缺失与冷战时期的经互会[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徐长春;国际政治的逻辑[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6 陈廷根;东亚经济一体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7 王勇辉;东亚货币合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7年

8 彭述华;东亚经济一体化主导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9 程永林;区域整合、制度绩效与利益协调[D];暨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沂;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先才;联合国维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帅刚;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思想[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宋学丛;国际贸易政策的利益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5 张微微;东北亚地区的合作:一种制度理论视角的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6 康健;21世纪初中国与东盟的睦邻合作关系[D];吉林大学;2005年

7 潘吉平;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廖新年;卢武铉政府外交政策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9 叶华;西方七国集团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许亮;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韩经济政治关系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朱景鹏;区域主义理论基础与相关学说[J];国际政治研究;2000年01期

2 王正毅;;超越“吉尔平式”的国际政治经济学——1990年代以来IPE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新;席艳乐;;国际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11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白云真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跨学科性与批判性:《国际政治经济学评论》的学术定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陈钦霞;区域经济一体化 迅猛发展[N];国际经贸消息;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俊杰;国际政治经济学范式论[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薛亚梅;罗伯特·吉尔平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文荣;区域公共管理视阈下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193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193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6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