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分工理论及启示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分工理论及启示
【摘要】: 分工问题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在他的多部著作中对分工进行了考察和研究。本文在阐述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渊源、形成过程、主要内容等的基础上,从分工的角度出发,力图对人们所关注的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进程以及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等问题作出一点当代启示。 历史上曾有许多人对分工进行了研究,其中亚当·斯密、萨伊等人最具代表性,他们考察分工的起源、称赞分工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或者指出分工的消极影响。马克思在继承和批判亚当·斯密等学者的分工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分工与异化劳动的哲学视野的转换,形成了自己的分工理论,主要包括异化劳动与分工、分工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分工与上层建筑以及分工的消灭四个部分的内容。关于异化劳动与分工,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人本主义哲学基础上,试图揭示劳动异化的根源,但却陷入了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循环论证的迷宫中。一方面,他认为私有制是劳动异化的原因;另一方面,他又认为私有制是异化劳动的结果。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正确地指出分工的历史发展是导致异化劳动的根源。异化劳动只是分工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私有财产也只是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非永恒的存在。关于分工与生产力的关系,马克思指出,一方面,生产力的水平决定着分工的发展,具体表现在生产工具的技术效能决定着分工以及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决定着分工。另一方面,分工对生产力有推动与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分工使劳动者简化工作程序,极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分工使机器的发明成为可能,导致了劳动工具的极大进步;分工大大节约了劳动时间。关于分工与生产关系,马克思认为,分工是生产过程中人们之间的社会结合方式,根据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劳动对象、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关系,人与人之间形成了特定的经济关系。关于分工与上层建筑分为两个部分,包括分工与社会意识以及分工与阶级、国家的产生。社会意识是分工以后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而且人类真正的意识只是伴随着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工的出现才发展起来的。分工导致国家的出现,由于分工的发展引起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而特殊利益通过国家这种虚幻的“普遍”利益得以实现。马克思所说的“消灭分工”并非消灭所有的分工,而是指要消灭自发的、桎梏人发展的分工,形成人的主动性分工。 分工理论的当代价值凸显在于:第一,分工的社会属性是考察经济全球化本质的依据,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不过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分工在全球范围内的展开,它是资本逻辑在新时期的体现,是资本的全球化。第二,分工是审视中国所有制结构变化的出发点,中国所有制结构的多样性变化实质上反映了分工的发展变化过程,它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必然结果。第三,分工理论有助于认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城市化发展。当代中国,由于分工的发展,大批农业生产者与土地分离,造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产生,进而引发了中国大规模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过程。随着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带有中国特殊国情的城市化进程也加快了。分工的不断发展,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础,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它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变革,使城市和农村紧密结合在一起。第四,高科技的产生与发展对于分工消灭所产生的意义。当代高科技既是以往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同时,高科技的快速发展促进着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对立趋于融合。
【关键词】:马克思 分工 历史唯物主义 现实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A811;F091.91
【目录】:
- 中文提要4-6
- Abstract6-10
- 前言10-13
- 第一章 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形成13-22
- 一、马克思分工理论的理论来源13-17
- 1、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13-16
- 2、萨伊、斯卡尔培克、穆勒等人的分工思想16-17
- 二、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形成17-22
- 第二章 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内容22-37
- 一、分工与异化劳动理论22-25
- 二、马克思分工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理论25-31
- 1、分工与生产力25-28
- 2、分工与生产关系28-29
- 3、分工是联结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纽带29-31
- 三、分工与社会意识31-32
- 四、分工与阶级、国家的产生32-34
- 五、分工的消灭34-37
- 第三章 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启示37-43
- 一、分工与交换是经济全球化的前提37-39
- 二、分工是审视中国所有制结构变化的出发点39-40
- 三、分工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城市化发展的基础40-41
- 四、高科技的产生与发展和分工之间的密切联系41-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47-48
- 后记48-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立新;李齐;;哲学自我确证的本真道说——马克思“感性活动”原则的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姜艳;吴春旺;;马克思人本理性哲学理念探微[J];人民论坛;2011年24期
3 郭佳;;关于马克思异化劳动的几点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4 李作清;;从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看我国消费文化发展[J];世纪桥;2011年11期
5 陈振航;;马克思关于人的社会性的诠释与再思考[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
6 刘建;;从异化劳动视角透析富士康“跳楼自杀事件”[J];延边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7 徐咏阳;姚珊珊;;资本逻辑的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一个重新解读[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8 谢文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私有财产概念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07期
9 张红岭;;解析马克思哲学新原则的关键词——对象性活动、感性活动和实践[J];理论界;2011年08期
10 黄学胜;;论马克思哲学对启蒙的扬弃[J];天府新论;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进田;;马克思人的自我完成价值思想初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价值哲学思想研究[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2 崔秋锁;;马克思的人本历史观念之理论性质探析[A];“以人为本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吴晓明;;论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一辑)[C];2000年
4 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与黑格尔哲学之间的关系[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5)[C];2007年
5 贺善侃;;论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定位[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6 贺来;;理论硬核的变革与解释原则的跃迁——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范式的转换[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4)[C];2004年
7 徐辉;;诗性——一个被忽略的马克思哲学解读视角[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8 孙正聿;;解放何以可能?——马克思的本体论革命[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4)[C];2004年
9 张茂泽;;马克思的人性论体系——兼谈它与儒家人性论的异同及其超越[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10 刘进田;邓武红;;论马克思哲学的法哲学特质[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林大学哲学系 孙正聿;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N];光明日报;2011年
2 于文秀 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艺术学院;后殖民批判理论和马克思哲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胡大平;马克思哲学研究“当代性”问题[N];光明日报;2003年
4 白刚;马克思哲学未来发展前瞻[N];社会科学报;2001年
5 吴鲁;对马克思哲学遗产的一次深入解读[N];学习时报;2010年
6 关飞;带着问题出场[N];光明日报;2004年
7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 胡为雄;科学对待历史遗产推进哲学理论创新[N];光明日报;2009年
8 孙亮;简评《公共性视域——马克思哲学的当代阐释》[N];光明日报;2009年
9 俞吾金;人文关怀:马克思哲学的另一个维度[N];光明日报;2001年
10 ;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平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芳;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武汉大学;2010年
2 王海英;马克思与弗洛姆异化理论统观[D];吉林大学;2008年
3 史清竹;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牛小侠;当代“有限性”视阈下的马克思哲学旨趣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顾波;马克思人本心理观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王淼;形而上学的社会历史批判[D];吉林大学;2010年
7 刘兴章;感性存在与感性解放[D];复旦大学;2008年
8 张盾;现代性问题图景中的马克思哲学革命[D];吉林大学;2004年
9 柴婷婷;另一个马克思:一种人本主义化的诠释[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刘雄伟;历史的客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帅;马克思利益理论探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2 冯瑶;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变革的内在维度[D];吉林大学;2010年
3 秦晨哲;论马克思的需要理论[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静;生存异化与人道主义人性观[D];吉林大学;2007年
5 岳新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马克思哲学的当代诠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郑春园;在“类我”与“自我”之间[D];内蒙古大学;2010年
7 王华;找寻人失去的自我[D];吉林大学;2008年
8 张琼;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杰;论马克思哲学的人道主义思想[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杨文亚;马克思实践哲学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738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873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