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发展视角下民族地区碳金融服务的局限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31 20:09

  本文关键词:发展视角下民族地区碳金融服务的局限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民族 碳金融 低碳经济


【摘要】:碳金融的意义在经济也在政治,发展碳金融直接关系着国家和区域的利益,中国的碳金融还处于初步的探索尝试阶段,碳交易制度、场所及平台等方面的建设还有很多不足,受地理、经济、民族等因素的限制,民族地区的碳金融发展更是滞后,基于碳金融对区域发展的重要价值,从多个方面探讨了民族地区碳金融服务展开的局限性,以此促进民族地区的碳金融发展。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
【关键词】民族 碳金融 低碳经济
【基金】: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编号13CSH022)
【分类号】:X196;F832.5
【正文快照】: 引言碳金融是《京都协定书》后,世界能源环境领域和金融市场创新相结合形成的二氧化碳排放权市场,是包括根据《京都协定书》分配排放配额和减排项目投资两个方面的“碳资产”交易市场,前者已经衍生出类似期权与期货的金融衍生品,后者也已经成为各种基金追逐的对象。[1]碳金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施维明;;民族地区低碳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措施分析[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李妍辉;;绿色融资的法律规制——论武陵山少数民族“生态经济圈”建设[J];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05期

3 赵万鹏;刘元龙;薛岩;;少数民族地区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思考[J];甘肃金融;2012年11期

4 沈冰;冉光和;鲁钊阳;;中国碳金融问题研究进展[J];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09期

5 张华宇;;探索低碳金融模式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J];中国金融家;2010年05期

6 孙晓娟;;欠发达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4年01期

7 柏宏繁;李程鹏;胡建德;;对武威市金融支持承接低碳产业转移的调查与思考[J];西部金融;2011年10期

8 张龙清;;碳金融与商业银行[J];武汉金融;2010年05期

9 达旭;;商业银行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发展策略[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维明;;民族地区低碳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措施分析[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郭彩霞;;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比较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年10期

3 吴金旺;;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服务实践与创新[J];财会月刊;2012年35期

4 李昕晔;;内蒙古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保障体系构建[J];北方经济;2013年04期

5 李妍辉;;绿色融资的法律规制——论武陵山少数民族“生态经济圈”建设[J];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05期

6 钟琳秋;于欣博;;我国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业务的策略研究[J];黑龙江金融;2011年12期

7 席俊波;;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年01期

8 沈冰;冉光和;鲁钊阳;;中国碳金融问题研究进展[J];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09期

9 王蓉;;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战略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11期

10 张艳;;浅谈我国低碳金融的发展[J];商品与质量;2012年S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仲伟周;郭大为;仲云云;;基于碳金融视角的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研究[A];中国贸易救济与产业安全论丛(2010)——第六届中国贸易救济与产业安全研究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盛春光;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机制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2 郭福春;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慧;碳金融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刘铮;碳金融体系及其效率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3 黄少红;国内外碳金融市场发展的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D];暨南大学;2012年

4 任晓红;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5 苗昱;碳减排约束下新疆能源低碳化发展的金融驱动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2年

6 刘嘉夫;CDM视角下中国碳金融市场对地区经济结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赵园园;天津碳金融市场体系构建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8 王译兴;国际碳金融财政政策支持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张烨;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业务的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于淼;陕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的碳金融支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游;;碳金融:我国商业银行的机遇与挑战[J];财经科学;2009年11期

2 周健;;我国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研究综述[J];财经科学;2010年05期

3 王卉彤;;建立健全低碳经济的金融创新机制研究[J];财贸经济;2010年07期

4 葛兆强;;循环经济、环境金融与金融创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9年03期

5 陈游;;碳金融与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J];金融论坛;2009年10期

6 中国工商银行江苏分行课题组;戴巍;徐晓岚;邱亚光;葛祥;王思维;唐建梅;包建春;;江苏低碳经济发展与商业银行金融支持路径研究[J];金融论坛;2010年S1期

7 周行健;林明恒;;低碳经济背景下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J];南方金融;2010年03期

8 陈柳钦;;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南方金融;2010年07期

9 曾刚;万志宏;;国际碳金融市场:现状、问题与前景[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10期

10 李威;;国际法框架下碳金融的发展[J];国际商务研究;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毛海峰 武勇;[N];经济参考报;2009年

2 记者 柳立;[N];金融时报;2009年

3 记者 姜欣欣;[N];金融时报;2010年

4 肖林;[N];文汇报;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瑞红;;对我国发展碳金融的几点思考[J];天津经济;2010年05期

2 凌楼凤;;构建我国碳金融发展体系[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07期

3 刘倩;王遥;;碳金融全球布局与中国的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8期

4 颜海轶;郁璇;;我国碳金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J];华北金融;2011年01期

5 王明;;中国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年06期

6 田璇;;碳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对策探析[J];商业会计;2011年19期

7 刘婧;;上海碳金融发展的思考及建议[J];环境经济;2011年07期

8 沈冰;冉光和;鲁钊阳;;中国碳金融问题研究进展[J];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09期

9 杨丽;曾少军;;国际气候合作与我国碳金融创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S2期

10 王朝晖;;探讨碳金融全球布局与中国的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弘;柴颖;;碳金融的法律促进[A];金融法学家(第二辑)[C];2010年

2 杨艳;;碳金融助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3年

3 丁玉梅;刘应元;;发展碳金融 促进低碳经济[A];《武汉金融》2010年第12期[C];2010年

4 慕丽杰;;低碳经济发展和碳金融体系的构建[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年

5 刘丽伟;;世界碳金融的区域效应及制约因素分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6 邵四华;;积极探索碳金融发展模式 支持我市低碳经济发展[A];民革组织为天津市“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做贡献主题研讨会材料[C];2010年

7 王小磊;;碳金融与巴士快速交通[A];西南汽车信息:2010年下半年合刊[C];2010年

8 鲍文;;碳金融与经济低碳转型[A];2014全国金融创新与经济转型博士后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4年

9 仲伟周;郭大为;仲云云;;基于碳金融视角的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研究[A];中国贸易救济与产业安全论丛(2010)——第六届中国贸易救济与产业安全研究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10 王鲁娜;;内外环境下碳金融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能源金融研究组成员 博士 李丕东;碳金融:发展新能源的助推器[N];国家电网报;2009年

2 ;碳金融四大功能与四大问题[N];上海证券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李飞 通讯员 李新龙 孙朝;武汉将打造碳金融中心[N];中国环境报;2010年

4 郭凯;发展多层次区域性“碳金融”探讨[N];金融时报;2010年

5 记者 顾意亮;率先发展“碳金融”[N];人民政协报;2011年

6 武汉大学经管学院 李兵兵;通过量化社会激励机制来构建碳金融体系[N];光明日报;2011年

7 贺浪莎;碳金融发展前景广阔[N];经济日报;2011年

8 记者 潘永东;碳金融:未来全球金融博弈的战略性新领域[N];金融时报;2011年

9 记者 周轩千;碳金融:银行大有可为[N];上海金融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张玺 通讯员 梅刚;内蒙古“碳金融”谋求破局[N];工人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善明;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志强;构建我国碳金融市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钱辰;中国碳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3 周卫锋;我国碳金融体系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韩琳慧;我国碳金融市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5 王凤奎;论通过开发金融破解碳金融发展难题[D];吉林大学;2011年

6 牛慧;碳金融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李博;碳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机理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赵平飞;欧盟排放权交易体制下碳金融资产定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张淼淼;中国碳金融发展模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10 柴佳;河北省碳金融产品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009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6009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6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