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间投入产出技术在碳足迹空间分布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区域间投入产出技术在碳足迹空间分布中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区域间投入产出表(MRIO)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间碳足迹相互影响模型,以便分析最终消费碳足迹在哪里的问题。计算和分析了2007年中国不同省份的碳足迹及其特征,并以江苏省为例对MRIO在碳足迹空间分布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说明。从最终消费视角看中国人均碳足迹(国内部分)并不高,但不同省份间存在很大差异,经济发达地区一般具有较高的人均碳足迹。就江苏省来看,其39%的碳足迹发生在省外地区,以河北、内蒙古等资源型产业比重较大的省区以及河南、山东等农业及食品业较发达的省份为主。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学院;
【关键词】: 区域间投入产出 碳足迹 空间分布 江苏省
【基金】: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开放课题《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SK201202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环境规制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711731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产业转移对中国碳排放区域差异的影响研究》(41101118)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生态足迹及其空间分布研究》(SK2013003)
【分类号】:F224;F124.3;X196
【正文快照】: 碳足迹是当前生态经济领域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将碳足迹定义为一项活动引起的直接和间接温室气体排放总和[1]。根据上述定义,仍按传统通过核算直接碳排放的方法计算碳足迹将不再合适,而应从最终使用(包括最终消费和固定资产形成)的角度计算其上游所有活动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石敏俊;王妍;张卓颖;周新;;中国各省区碳足迹与碳排放空间转移[J];地理学报;2012年10期
2 叶震;;中国居民消费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基于碳排放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年11期
3 祁悦;谢高地;盖力强;张彩霞;李士美;;基于表观消费量法的中国碳足迹估算[J];资源科学;2010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俊宇;黄贤金;陈逸;肖潇;;基于能源消费的中国省级区域碳足迹时空演变分析[J];地理研究;2013年02期
2 柯水发;赵可可;李彪;刘娟;;近十年北京市主要行业碳足迹测算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09期
3 Zongxian Feng;Jinjun Xue;Yu'e Song;;Research on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s export trade based on input-output model[J];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3年01期
4 许新宜;杨中文;王红瑞;俞淞;刘虹利;;水资源与环境投入产出研究进展及关键问题[J];干旱区地理;2013年05期
5 Li ZHANG;Jun LEI;Xuan ZHOU;XiaoLei ZHANG;Wen DONG;Yu YANG;;Changes in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and LMDI-based impact factor decomposition: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as a case[J];Journal of Arid Land;2014年02期
6 赵慧卿;郝枫;;中国区域碳减排责任分摊研究——基于共同环境责任视角[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7 王勤花;张志强;曲建升;;家庭生活碳排放研究进展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2013年12期
8 岳立;赵婷;;甘肃省碳足迹动态变化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9 张兵;王正;朱超;;城市碳足迹定义与计算方法研究[J];山西建筑;2011年32期
10 李媛;齐拓野;谢应忠;;基于植被碳吸收功能的宁夏能源消费碳足迹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浩;陈操操;刘春兰;;碳排放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分析[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卢娜;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2 吴旭;城乡耦合系统人类主导的碳循环及生态服务[D];浙江大学;2013年
3 张丽君;城市碳基能源代谢结构分异与演变机理[D];河南大学;2013年
4 孙瑞红;基于碳排放清单的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碳足迹及碳管理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5 李昊;基于Agent的供应链企业行为与运营优化仿真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晶霞;社区低碳建设系统与碳足迹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简如洁;“食物里程”标志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3 苏欣欣;湖北省能源利用碳足迹及低碳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朱力;区域低碳发展规划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纪芙蓉;陕西省能源利用碳足迹与植被碳承载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晓波;基于碳足迹理论的吉林省能源利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赵婷;甘肃省农业碳足迹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8 于峰;低碳理念下零售企业运营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9 王润萍;省域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董怡菲;山岳型旅游区碳源碳汇测算与分析[D];西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玉春,董云社;中国能源领域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及减排对策研究[J];地理科学;2004年05期
2 刘燕华;葛全胜;何凡能;程邦波;;应对国际CO_2减排压力的途径及我国减排潜力分析[J];地理学报;2008年07期
3 赵荣钦;黄贤金;钟太洋;;中国不同产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与碳足迹分析[J];地理学报;2010年09期
4 张卓颖;石敏俊;;中国省区间产业内贸易与产业结构同构分析[J];地理学报;2011年06期
5 樊杰;李平星;梁育填;;个人终端消费导向的碳足迹研究框架——支撑我国环境外交的碳排放研究新思路[J];地球科学进展;2010年01期
6 王微;林剑艺;崔胜辉;吝涛;;碳足迹分析方法研究综述[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07期
7 高树婷,,张慧琴,杨礼荣,王秋玲;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量估测初探[J];环境科学研究;1994年06期
8 张德英,张丽霞;碳源排碳量估算办法研究进展[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5年01期
9 王明星;关于温室气体浓度变化及其引起的气候变化的几个问题[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0年03期
10 杨玉峰,刘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计算的不确定性及对清洁发展机制的影响[J];上海环境科学;200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忠海;中国几种主要能源温室气体排放系数的比较评价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雪娜;我国能源类碳源排碳量估算办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长清;稀土元素改性反应离子镀涂层的结构和性能[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1989年01期
2 刘明学;概率赋范空间中的弱收敛和弱有界[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3 付广;于丹;;海拉尔苏仁诺尔断裂侧向封闭的空间分布及其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J];中国海上油气;2006年02期
4 王波;赵海霞;黄天送;;苏州市环境敏感地的划定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8年01期
5 余翔华;;江西省生态公益林服务价值评价及其空间分布[J];江西林业科技;2009年01期
6 ;1986年1——4期目录分类索引[J];江苏化工.市场七日讯;1986年04期
7 宁讯;;江苏省首届电镀学术交流年会在无锡召开[J];电镀与精饰;1986年05期
8 孔繁敖;;江苏省压力容器学会召开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J];机械科学与技术;1989年01期
9 束午云;;江苏省化纤检验技术交流暨协作网成立大会在连云港召开[J];中国纤检;1993年09期
10 陈赶良,杨柏林;滇黔桂地区金矿空间分布的分形特征[J];地质找矿论丛;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开宇;蒲英霞;黎新亮;;江苏省入境旅游人流量地级市尺度空间分布及其机制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赵荣钦;黄贤金;;基于能源消费的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碳足迹[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张伟;王军;徐海贤;;2000年以来江苏城镇人口的增长及其空间分布[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4 崔峰;;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入境旅游市场时空动态变化研究[A];江苏省旅游发展30年学术论坛暨江苏省旅游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马丽君;孙根年;马耀峰;王洁洁;;气候舒适度对东部热点城市入境游客年内时空变化的影响[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王会肖;蔡燕;;黄河流域干湿状况变化特征[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孙亚强;万花鸣;;菏泽5.9级地震前后空间分布分数维的变化特征[A];中国地震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2年
8 郑金秀;周连凤;胡菊香;梁友光;汪红军;;乌江中下游江段含汞量空间分布的调查研究[A];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慕韩锋;王俊;刘康;刘文兆;党廷辉;王兵;;黄土旱塬长期定位施磷对土壤磷素空间分布及有效性的影响[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邱灵;申玉铭;任旺兵;;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朱安平;江苏启动“春蕾班”教师培训计划[N];中国妇女报;2005年
2 ;江苏省环境监测工作调研报告[N];中国环境报;2004年
3 奚彬 翟伟;从GDP“三强”的经济结构看第三产业[N];江苏经济报;2002年
4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江苏省职业病防治条例》的决定[N];新华日报;2002年
5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N];新华日报;2004年
6 李雪艳;瑞泰进驻江苏 瞄准中高端市场[N];中国保险报;2007年
7 成才;“木中杯”江苏省第六届高中生作文大赛现场决赛揭晓[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8 本报记者 邵林 裘湘;任小文的“苹果哲学”[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9 记者 吴红萱 孙昂;增加30亿投入“三农”[N];中国财经报;2006年
10 吴红萱;创新只为理好财[N];中国财经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小巧;江苏省木本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及其保障机制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2 郭忠兴;制度和政策因素对粮食供给的影响:以江苏为例[D];南京农业大学;1999年
3 王洁;产业集聚理论与应用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王润亮;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生产力空间分布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徐茂;基于地统计学的江苏省环太湖地区土壤肥力质量演变特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6 顾湘;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7 邹怡;明清以来徽州茶业及相关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刁振娇;论地方议会制度在清末的实验[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9 谷政;江苏种植业风险与农业保险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10 孙立武;基于3S草原土壤厚度空间分布与草原退化程度关系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照奎;射频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空间特性的质谱诊断[D];汕头大学;2005年
2 张伟科;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中出让土地空间定位方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3 王文春;基于科技论文发表量的中国城市知识创新分布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4 李岗;江苏省稻田潜显性杂草群落特征及新型稻田除草剂LGC-42153应用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5 李圣英;拓展江苏省入境旅游发展战略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6 杨勇;港口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动力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7 陈群;江苏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培养现状和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8 马德云;江苏省畜禽粪便污染及其防治途径[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9 王军;江苏省人口城市化与空间组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汤月琴;江苏省中学生健美操竞技水平现状与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区域间投入产出技术在碳足迹空间分布中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30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483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