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对幸福的离弃与回归——“斯密之谜”的一种解释
本文关键词:经济学对幸福的离弃与回归——“斯密之谜”的一种解释
更多相关文章: 斯密 主流经济学 道德情操论 幸福最大化 国富论 财富增长 回归 经济学家 机械学 效用
【摘要】:正"斯密之谜"英国学者斯密(1723—1790),给后人留下两个"谜"。一个谜是斯密自己提出来的,一般称为斯密的"价值之谜",说的是钻石用处小而价格高,与水用处大而价格低的矛盾。这个谜的谜底,被19世纪70年代出现的边际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斯密 主流经济学 道德情操论 幸福最大化 国富论 财富增长 回归 经济学家 机械学 效用
【分类号】:F0
【正文快照】: “斯密之谜”英国学者斯密(1723—1790),给后人留下两个“谜”。一个谜是斯密自己提出来的,一般称为斯密的“价值之谜”,说的是钻石用处小而价格高,与水用处大而价格低的矛盾。这个谜的谜底,被19世纪70年代出现的边际学派给出,得到大家公认。本文关注的是另一个谜,是斯密去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晏智杰;;市场经济与道德情操[J];传承;2011年19期
2 黄天立;;道德情操有什么用?——读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J];装备制造;2008年10期
3 李刚;顾晓伟;;试论斯密分工经济思想的当代理论价值[J];华商;2008年20期
4 罗卫东;;亚当·斯密的启蒙困境[J];读书;2010年12期
5 姜奇平;;重新回到斯密[J];互联网周刊;2007年02期
6 王冰;陈纲;;论斯密对市场经济理论的贡献[J];嘉应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乔洪武;勾画市场经济伦理秩序的先驱——亚当·斯密的经济伦理思想评介[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8 ;特别创意小组——霍夫根·斯密特制胜的王牌军[J];企业销售;1995年02期
9 潘志强;陈银娥;;关于斯密与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比较分析[J];经济评论;2006年01期
10 李华芳;;还原亚当·斯密[J];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2008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瑾;;论全球化——马克思、斯密和李斯特三种理论比较[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2 马艳;;中国主流经济学创新与发展的理性思考[A];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下册)[C];2004年
3 曹和平;;中国经济制度的历史传承与当代竞争[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经济学视角下的文化繁荣与交流”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4 艾春岐;;斯密困惑的马克思解[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5 李洁;朱富强;;政治经济学的回归与女性经济学的兴起[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6 马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主流地位及其创新基础[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4)[C];2004年
7 杨文进;;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的主要区别辨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8 黄家骅;;论非均质空间的经济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9 马涛;肖绣文;;“经济人”与人文关怀[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10 刘文彬;;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发展对管理学研究的影响[A];管理学发展及其方法论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芳;谁是主流经济学家[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2 资深媒体人 贺江兵;美联储买国债:主流经济学家为何无人猜中[N];华夏时报;2009年
3 王则柯;日常琐事中发掘经济学道理[N];东方早报;2008年
4 邵道生;粉饰太平只会导致“安乐死”[N];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党国英;主流经济学影响有多大[N];中国财经报;2005年
6 史晨昱;戴利:主流经济学的叛逆者[N];上海证券报;2007年
7 文贯中;如何分享繁荣 (下)[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8 宫敬才;有道德承担的经济学[N];中华读书报;2006年
9 ;“草根”经济学派挑战主流经济学[N];社会科学报;2004年
10 ;经济学主流非主流之争向真理逼进[N];社会科学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春凝;论经济法的伦理基础[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2 王超;苏格兰启蒙政治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朱金叶;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哲学思考[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杨芳;“商业社会”的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晨;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增长与波动[D];南开大学;2009年
6 郭继强;劳动供求状态:基于向下倾斜劳动供给曲线的理论与经验[D];浙江大学;2005年
7 李永刚;中小企业群落衍生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薛为昶;伦理学与经济学的离分与复归[D];东南大学;2005年
9 项松林;苏格兰启蒙思想家的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赵红军;交易效率、城市化与经济发展[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宣正林;同情,,美德与正义[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宛慈;刘学轩三首作品中摩尔斯密码应用分析[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3 刘震;市场条件下法律如何创造财富[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魏长徵;斯密的“‘重商主义货币财富观’批判”之局限性[D];兰州大学;2011年
5 刘炎;斯密与叔本华的同情观比较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倩;女性主义经济学对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挑战:一个理论述评[D];山东大学;2008年
7 李钧;寻找经济理论中的事实与价值[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珂;收入与幸福[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魏春雷;现代商业社会的立国之道[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10 武洪洲;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对我国道德建设的启示[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846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884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