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虚拟水流动的生态资本权益补偿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1 04:41
水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既是一种必需的自然资源,也是一种有价值的经济资源。目前,偏重经济发展,忽视生态资本的损耗和补偿的状况仍十分严重。运用"虚拟水"理论与"粮-水"协调度,分析了国内农业虚拟水区域间流动格局,提出了虚拟水生态资本权益补偿的水资源区域管理政策,通过"区域虚拟关税"模型的建构,对区域虚拟水生态资本权益补偿问题进行了探讨。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虚拟水”理论与“粮-水”协调度
(一) “虚拟水”的内涵
(二) “粮-水”协调度的界定
二、国内农业虚拟水区域间流动格局
三、水资源生态资本权益补偿的理论依据与制度价值
(一) 虚拟水生态资本权益补偿的理论依据
(二) 水资源区域间生态资本权益补偿的制度价值
四、农业水资源生态资本权益补偿分析
(一) “区域虚拟关税”模型的建构
(二) 基于“区域虚拟关税”模型的水资源生态资本权益补偿分析
五、结论及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资本构成要素解析——基于生态经济学文献的综述[J]. 严立冬,陈光炬,刘加林,邓远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0(05)
[2]中国粮食贸易中的虚拟水流动格局与成因分析——兼论“虚拟水战略”在我国的适用性[J]. 孙才志,刘玉玉,陈丽新,张蕾. 中国软科学. 2010(07)
[3]虚拟水贸易理论及其政策化研究进展[J]. 刘哲,李秉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05)
[4]虚拟水贸易在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中的应用[J]. 马静,汪党献,A. Y. Hoekstra,夏海霞. 水科学进展. 2006(01)
[5]虚拟水——中国水资源安全战略的新思路[J]. 程国栋.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3(04)
本文编号:3718157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虚拟水”理论与“粮-水”协调度
(一) “虚拟水”的内涵
(二) “粮-水”协调度的界定
二、国内农业虚拟水区域间流动格局
三、水资源生态资本权益补偿的理论依据与制度价值
(一) 虚拟水生态资本权益补偿的理论依据
(二) 水资源区域间生态资本权益补偿的制度价值
四、农业水资源生态资本权益补偿分析
(一) “区域虚拟关税”模型的建构
(二) 基于“区域虚拟关税”模型的水资源生态资本权益补偿分析
五、结论及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资本构成要素解析——基于生态经济学文献的综述[J]. 严立冬,陈光炬,刘加林,邓远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0(05)
[2]中国粮食贸易中的虚拟水流动格局与成因分析——兼论“虚拟水战略”在我国的适用性[J]. 孙才志,刘玉玉,陈丽新,张蕾. 中国软科学. 2010(07)
[3]虚拟水贸易理论及其政策化研究进展[J]. 刘哲,李秉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05)
[4]虚拟水贸易在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中的应用[J]. 马静,汪党献,A. Y. Hoekstra,夏海霞. 水科学进展. 2006(01)
[5]虚拟水——中国水资源安全战略的新思路[J]. 程国栋.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3(04)
本文编号:37181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3718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