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非点源排污权交易分析与机制研究
【图文】:
的排污权交易可以通过农户间化肥农药使用权的交易来实现。假设某一区域内有两个农户A和B,A、B有不同的单位土地边际收益曲线UA(e)和UB(e),e为农户投入的化肥农药等多种化学生产资料的矢量集,如图1所示。e是由化肥、农药等的价格及其实现的农作物增产边际收益决定的,在政府不实施干预的条件下,设农户A和B的单位土地的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eAmax和eBmax,此时农户种植作物的边际收益等于其边际成本。图1化肥施用量与农户收益关系为降低区域内污染物排放量,政府对单位土地上化肥农药的施用权实施了限定,并允许农户转让其持有的化肥农药使用权。设政府限定单位土地化肥农药的施用量为ec,农户A、B的收益WA和WB可分别表述为:WA=∫eca=0uA(a),WB=∫eca=0uB(a)在区域内的农户都能遵守政府规定的情况下,除非能通过其它方法获得额外的化肥农药使用权,否则农户A、B必须将化肥农药的施用量消减为ec。从图1可以看出,对农户A而言,如果能以低于边际收益的价格购买到农药化肥使用权,就能增加其收益;对农户B而言,如果能以高于边际收益的价格出售其农药化肥使用权,,也可以增加其收益。假定农户A以pe的价格(不考虑交易成本)向农户B购买数量为ef的农药化肥使用权,交易实施后,农户A的收益wfA和农户B的收益wfB可表述为:WfA=∫e+efa=0uA(a)-peef,WfB=∫e-efa=0uB(a)+peef从图1和农户收益公式可以看出,只要农户间的边际收益不同,农户A和B就能以介于uA(e+ef)和uB(e-ef)之间的价格进行交易,并使双方获利。而当pe=uA(e+ef)=uB(e-ef),即交易价格等于双方边际收益时,农户A和B均能?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曹明德;排污权交易制度探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胡保卫;李怀恩;;农业非点源污染环境补偿机制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9年03期
3 茅于轼;美国政府的环境保护政策[J];美国研究;1990年02期
4 郭鸿鹏;朱静雅;杨印生;;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农业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5 张郁;;基于排污权银行的太湖流域排污权交易模式探讨[J];水资源保护;2009年03期
6 吴健,马中;科斯定理对排污权交易政策的理论贡献[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马中,Dan Dudek,吴健,张建宇,刘淑琴;论总量控制与排污权交易[J];中国环境科学;2002年01期
8 李寿德,程少川,柯大钢;我国组建排污权交易市场问题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0年08期
9 陈晓荣;排污权交易——解决外部不经济问题的一个新思路[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宏伟;余钟波;崔广柏;;太湖地区小流域水文过程对氮素迁移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8期
2 赵永宏;邓祥征;战金艳;何连生;鲁奇;;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与控制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3 潘如玉;陈晶;袁静;楼康怡;贾彤辉;丁恩俊;谢德体;;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及其控制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3期
4 杨勇;陈颖;张晓兰;宋兵魁;孙春元;王文美;张圆;;农村非点源污染防治模式研究——以天津市宁河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7期
5 范良千;陈凤辉;;基于AHP法的农业非点源负荷总量分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8期
6 吕川;陈明辉;马继力;齐琳;;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吉林省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现状评价[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5期
7 叶兴平;张玉超;;TMDL计划在污染物总量控制中的应用初探[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8期
8 肖伟;魏庆琦;;基于共词分析的国内排污权交易理论研究现状探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7期
9 宋露;南灵;;排污权交易市场中政府角色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5期
10 孙韬;张宏伟;孟祥明;王媛;;“二级分配”方法在天津市水环境容量分配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梦华;俞双恩;丁继辉;;控制排水条件下稻田水氮磷流失环境效应的研究[A];土肥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仇永胜;黄环;;美国水污染防治立法研究[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3 王征;;论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交易制度[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4 朱清;;论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构建[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5 谭柏平;;论排污权交易制度对促进我国钢铁工业生态化的积极作用[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洪涛;曾鸿鹄;闭建红;;关于排污权交易若干问题的思考[A];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华南青年地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张飚;唐伟捷;;谈环境管理的新制度——排污权交易[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8 董超;;浅议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法律制度[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9 田密;孙晓宁;;试析排污权交易在火电行业的应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10 张向前;马勇光;李建华;;论实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与排污权交易[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涛;农村环境管理权均衡配置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黄宇健;影响中国排污权市场交易意愿因素的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3 邱松;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金京淑;中国农业生态补偿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饶从军;可分离物品拍卖与污染物排放量的免费分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金帅;基于计算实验的排污权交易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刘婧;基于强度减排的我国碳交易市场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白洋;渔业配额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吕凯;外部因素对企业环保行为的影响及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胡元聪;外部性问题解决的经济法进路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席亚军;我国排污权交易对市场结构影响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志平;浙江省印染业节能减排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瑜婷;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建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巫锡平;中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贾琳;基于复杂网络的海洋排污权配置及其交易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冯辉;论长株潭城市群排污权交易的障碍与法律对策[D];湘潭大学;2010年
7 言彦;公共资源交易问题—碳排放权交易系统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8 郭银霞;论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杨芳纳;环境资源“公共悲剧”的控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董国军;排污权交易制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萍萍,闫艳春;微生物农药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2 陈文英,毛致伟,沈万斌,孙述海;农业非点源污染环境影响及防治[J];北方环境;2005年02期
3 李海雯;陈振楼;王军;史贵涛;;基于GIS的水环境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3期
4 何强,王增欣,李惠鹏;地理信息系统(GIS)在非点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J];重庆环境科学;2001年01期
5 蒋茂贵,方芳,望志方;MCR技术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1年S1期
6 黄桂琴;论排污权交易制度[J];河北学刊;2003年03期
7 唐莲,白丹;农业活动非点源污染与水环境恶化[J];环境保护;2003年03期
8 程远,吴敏辉;排污权市场交易理论研究[J];环境保护;1998年03期
9 肖波;环境影响评价分析[J];环境导报;1999年02期
10 萧聚武,陆建飞,陈秋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J];环境导报;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纪辉;赖格英;;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2 郭鸿鹏;朱静雅;杨印生;;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及管理措施研究[J];生态经济;2008年06期
3 李寿德,程少川,柯大钢;我国组建排污权交易市场问题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0年08期
4 杨展里;中国排污权交易的可行性研究[J];环境保护;2001年04期
5 彭峰;排污权交易法律问题探讨[J];重庆环境科学;2003年11期
6 施敏;建立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框架的探讨[J];上海环境科学;2003年09期
7 李寿德;排污权交易的条件、功能与存在的问题探析[J];科研管理;2003年06期
8 秦丽杰,孙敏,邱红;排污权交易与生态城市建设[J];经济地理;2004年03期
9 姜帆 ,柴骥程 ,徐寿松;排污权交易:一块美味而难咽的“奶酷”[J];华人时刊;2005年Z1期
10 牟发章;;湖北省造纸等企业排污权交易市场活跃[J];纸和造纸;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婕;成钢;贾婷;;山西省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2 蒋秋静;;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比例系数的研究及应用[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3 王红宇;梁维华;白文娟;;二氧化硫总量控制与排污权交易[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4 徐斌;;巢湖流域点源污染排污权交易试点初探[A];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刘妍;;松花江流域水污染灾害防御的排污权交易探讨[A];寒区水资源研究[C];2008年
6 邹一雄;邵东国;;美国水质交易对河湖排污管理的启示[A];河湖水生态水环境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郝明亮;冯海波;万宝春;赵宪伟;;省域流域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情景分析与政策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8 王洪涛;曾鸿鹄;闭建红;;关于排污权交易若干问题的思考[A];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华南青年地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邸永召;;排污权交易及其配套制度思考[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10 闫小辉;;排污权交易是推进污染减排的有效途径[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上)[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小雪;排污权交易能否成环境治理润滑剂[N];中国改革报;2005年
2 武汉大学商学院 郑君君 杨芳;“排污权交易”的困境与突围[N];光明日报;2005年
3 姜帆 柴骥程 徐寿松;长三角启动中国排污权交易[N];河北经济日报;2005年
4 李耀东 刘何健;排污权交易:让市场之手推动企业治污[N];江苏科技报;2005年
5 姜帆 柴骥程 徐寿松;长三角启动排污权交易[N];民营经济报;2005年
6 李飞 傅建伟;抓紧制定排污权交易配套政策[N];中国环境报;2009年
7 本报见习记者 李玉芳 闫艳 记者 高杰;江苏搭建排污权交易平台[N];中国环境报;2009年
8 记者 李新龙 通讯员 余桃晶;排污权交易竞价节节高[N];湖北日报;2009年
9 本报评论记者 胡金波;排污权交易的风向标意义[N];嘉兴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李江涛 通讯员 赵亚虹 实习生 孙会婷;排污权交易:一买一卖“描绘”碧水蓝天[N];洛阳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丽;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排污权交易有效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陈勇;陕西省农业非点源污染评价与控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金帅;基于计算实验的排污权交易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胡妍斌;排污权交易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李强坤;青铜峡灌区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及控制措施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6 段华平;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区划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7 赵惊涛;排污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张秋玲;基于SWAT模型的平原区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余炜敏;三峡库区农业非点源污染及其模型模拟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10 张蔚文;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与管理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甜;论排污权基础理论重构及其路径[D];山东大学;2010年
2 王岚;国际排污权交易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孟平;美国排污权交易——理论、实践以及对中国的启示[D];复旦大学;2010年
4 席亚军;我国排污权交易对市场结构影响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冯辉;论长株潭城市群排污权交易的障碍与法律对策[D];湘潭大学;2010年
6 黄沐辉;论排污权交易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7 朱敏;排污权交易的会计核算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秀芝;关于我国排污权交易问题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9 陈红飞;排污权交易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10 蒋亚娟;排污权交易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660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566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