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公平与效率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23:47
本文关键词: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公平与效率研究
【摘要】: 被称为经济学说史上的“歌德巴赫猜想”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是个极其古老的命题,甚至早在柏拉图、色诺芬时代,就已经成为人们关注并讨论的问题,尽管当时的讨论并不是以严格的经济学语言展开的,但从整个经济思想史来看,公平效率的问题始终是人们所无法回避的问题。马克思着重研究生产条件对分配的影响,强调分配与生产的矛盾,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则是生产内部的关系以及国家对生产和消费的调节。中国作为经济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对两大目标的取舍、兼顾是至关重要的。而当前收入差距拉大是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的现实,其中有着社会发展的、制度和体制的以及公共政策的缺陷等多方面复杂成因。 本文以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为依据,分析了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一背景下影响公平与效率的制度因素,并且从制度安排的角度对解决这一矛盾的现实途径进行了探讨。 全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国内外学者研究公平与效率问题的文献综述以及本文主要概念的界定,指出公平是指权利、义务、责任的对称和均衡;效率的核心是资源的有效配置的问题,是公平的函数;制度从本质上讲,是通过权利与义务来规范主体行为和调整主体间关系的规则体系。第二部分介绍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历史研究,主要分析了它们之间发生关系的现实条件以及和谐社会与公平效率的关系。第三部分分析了现阶段影响公平效率的主要制度因素:社会保障问题、居民受教育机会的不均等、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垄断企业问题、寻租以及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尚不健全等。第四部分从九个方面对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制度安排作了详细研究。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把影响公平与效率的一些因素整合在制度研究的范围内,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对一些不可偏废的制度安排进行思考。
【关键词】:公平 效率 制度安排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014.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2
- 一、选题的由来8-10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2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和本文主要概念的界定12-29
- 一、国外学者关于公平与效率问题的文献研究12-17
- 二、我国学者关于公平与效率问题的文献研究17-23
- 三、制度的界定23-26
- 四、产权的定义和功能26-29
- 第二章 公平效率的关系的历史研究29-34
- 一、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的三个阶段29
- 二、公平与效率发生关系的现实条件29-31
- 三、和谐社会与公平效率的关系31-34
- 第三章 现阶段影响公平与效率的制度因素34-55
- 一、社会保障问题34-41
- 二、居民受教育机会的不均等41-43
- 三、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43-45
- 四、垄断企业严重破坏公平竞争45-50
- 五、权力联结效应—寻租50-53
- 六、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尚不健全53-55
- 第四章 和谐社会背景下不可偏废的制度安排55-76
- 一、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服务体系中的主体作用55-56
- 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贫富差距56-60
- 三、失地农民利益的补偿途径60-62
- 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教育公平的政策体系62-64
- 五、国企产权改革的路径64-66
- 六、垄断企业的治理66-68
- 七、完善就业政策68-70
- 八、健全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平和稳定70-73
- 九、行政审批制度的完善73-76
- 结束语76-77
- 参考文献77-80
- 后记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丽娜;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公平与效率[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董全瑞;新制度经济学中的收入分配理论述评[J];当代财经;2004年11期
3 徐钦智;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效率与公平的定位问题[J];东岳论丛;2005年04期
4 万小梅;效率与公平的制度保证[J];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01期
5 唐勤;关于公平与效率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1年10期
6 谢琼;浅谈社会公平与社会保障[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贾丹;公平与效率[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12期
8 杨丹芳;关于教育财政公平与效率的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9 袁庆明;论制度的效率及其决定[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10 张振轩;刍论寻租[J];江汉论坛;2005年02期
本文编号:8660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866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