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与经济政策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与经济政策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菲利普斯曲线理论主要研究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替代关系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回答最终将被作为经济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作为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菲利普斯曲线已经有一定的发展历史,但与经济学的许多其它问题一样,至今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答案,围绕着这一问题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仍然是宏观经济学中非常活跃和重要的一个领域。本文主要研究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理论模型和实证模型,利用中国季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证明相关结论在中国也同样适用。 本文首先对新凯恩斯菲利普斯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简要介绍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理论观点及其研究进展,并阐述论文主题和研究方法;然后推导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理论模型,模型中目标通胀率和产出缺口作为不可观测成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运用双变量非观测成分模型—状态空间模型,估计中国的目标通胀率和产出缺口,通过卡尔曼滤波平滑推断程序,将季度通胀和产出分解为趋势成分和平稳周期成分;随后对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进行实证检验,因为实践中发现,混合的菲利普斯曲线—理性预期的前向模型和后项模型相结合的形式,对现实拟合的更好,所以采用混合菲利普斯曲线形式,考虑到解释变量和扰动项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运用广义矩估计法(GMM)对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表明,通货膨胀率不仅与目标通胀率,产出缺口有关,而且与前一期通货膨胀有关。这表明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在中国同样适用。最后,本文简要介绍了货币政策规则,指出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意在说明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以及其重要的不可观测变量在货币政策规则制定时的重要性。
【关键词】:菲利普斯曲线 目标通胀率 产出缺口 状态空间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224;F015
【目录】:
- 内容提要4-7
- 前言7-9
- 第1章 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理论综述9-15
- 1.1 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理论发展回顾9-13
- 1.2 论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意义13-15
- 第2章 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理论模型及其检验15-35
- 2.1 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理论模型的推导15-17
- 2.2 目标通胀率17-20
- 2.3 产出缺口设定——产出的趋势与周期成分分解20-24
- 2.4 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的状态空间表示与 Kalman 滤波24-29
- 2.5 模型的估计及结果29-34
- 2.6 主要结论34-35
- 第3章 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的经验分析与计量检验35-41
- 3.1 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的经验模型35-36
- 3.2 检验新凯恩斯菲利普斯经验模型的计量方法36-39
- 3.3 模型估计结果39
- 3.4 结论39-41
- 第4章 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启示和建议41-51
- 4.1 货币政策目标规则42-44
- 4.2 几种货币政策规则的比较44-45
- 4.3 通货膨胀目标模型45-49
- 4.4 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启示49-51
- 结论51-52
- 中文参考文献52-54
- 英文参考文献54-55
- 中文摘要55-59
- ABSTRACT59-64
- 致谢64-65
- 导师及作者简介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松林;汤汇道;;动态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介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俊青;;工资激励职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劳资关系理论的发展与应用[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曹永琴;;贫困是非对称货币政策的副产品吗?——理论及基于中国1952—2006的实证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3 赖存理;金汝斌;;影响浙江劳动就业的因素分析[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4 陈晋;;“新经济”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因透析[A];面向新世纪的中国经济[C];2000年
5 徐光远;;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6 胡云超;;当代失业理论发展:主题变化、阶段进展与最新研究方向[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7 韩启瑜;刘廷元;邓翔;;从理性预期假说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1995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卢卡斯的学术贡献[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8 徐俊武;罗毅丹;;过剩产能能否抑制通货膨胀?——基于包含随机波动的TVP模型考察[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薛鹤翔;许志伟;罗大庆;;投资流动性冲击与中国经济波动——货币政策能稳定经济吗?[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胡代光;;现代经济理论的思考与选择[A];经济改革与理论思考(1978-1988)[C];198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素珍;菲利普斯曲线是否失灵[N];经济参考报;2000年
2 ;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N];中国财经报;2007年
3 祝俊初;菲利普斯曲线演进背后的科学精神[N];解放日报;2006年
4 彭小兵;大学生就业困境与菲利普斯曲线失灵[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5 ;QE3——因为无的,所以不会放矢[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6 FN记者 袁蓉君;修正“菲利普斯曲线”[N];金融时报;2006年
7 梁捷;菲利普斯不曲线[N];上海证券报;2006年
8 唐学鹏;菲尔普斯的凯恩斯3.0版[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王福重;CPI变负意味着什么[N];上海证券报;2009年
10 记者方岩;警惕菲利普斯曲线失灵[N];证券时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尧;中国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的拓展及检验[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姜梅华;非线性菲利普斯曲线与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晓飞;中国自然失业率实证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4 王国林;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就业效应[D];复旦大学;2010年
5 陈广华;菲利普斯曲线动态机制与我国宏观经济波动态势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武征;中国自然失业率的特殊性及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欧阳志刚;阈值协整及其对我国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许志宏;中国通货膨胀的动态特征与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曾利飞;货币政策结构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10 王书华;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超额货币:原因、度量与政策选择[D];辽宁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梅华;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与经济政策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沈燕波;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研究及其货币政策含义[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3 林志弟;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的适应性与实践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静;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非线性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王雪璐;我国菲利普斯曲线形式及通货膨胀预期管理[D];吉林大学;2011年
6 章晓莉;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哲学考察[D];苏州大学;2001年
7 王志伟;全球化条件下菲利普斯曲线的变异[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8 李晔;非对称的价格调整与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D];吉林大学;2006年
9 肖宏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失业与通货膨胀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李雪飞;基于理性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的实证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与经济政策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57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475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