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三大历史阶段理论中的货币观念——以《资本论》第一手稿为中心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三大历史阶段理论中的货币观念——以《资本论》第一手稿为中心的分析
【摘要】: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从正面高度肯定了货币的历史功绩,在古代本源共同体瓦解和现代市民社会兴起的过程中,货币起到了历史发展的"主动轮"的作用,颠覆了长期以来把阶级斗争看作历史发展唯一动力的片面看法,离开货币我们将无法准确理解现代市民社会的起源。但货币在现代社会却发生了严重的异化现象,货币成了市民社会唯一的"真神",在它面前一切神都要退位,本来作为客体的货币却成了主体,作为主体的人反而却成为货币的客体,发生了主客体颠倒,人被他自己的创造物奴役、支配。在人类历史的第三个阶段,由于生产方式的变革,马克思预言作为交换中介和社会润滑剂的货币将会被取消,由此结束了人类的史前史,开始了正史。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关键词】: 货币 本源共同体 市民社会 未来共同体
【基金】:重庆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马克思货币哲学研究”(0202001104421)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代视域中的马克思财产权理论及其价值研究”(13CZX008)
【分类号】:F091.91;F820
【正文快照】: 收录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30、31卷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中年黄金时代写的一部最重要的手稿,也是《资本论》的第一手稿。《手稿》是马克思思想的实验室,在其中,由于没有正式著作主题内容、写作体例、出版环境的限制,马克思的思想自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显元;;“向钱看”的经济正当性与道德正当性[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陈克军;;合同债权性质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杨明;孟天广;方然;;变迁社会中的社会信任:存量与变化——1990—2010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高春花;;世界城市视阈中的现代公民素质培育[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李艳秋;;法学方法论初探[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丁瑞莲;徐婷婷;;金融的社会性及其伦理诉求[J];商业研究;2010年01期
7 陈冬冬;;农户信任关系及其演化:基于农业供应链的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4期
8 沈一兵;;对合理化与异化的扬弃——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思考[J];长白学刊;2006年05期
9 周治伟;;西美尔信任理论述评[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4期
10 谢景慧;;我国现代性制度下的信任缺失与符号消费分析——由吉登斯的信任观所想到的[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沈秉梅;;马克思货币理论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杨虹;;城市变革中的金钱话语——近20年商界小说对城市文化的一种书写[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何雨;;另一种社会动员——以安利(中国)南京CG系统为例[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4 杨扬;;国际关系的信任理论:一种社会学解读——兼析东亚区域合作中的互信[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5 杨向荣;;距离的生成与消解——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一种解读[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梦阳;;论货币财产的追及效力[A];金融法学家(第三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2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曾友中;马克思货币理论与当下金融危机[D];武汉大学;2010年
4 史根洪;嵌入视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游泓;情感与信任关系的社会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6 史清竹;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孔扬;《资本论》研究方法的世界观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8 刘博;脱贫经济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小妹;我国省部产学研平台建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婵;社会记忆与历史:理解马克思历史观的一个视角[D];黑龙江大学;2014年
2 赖景执;国家与地方互动过程中的武宣庄园变迁[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董新朝;芭蕉箐苗族村嫁妆的价值关联与社会运作研究[D];云南大学;2014年
4 董淑超;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鹏;;论市场经济与市民社会的关系[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2 王茹;;公民意识、市民社会与法治——从“公民观察团”谈起[J];知识经济;2011年17期
3 张镭;市民社会与宪政互动关系论[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4 徐娟,王颖;行业协会的模式选择[J];中华纸业;2003年10期
5 李在烈,尚咏梅;地方市民社会与中间组织的多样化[J];经济纵横;2004年02期
6 曹鹏飞,张艳萍;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市民社会[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吴碧林;;当代市民社会理论语境下的行业协会及其中介功能[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梁木生;;论市民社会生成的经济机理[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9 申晓晶;;马克思与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比较及其现实意义[J];经营管理者;2009年08期
10 吴振华;;西方古典市民社会特征分析[J];知识经济;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智勇;薛新娅;;市民社会与中国选择——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谈起[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童海芳;;走向和谐——试论我国市民社会的法治构建[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3 李钧;;公共空间与生活诗学——30年代的市民社会与市民小说摭谈[A];都市文化研究(第3辑)——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C];2007年
4 张海夫;;从市民社会走向城市和谐[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方印;;生态市民社会建设与民法生态化课题研究论纲[A];贵州法学(2014年第9期)[C];2014年
6 曹闻民;;公共性的特质——兼论市民社会与公民社会[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阿拉斯代·麦金太尔;王金林;;“《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条未行之路”[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8 赵可;;浅论葛兰西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王勇;;市民社会涌动下小城镇规划编制中的公众参与[A];城市规划决策民主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荆;;近现代中国的政权与社会:概念、史实、线索、个案、感想[A];近代中国的社会保障与区域社会[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昌奇(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市民社会的三种话语[N];长江日报;2005年
2 肖岁寒;何谓“市民社会”?[N];中国社会报;2000年
3 徐u!民;对市民社会的历史解读[N];光明日报;2007年
4 顾骏;什么是“市民社会”[N];解放日报;2007年
5 陈创生;市民社会与我国和谐社会构建[N];学习时报;2006年
6 乔新生;“市民社会”与“公民社会”不是一回事[N];北京日报;2008年
7 韩立新;市民社会与社会主义的关系[N];学习时报;2008年
8 乐清市委党校 谢安民;从熟人社会到市民社会和公民国家[N];温州日报;2008年
9 王新生;市民社会及其相关问题的讨论[N];学习时报;2008年
10 李公明;公民是市民社会的……真正灵魂[N];东方早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志勇;论市民社会与国家二分架构[D];吉林大学;2010年
2 胡晓;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视阈下网络公共领域治理[D];中南大学;2013年
3 王代月;黑格尔和马克思市民社会问题解决路径比较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4 王文晶;建构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困境及出路[D];吉林大学;2010年
5 高峰;当代视野中的市民社会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6 李永忠;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视阈下的中国公民社会建设[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张,
本文编号:5579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557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