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财富观及其当代意义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的财富观及其当代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人类历史就是人们不断创造、获取和享用财富的历史。不同的时代,,人们对财富的本质、形态、源泉、享用等形成了不同的观念,呈现出不同的财富观,从而进一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价值取向、生存方式以及社会发展的方向、模式。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市场的形成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条件去追求和创造财富,但与此同时大量财富异化现象的生成与发展,极大地侵蚀着人们科学的财富观念,影响着社会的转型升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财富观的研究成为近年来唯物史观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利用分析与综合法、比较分析法,深入解读马克思的财富观。首先对马克思的财富概念进行了梳理和界定,在此基础上对财富的源泉、价值以及财富的异化等基本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结合当代社会经济实践和人的发展充分阐述了马克思财富观的当代意义。本研究无疑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奠定更加丰厚的学理基础,对人们如何树立科学的财富观、社会如何科学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观点,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马克思在批判和继承重商主义学者威廉·配第的货币财富观、自由市场经济学派的亚当·斯密的商品财富观、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的财富观以及空想社会主义学者财富观的的基础上,指出财富是劳动实践创造出来的、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一切文明成果,这一内涵界定揭示出了财富为人的本质特性。财富是人的需要、自然界、劳动实践综合作用的产物,其中人的需要是财富产生的最初动因,自然界是财富产生的初始源泉,劳动是财富长生的根本性要素,科学技术日渐成为财富增长的关键因素。马克思关于财富源泉的分析进一步阐释了“财富的人的主体性”本质,充分论证了财富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财富不仅是维护人生存的必要条件,还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马克思关于财富价值的分析,使人们对财富的追求由创造、享用跃升到了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高度,更加深刻凸显了财富观的丰富人学意蕴。同时,马克思敏锐的意识到“劳动者创造的财富没有用于劳动者自身能力的提升,劳动产品变成了异己的、统治着他的对象。劳动过程也没有使得劳动者实现自身的发展,劳动成为外在的东西,反过来制约工人的自身发展,非但没提升反而贬损人的价值”这一财富异化现象,这根源于为生产而生产的狭隘目的,扬弃财富异化的根本路径在于充分把握财富创造、获取和享用的主体性向度。 关于马克思财富观人学意蕴的深刻揭示,特别是关于财富异化表现、成因及其扬弃的分析是本研究的新意所在。对马克思的财富观深入解读,在理论上改进了财富观的传统认知,凸显了财富观人学内涵,拓展、深化了唯物史观研究视阈;在实践上有利于引导人们实现多维度的富有,启示社会完善财富的分配制度,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 财富观 财富源泉 财富价值 财富异化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1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7
-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1
- 1.1.1 课题的提出10-11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
- 1.2 国内外对马克思财富观的研究现状及分析11-15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2-14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14-15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15-17
- 1.3.1 主要研究内容15
- 1.3.2 主要研究方法15-17
- 第2章 马克思财富观的概念及理论背景17-25
- 2.1 马克思财富观概念的基本内涵17-21
- 2.1.1 财富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客体17-19
- 2.1.2 财富是人劳动实践的产物19-20
- 2.1.3 财富形式的丰富性20-21
- 2.2 马克思财富观的理论渊源21-23
- 2.2.1 西方古典经济学的财富概念21-22
- 2.2.2 黑格尔的财富理论22-23
- 2.2.3 空想社会主义的财富观23
- 2.3 马克思财富观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23-24
- 2.4 本章小结24-25
- 第3章 马克思财富观的基本内容25-33
- 3.1 财富的源泉25-28
- 3.1.1 人的需要是财富产生的最初动因25-26
- 3.1.2 自然界是财富产生的初始源泉26-27
- 3.1.3 劳动是社会财富产生的根本性要素27-28
- 3.1.4 科学技术是财富增长的关键因素28
- 3.2 财富的价值28-31
- 3.2.1 财富是维护人的生存的必要条件28-29
- 3.2.2 财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9-31
- 3.3 财富的异化31-32
- 3.3.1 财富异化的表现31
- 3.3.2 财富异化的成因31-32
- 3.3.3 财富异化的扬弃32
- 3.4 本章小结32-33
- 第4章 马克思财富观对当代的指导意义33-39
- 4.1 理论意义33-36
- 4.1.1 丰富了财富观的基本内容33-34
- 4.1.2 凸显了财富观的人学意蕴34-36
- 4.2 实践意义36-38
- 4.2.1 有利于转变传统的财富观念36-37
- 4.2.2 有利于完善财富分配制度37-38
- 4.3 本章小结38-39
- 结论39-41
- 参考文献41-4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44-46
- 致谢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品荣;;呼唤新财富观[J];法人杂志;2007年09期
2 ;共产党人的财富观[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2007年09期
3 ;我们需要怎样的财富观[J];石油政工研究;2003年06期
4 赵骏;论青少年健康财富观的培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3年05期
5 文侃;;对当前我国公众社会主义财富观的调查研究[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6 蔡富;;少有“铜臭味”的财富观[J];中国工会财会;2010年09期
7 郑婷;;活出梦想、爱和勇气——80后的财富观[J];绿色中国;2010年04期
8 毛新;;科学财富观的构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实践意义[J];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04期
9 周国平;;正确的财富观[J];民主与科学;2013年05期
10 林小满;;财富观,变!变!变!——记改革开放30年[J];厦门航空;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汪丽;;中俄财富观之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赵茂林;;财富观的演进及对构建科学财富观的启示[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C];2012年
3 鞠国华;;论以科学财富观构建和谐社会[A];政府改革与行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杨泽泉;;孔孟的财富观及其现实意义[A];孔学研究(第十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五次暨海峡两岸第八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盟政协文史委;关于树立牧民正确财富观的调查与思考[N];锡林郭勒日报;2007年
2 可及;那些智慧闪耀的财富观[N];经济日报;2013年
3 思敬;那些智慧闪耀的财富观[N];经济日报;2013年
4 顾德宁;好啊,新健康财富观[N];新华日报;2013年
5 ;重塑财富观[N];北京日报;2005年
6 王 雯;当今人们需要怎样的财富观[N];经济日报;2004年
7 ;财富观与公信力决定慈善事业兴衰[N];人民政协报;2005年
8 民建中央副主席、北京市政协副主席 朱相远;树立现代财富观[N];人民日报;2006年
9 章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财富观[N];湘声报;2007年
10 第二届中国阳光财富论坛组委会主任 检察日报社社长 张本才;阳光财富观的核心是社会责任[N];检察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芳;独立学院大学生财富观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2 颜娟娟;孔子财富观及对当代大学生财富观培养的现实启示[D];华侨大学;2016年
3 杨慧;马克思的财富观及其当代意义[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4 詹小琦;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财富观的构建[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5 谢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财富观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梁力;马克思人本财富观的当代诠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7 李慧;财富观的伦理解读[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文博;马克思财富观的人性基础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9 刘小瑜;当代大学生财富观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3年
10 白云莉;90后大学生财富观[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的财富观及其当代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45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84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