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生态资源管理制度的绩效及生态价值——以黑河流域为例
本文关键词:流域生态资源管理制度的绩效及生态价值——以黑河流域为例
【摘要】:以生态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基本理论为基础,运用状态-结构-行为-绩效(SSCP)模型,从流域管理的角度系统分析黑河流域资源管理的历史演变过程。通过对黑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的生态价值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黑河流域水资源排他性产权的界定,极大地提高了黑河流域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但是,黑河流域目前的管理制度安排是低效的,上下游居民因排他性产权制度的界定而遭受着经济的损失;(2)排他性产权制度安排下采用绝对保护的形式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的污染问题,且水资源污染依然因上下游居民行为选择而遭受胁迫;(3)解决公共资源的问题,只有建立消除排他性产权结构与分散化利益群体之间矛盾制度的安排,给予利益群体一定的生态补偿,且其生态补偿额须直接与黑河流域生态资源环境状况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流域居民才能在经济激励的制度安排下,自愿地选择保护黑河流域生态环境行为,进而从根本上解决流域资源的负外部性问题。
【作者单位】: 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流域管理 制度 SSCP模型 黑河
【基金】:中央补助地方科技基础条件专项资金项目(2013K-01)
【分类号】:F205;F062.2
【正文快照】: 0前言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生态环境资源资本价值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生态资源环境的重要性[1-3]。流域生态资源属于公共资源,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加之流域资源市场机制失灵,导致目前流域生态环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遭受着不同程度的破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光洲;陈妍竹;;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01期
2 阮本清;许凤冉;张春玲;;流域生态补偿研究进展与实践[J];水利学报;2008年10期
3 尚彦林;;黑河流域水源涵养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林业科技;2008年03期
4 张志强;程莉;尚海洋;李延梅;;流域生态系统补偿机制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2年2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伟,周耀东;资产专用性、机会主义和合约安排[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2 张博;;我国票据市场制度变迁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3 王彤;王留锁;;水库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6期
4 赵熠;;从非正式制度变迁的视角审视政府问责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高怀云;高怀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6 张良悦;制度与产权改革[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荣朝和;张梦龙;;铁路改革必须重视相应产权关系的重构[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王兴化;张立富;;企业多元雇佣的新制度环境分析[J];北方论丛;2010年04期
9 梁姝娜;;不完全契约:新制度经济学前提假设的必然推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丁悦平;私有企业内非契约依赖问题初探[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卓;杨冬民;;关于陕南水源区生态补偿的外部效应及补偿机制研究[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雅勤;丁宇;;面向中小企业融资的地方政策支持体系的构建[A];行政管理学视阈中县域经济与中小企业健康成长之路(湖北行政管理论坛2009)[C];2009年
3 鄢军;陶忠元;;关于农村组织研究的一个理论综述[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张立新;姜华;林涛;;大学管理成本的内涵分析: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张爱秀;;契约论视角下研究生和导师关系研究[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王官诚;;我国公立高等教育产权制度的弊端与对策探析[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黄景贵;;制度竞争力——全球化时代的主题——兼论特区制度质量竞争[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袁泉;;政府采购制度效率的契约经济学分析[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王仕军;;西方经济学企业理论科学性的三大体现[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10 崔向阳;;转轨经济中构建劳资合作制度的博弈分析[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姜海光;国有控股企业所有权边界与财务战略取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周莉荔;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市场配置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5 张富田;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贺东;不确定性、能力与企业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7 崔宝敏;我国农地产权的多元主体和性质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段云龙;企业持续性技术创新实现的制度结构作用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9 孙敏;利益集团与中国药品安全规制制度变迁[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刘敏;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及其绩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旭英;审计信息产权作用机理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朱丽华;生态补偿法的产生与发展[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赵丽娜;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财务协调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柳朋明;专利法定许可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余华建;反腐倡廉视角下规范中介组织执业行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慧军;农业经济转型期沈阳市种植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8 纪操;诺斯、巴泽尔关于国家理论思想的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马国波;湖南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10 刘晗;湖南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琦璐;温宗国;陈吉宁;;中国城市工业污染强度与经济增长耦合关系[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年01期
2 宗臻铃,欧名豪,董元华,杨林章;长江上游地区生态重建的经济补偿机制探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01期
3 钱水苗,王怀章;论流域生态补偿的制度构建——从社会公正的视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尤艳馨;;构建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国际经验借鉴[J];地方财政研究;2007年04期
5 宋红丽;薛惠锋;董会忠;;流域生态补偿支付方式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年02期
6 毛占锋;王亚平;;跨流域调水水源地生态补偿定量标准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周映华;;流域生态补偿的困境与出路——基于东江流域的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02期
8 任勇;俞海;冯东方;孔志峰;高彤;杨姝影;;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战略与政策框架[J];环境保护;2006年19期
9 王金南;万军;张惠远;;关于我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的几点认识[J];环境保护;2006年19期
10 丛澜;徐威;;福建省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与思考[J];环境保护;2006年1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沈满洪 杨天;[N];中国环境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江中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汉江流域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与机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蓝永超,康尔泗,张济世,胡兴林;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年06期
2 孙栋元;李元红;胡想全;王军德;卢书超;程玉菲;;黑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与配置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4年03期
3 张军涛;黑河流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J];资源·产业;2004年02期
4 李启森,赵文智,冯起,苏培玺;黑河流域及绿洲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念及对策[J];自然资源学报;2005年03期
5 蓝永超,丁永建,刘进琪,康尔泗,魏智;全球气候变暖情景下黑河山区流域水资源的变化[J];中国沙漠;2005年06期
6 宁宝英;何元庆;和献中;李宗省;;黑河流域水资源研究进展[J];中国沙漠;2008年06期
7 许文海;黑河流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分析[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3年04期
8 潘世兵;路京选;张建立;庞治国;;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中的几个问题探讨[J];干旱区研究;2006年02期
9 冯尔兴,李新文;黑河流域水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问题辩证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5年03期
10 张利民;;西安市黑河引水灌溉工程水资源及开发方式的配置研究[J];地下水;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正秀 张洞若;黑河流域的阵痛[N];甘肃日报;2004年
2 任伟;黑河野生鱼类资源亟待保护[N];张掖日报;2006年
3 柴建国;抓住机遇 妥善处理黑河水资源问题[N];中国水利报;2000年
4 白波 仇杰;《黑河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规划》编制完成[N];黄河报;2007年
5 记者 陈露;切实加强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N];张掖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张隽;加强黑河水量统一调度管理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N];中国水利报;2009年
7 记者 武开义 实习生 李玉洁;黑河是研究水资源利用与湿地恢复保护理想基地[N];张掖日报;2010年
8 甘州;黑河流域鱼类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探讨[N];中国渔业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钱晓虎 于春光 ;加强酒泉航天城生态环境保护[N];解放军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姜玉勇;建立资源与环境共享的和谐社会[N];张掖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胜明;黑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2 史志林;西夏元时期黑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及驱动因素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3 苓朋强;黑河流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815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881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