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从黑格尔逻辑学到《资本论》的逻辑

发布时间:2017-09-19 23:24

  本文关键词:从黑格尔逻辑学到《资本论》的逻辑


  更多相关文章: 《资本论》 辩证逻辑 政治经济学批判 辩证法 黑格尔和马克思


【摘要】:黑格尔的逻辑学包括三个环节:知性的环节、"否定的理性"的环节和"肯定的理性"的环节。黑格尔第一个全面地阐发了辩证法的形式。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突出强调了"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辩证法,在《哲学的贫困》中指出"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分析了"研究的两条道路",最终在《资本论》中形成了"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传统逻辑的基本规律是同一律、不矛盾律和排中律,黑格尔和马克思的逻辑的基本规律却是矛盾律或对立统一规律。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全部智慧在于不承认矛盾、忽略矛盾、排除矛盾,而《资本论》的论述则是围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我矛盾展开的。
【作者单位】: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第一分校;
【关键词】《资本论》 辩证逻辑 政治经济学批判 辩证法 黑格尔和马克思
【分类号】:F091.91
【正文快照】: 列宁说:“不钻研和不理解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特别是它的第1章。因此,半个世纪以来,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理解马克思的!!”[1]151由此可见,只有钻研和理解了黑格尔的逻辑学,才能更好地理解《资本论》。马克思的《资本论》作为一部伟大的政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其海;;蒲松龄的德性品质初探[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李继武;;高度反思的学说与实践基础上高度反思的科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孙显元;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中的物质[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4 温纯如;黑格尔关于量与数学的无限性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赵妙法;Metaethics(后伦理学)与Metaphysics(后物理学)——粗议中西哲学之异同及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6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7 郭树杰;;马克思早年美学思想的发展轨迹——从《手稿》到《神圣家族》[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8 张传开;必然与自由范畴在近代西方哲学中的演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9 魏名国;试论真理的模糊性和精确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张盛彬;评逻辑研究中的极左干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国良;;美的本质新论[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苗启明;;论思维的三重制约关系与辩证思维方式——兼淡辩证逻辑的一些问题[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3 张晓芒;;意象性思维方式在造字过程中的规范作用[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晓锐;李敏勇;刘忠;张萌;;论宇宙认知观——道是宇宙恒在的本原[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5 张振东;孙振;;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学科交叉与方法论[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6 郑兢晶;彭福扬;;彭福扬要素重组法:一种新的创新方法[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7 张晓锐;李敏勇;刘忠;张萌;;论宇宙认知观——道是宇宙恒在的本原[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8 傅德本;;自然辩证法何以安身立命——读刘啸霆教授文章的几点认识[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曹桂红;;低碳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博弈论[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10 俞吾金;;论思维与存在的异质性——马克思哲学思想演化中的一个关节点[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8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赵淑辉;当代中国交往理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崔莹;旅游学学科性质的哲学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霞;青少年网络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黎益君;企业理念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6 阳功庆;论特雷·伊格尔顿的文化批评观[D];湘潭大学;2010年

7 黄华;灾难新闻“英雄”原型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陈薪;论彭漪涟教授对辩证逻辑理论的新探索[D];湘潭大学;2010年

9 谷小科;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系统论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吴佩琦;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欢进;王毅武;;论消费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地位[J];贵州社会科学;1985年02期

2 樊季刚;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原理给我们的启示——读《(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J];经济问题;1990年12期

3 李善明;;《剩余价值理论》手稿与《资本论》第四卷[J];经济学家;1991年04期

4 王冲;;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贡献[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10期

5 张雪魁;;回归马克思的经济哲学传统——马克思经济哲学的批判逻辑及其当代意义[J];学术月刊;2007年09期

6 夏莹;;符号政治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吗?[J];哲学动态;2008年01期

7 赵庆元;;论唯物主义历史观在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地位——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历史发展的观点看[J];理论界;2010年06期

8 周尚君;陈志勇;;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法哲学分析[J];学术探索;2010年05期

9 贾普云;政治经济学总论——对象和方法[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Z1期

10 刘子威;;怎样研究《资本论》[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在新;;关于建立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思考[A];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下册)[C];2004年

2 迈克·哈特;陆心宇;;共产主义之共者[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8)[C];2010年

3 许兴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4 王浩斌;;政治经济学批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权建构的必由之路[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5 张华荣;;深入学习《资本论》方法论 构建政治经济学新体系[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福建师范大学代表论文集[C];2006年

6 林校生;;略述唯物史观的三个著名“判别式”[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建国;;澄清对马克思方法论的四大误解——兼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创新[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8 张维闵;;方法、对象、结构与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研究[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董学文;马建辉;;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献疑[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10 李建平;;研究劳动价值论的新视角[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上)[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德平;耀邦同志如何看消费[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2 贾高建;唯物史观的经典思想[N];学习时报;2002年

3 胡为雄;马克思关于“上层建筑”的论述(中)[N];学习时报;2009年

4 胡为雄;准确解释马克思的上层建筑学说[N];学习时报;2009年

5 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 张一兵;资本主义在“自我升级”吗[N];解放日报;2009年

6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 徐贵相;从《资本论》中找寻解决现实矛盾的钥匙[N];深圳特区报;2009年

7 卫兴华;也谈马克思的“两个决不会”思想[N];北京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李坤民;扩大消费未必要齐步走[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9 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 张建君;对马克思“两个决不会”的不同解读及启示[N];北京日报;2009年

10 顾海良 武汉大学;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当代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峗;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存在论基础[D];复旦大学;2003年

2 户晓坤;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基础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8年

3 钱立火;《资本论》与唯物史观[D];复旦大学;2004年

4 韩欲立;物体、消费与符号[D];复旦大学;2007年

5 袁凌新;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科学范式[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蒋红;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和唯物史观的创建[D];复旦大学;2006年

7 罗骞;论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5年

8 夏莹;作为一种批判理论的消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导论[D];清华大学;2005年

9 叶晓璐;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存在论视域[D];复旦大学;2005年

10 付畅一;《哲学的贫困》与《贫困的哲学》[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超;资本的前提批判[D];吉林大学;2014年

2 何法宣;论马克思对蒲鲁东的批判及现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9年

3 汪芳;青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意蕴[D];黑龙江大学;2007年

4 刘t坭,

本文编号:8845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8845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3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