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贸易中水污染物与增加值的虚拟转移及其环境不平等测度
发布时间:2021-10-25 01:42
关注跨省贸易中经济收益与环境成本的不平等性对于完善消费端责任原则以及更公平地分配污染治理责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水污染物排放为例,使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追踪了由于最终消费导致的水污染物和增加值的跨省转移,并量化其环境不平等程度。结果表明:各省份水污染物排放强度差异较大,农业部门相比工业部门占据了更多的水污染物排放量。山东、江苏、广东等发达省份倾向于保留增加值而将水污染物外包给其他省份,宁夏、青海等欠发达省份则与之相反。水污染物与增加值的空间转移特征表现为发达省份与周边省份的流动以及向欠发达省份的远距离传输。此外,根据环境不平等测度结果,可将转移模式划分为环境受损经济受益型、环境受益经济受损型、环境经济双受益型、环境经济双受损型四类。基于此,本文建议应开展跨省份、跨行业的水污染物排放权交易试点,政府在跨省份水污染治理中可施行分类分级管控与精准施策。
【文章来源】:环境经济研究. 2020,5(02)
【文章页数】:16 页
【部分图文】:
2012年跨省贸易中水污染物和增加值虚拟转移量在省份一级汇总
我国30个省份的跨省贸易共形成435条贸易链路,其中第一、三象限分别落入104条、28条链路,第二、四象限分别落入190条、113条链路(如图2所示)。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三象限中的贸易链路表现为水污染物和增加值的同向流动:第一象限中贸易链路的水污染物和增加值均处于净流入状态,这意味着链路上的出口省份在环境上受损但经济上受益,如北京-湖北,宁夏-新疆两条贸易链路中,出口省份北京和宁夏在环境上处于不利地位但经济上处于优势地位;第三象限中贸易链路的水污染物和增加值均处于净流出状态,这意味着链路上的出口省份在环境上受益但经济上受损,如河北-上海,河北-广东两条贸易链路中,出口省份河北在环境上处于优势地位但经济上处于不利地位。此外,第二、四象限中的贸易链路表现为水污染物和增加值的异向流动:第二象限中的贸易链路净流出水污染物的同时净流入增加值,这意味着链路上的出口省份环境、经济两方面均受益,如广东-宁夏,福建-江西两条贸易链路中,出口省份广东和福建在环境、经济上均处于优势地位;第四象限中的贸易链路净流入水污染物的同时净流出增加值,这意味着链路上的出口省份在环境、经济两个方面均受损失,如江西-广东,安徽-广东两条贸易链路中,出口省份江西和安徽在环境、经济上均处于不利地位。因而我们认为二、四象限中的贸易行为比一、三象限中的贸易行为更具环境不平等性,约占总链路数量的69.65%,且第四象限中贸易链路的环境不平等程度高于第二象限。还需要强调的是,二、四象限中列举的四条贸易链路为发达省份-欠发达省份和欠发达省份-发达省份类型,然而环境不平等程度较大的链路不仅只发生在发达省份与欠发达省份间,还会发生在欠发达省份之间,如第二象限中的贵州-甘肃(REI=8.58),海南-青海(REI=2.82)等。第四象限水污染物和增加值的转移特征与模式4相对应,其REI测算结果如表5所示。第1-69号贸易链路的REI均大于1,其中REI较大的贸易链路为北京-浙江,重庆-云南,江西-广西,吉林-陕西,安徽-湖南等,数据显示北京、重庆、江西、吉林、安徽分别从浙江、云南、广西、陕西、湖南的水污染物净流入量较多但向后者净流出的增加值量较少,这导致其REI较大。第70-113号贸易链路的REI均小于1,其中REI较小的贸易链路为山西-福建,上海-河南,黑龙江-江苏,内蒙古-安徽,浙江-山东等,数据显示山西、上海、黑龙江、内蒙古、浙江分别从福建、河南、江苏、安徽、山东的水污染物净流入量较少但向后者净流出的增加值量较多,这导致其REI较小。因此,在一个象限内部,位于REI两端的链路比中间链路具有更强的环境不平等性,REI与环境不平等程度存在“V字型”而不是“直线型”关系,而REI=1是“V字型”的拐点,据此可将模式4内部细分为两种子模式以便更明晰的识别环境不平等。需要指出的是,中间链路水污染物与增加值转移量都较大,如江西-广东链路中水污染物与增加值转移量分别是山西-福建链路的259.88倍、7.53倍,中间链路主要分布在REI=1附近,但很难找到其与两端链路的界点,因而并未将其划分为单独的子模式。第二象限中水污染物和增加值的转移特征与模式2相对应,其中REI较大的链路为黑龙江-江西,河北-安徽,黑龙江-广西,河北-湖北,河北-湖南等,其REI分别为19.74、10.94、10.79、10.66、8.89;REI较小的链路为内蒙古-贵州,黑龙江-陕西,福建-贵州,浙江-陕西,山东-陕西等,其REI分别为0.00、0.00、0.02、0.03、0.05。该模式的环境不平等程度识别规律与模式4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京津冀区域内增加值贸易的经济收益和隐含碳排放比较[J]. 李艳梅,牛苗苗,张红丽. 资源科学. 2019(09)
[2]中国水污染防治40年回顾与展望[J]. 徐敏,张涛,王东,赵越,谢阳村,马乐宽. 中国环境管理. 2019(03)
[3]基于MRIO模型的中国对外贸易隐含大气污染转移研究[J]. 李永源,张伟,蒋洪强,汪峰,侯丽丽,王金南. 中国环境科学. 2019(02)
[4]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国际贸易隐含水体氮排放转移研究[J]. 牛坤玉,金书秦,钟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01)
[5]2006—2016年间我国畜禽养殖业氮元素入水通量估算[J]. 王梦竹,赵越,童银栋,续衍雪,李佳祺,齐淼,林岩.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8(12)
[6]“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隐含碳流动研究[J]. 姚秋蕙,韩梦瑶,刘卫东. 地理学报. 2018(11)
[7]区际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研究进展与展望[J]. 李富佳. 地理科学进展. 2018(10)
[8]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中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布局[J]. 田光辉,苗长虹,胡志强,苗健铭. 地理学报. 2018(10)
[9]建立我国统一框架下的排污权交易机制[J]. 吴朝霞,曾石安. 人文杂志. 2018(08)
[10]贸易开放条件下的区域分工与工业污染排放[J]. 毛熙彦,贺灿飞. 地理研究. 2018(07)
本文编号:3456397
【文章来源】:环境经济研究. 2020,5(02)
【文章页数】:16 页
【部分图文】:
2012年跨省贸易中水污染物和增加值虚拟转移量在省份一级汇总
我国30个省份的跨省贸易共形成435条贸易链路,其中第一、三象限分别落入104条、28条链路,第二、四象限分别落入190条、113条链路(如图2所示)。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三象限中的贸易链路表现为水污染物和增加值的同向流动:第一象限中贸易链路的水污染物和增加值均处于净流入状态,这意味着链路上的出口省份在环境上受损但经济上受益,如北京-湖北,宁夏-新疆两条贸易链路中,出口省份北京和宁夏在环境上处于不利地位但经济上处于优势地位;第三象限中贸易链路的水污染物和增加值均处于净流出状态,这意味着链路上的出口省份在环境上受益但经济上受损,如河北-上海,河北-广东两条贸易链路中,出口省份河北在环境上处于优势地位但经济上处于不利地位。此外,第二、四象限中的贸易链路表现为水污染物和增加值的异向流动:第二象限中的贸易链路净流出水污染物的同时净流入增加值,这意味着链路上的出口省份环境、经济两方面均受益,如广东-宁夏,福建-江西两条贸易链路中,出口省份广东和福建在环境、经济上均处于优势地位;第四象限中的贸易链路净流入水污染物的同时净流出增加值,这意味着链路上的出口省份在环境、经济两个方面均受损失,如江西-广东,安徽-广东两条贸易链路中,出口省份江西和安徽在环境、经济上均处于不利地位。因而我们认为二、四象限中的贸易行为比一、三象限中的贸易行为更具环境不平等性,约占总链路数量的69.65%,且第四象限中贸易链路的环境不平等程度高于第二象限。还需要强调的是,二、四象限中列举的四条贸易链路为发达省份-欠发达省份和欠发达省份-发达省份类型,然而环境不平等程度较大的链路不仅只发生在发达省份与欠发达省份间,还会发生在欠发达省份之间,如第二象限中的贵州-甘肃(REI=8.58),海南-青海(REI=2.82)等。第四象限水污染物和增加值的转移特征与模式4相对应,其REI测算结果如表5所示。第1-69号贸易链路的REI均大于1,其中REI较大的贸易链路为北京-浙江,重庆-云南,江西-广西,吉林-陕西,安徽-湖南等,数据显示北京、重庆、江西、吉林、安徽分别从浙江、云南、广西、陕西、湖南的水污染物净流入量较多但向后者净流出的增加值量较少,这导致其REI较大。第70-113号贸易链路的REI均小于1,其中REI较小的贸易链路为山西-福建,上海-河南,黑龙江-江苏,内蒙古-安徽,浙江-山东等,数据显示山西、上海、黑龙江、内蒙古、浙江分别从福建、河南、江苏、安徽、山东的水污染物净流入量较少但向后者净流出的增加值量较多,这导致其REI较小。因此,在一个象限内部,位于REI两端的链路比中间链路具有更强的环境不平等性,REI与环境不平等程度存在“V字型”而不是“直线型”关系,而REI=1是“V字型”的拐点,据此可将模式4内部细分为两种子模式以便更明晰的识别环境不平等。需要指出的是,中间链路水污染物与增加值转移量都较大,如江西-广东链路中水污染物与增加值转移量分别是山西-福建链路的259.88倍、7.53倍,中间链路主要分布在REI=1附近,但很难找到其与两端链路的界点,因而并未将其划分为单独的子模式。第二象限中水污染物和增加值的转移特征与模式2相对应,其中REI较大的链路为黑龙江-江西,河北-安徽,黑龙江-广西,河北-湖北,河北-湖南等,其REI分别为19.74、10.94、10.79、10.66、8.89;REI较小的链路为内蒙古-贵州,黑龙江-陕西,福建-贵州,浙江-陕西,山东-陕西等,其REI分别为0.00、0.00、0.02、0.03、0.05。该模式的环境不平等程度识别规律与模式4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京津冀区域内增加值贸易的经济收益和隐含碳排放比较[J]. 李艳梅,牛苗苗,张红丽. 资源科学. 2019(09)
[2]中国水污染防治40年回顾与展望[J]. 徐敏,张涛,王东,赵越,谢阳村,马乐宽. 中国环境管理. 2019(03)
[3]基于MRIO模型的中国对外贸易隐含大气污染转移研究[J]. 李永源,张伟,蒋洪强,汪峰,侯丽丽,王金南. 中国环境科学. 2019(02)
[4]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国际贸易隐含水体氮排放转移研究[J]. 牛坤玉,金书秦,钟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01)
[5]2006—2016年间我国畜禽养殖业氮元素入水通量估算[J]. 王梦竹,赵越,童银栋,续衍雪,李佳祺,齐淼,林岩.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8(12)
[6]“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隐含碳流动研究[J]. 姚秋蕙,韩梦瑶,刘卫东. 地理学报. 2018(11)
[7]区际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研究进展与展望[J]. 李富佳. 地理科学进展. 2018(10)
[8]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中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布局[J]. 田光辉,苗长虹,胡志强,苗健铭. 地理学报. 2018(10)
[9]建立我国统一框架下的排污权交易机制[J]. 吴朝霞,曾石安. 人文杂志. 2018(08)
[10]贸易开放条件下的区域分工与工业污染排放[J]. 毛熙彦,贺灿飞. 地理研究. 2018(07)
本文编号:34563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3456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