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金融市场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基于panel data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国碳金融市场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基于panel data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摘要】:文章选取中国CDM碳交易数量位居前列的十个省份为样本数据,对产业结构系数与单位GDP碳减排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并通过分析目前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困境与碳金融市场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方式,探究出中国碳金融市场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通过采用面板数据背景下的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统计分析,从定量的角度研究了碳金融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得到了某一区域碳交易规模的大小会对该区域产业结构系数起到积极的正向影响的结论。但是,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差异性,主要原因归根于当地文化、发展阶段与政策导向。最后文章有针对性地从制定碳金融发展战略、加大碳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碳金融的监管和风险防范体系三方面,进一步提出了促进碳金融和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碳金融 碳排放 金融监管 低碳经济
【基金】: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13YJC790216)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201018) 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2SJB790036)
【分类号】:F832;X196;F127;F224
【正文快照】: 近年来,随着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广泛关注,世界各国都掀起了一股低碳经济热,人类由此快步迈进低碳时代。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程度很大,为了尽快扭转这一局面,提出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碳金融在低碳经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莉;张云;王凤奎;;开发性金融在碳金融体系建构中的引致机制[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莉;王利;张云;;碳金融交易风险:度量与防控[J];经济管理;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丽伟;;世界碳金融的区域效应及制约因素分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游;;碳金融与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J];金融论坛;2009年10期
2 井华;李留宇;王南海;;开发性金融支持绿色创新企业发展[J];国际融资;2011年08期
3 陈元;改革的十年 发展的十年——开发性金融实践与理论的思考[J];求是;2004年1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瑞红;;对我国发展碳金融的几点思考[J];天津经济;2010年05期
2 凌楼凤;;构建我国碳金融发展体系[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07期
3 刘倩;王遥;;碳金融全球布局与中国的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8期
4 颜海轶;郁璇;;我国碳金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J];华北金融;2011年01期
5 王明;;中国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年06期
6 田璇;;碳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对策探析[J];商业会计;2011年19期
7 刘婧;;上海碳金融发展的思考及建议[J];环境经济;2011年07期
8 沈冰;冉光和;鲁钊阳;;中国碳金融问题研究进展[J];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09期
9 杨丽;曾少军;;国际气候合作与我国碳金融创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S2期
10 王朝晖;;探讨碳金融全球布局与中国的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弘;柴颖;;碳金融的法律促进[A];金融法学家(第二辑)[C];2010年
2 杨艳;;碳金融助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3年
3 丁玉梅;刘应元;;发展碳金融 促进低碳经济[A];《武汉金融》2010年第12期[C];2010年
4 慕丽杰;;低碳经济发展和碳金融体系的构建[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年
5 刘丽伟;;世界碳金融的区域效应及制约因素分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6 邵四华;;积极探索碳金融发展模式 支持我市低碳经济发展[A];民革组织为天津市“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做贡献主题研讨会材料[C];2010年
7 王小磊;;碳金融与巴士快速交通[A];西南汽车信息:2010年下半年合刊[C];2010年
8 鲍文;;碳金融与经济低碳转型[A];2014全国金融创新与经济转型博士后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4年
9 仲伟周;郭大为;仲云云;;基于碳金融视角的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研究[A];中国贸易救济与产业安全论丛(2010)——第六届中国贸易救济与产业安全研究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10 王鲁娜;;内外环境下碳金融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能源金融研究组成员 博士 李丕东;碳金融:发展新能源的助推器[N];国家电网报;2009年
2 ;碳金融四大功能与四大问题[N];上海证券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李飞 通讯员 李新龙 孙朝;武汉将打造碳金融中心[N];中国环境报;2010年
4 郭凯;发展多层次区域性“碳金融”探讨[N];金融时报;2010年
5 记者 顾意亮;率先发展“碳金融”[N];人民政协报;2011年
6 武汉大学经管学院 李兵兵;通过量化社会激励机制来构建碳金融体系[N];光明日报;2011年
7 贺浪莎;碳金融发展前景广阔[N];经济日报;2011年
8 记者 潘永东;碳金融:未来全球金融博弈的战略性新领域[N];金融时报;2011年
9 记者 周轩千;碳金融:银行大有可为[N];上海金融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张玺 通讯员 梅刚;内蒙古“碳金融”谋求破局[N];工人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善明;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志强;构建我国碳金融市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钱辰;中国碳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3 周卫锋;我国碳金融体系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韩琳慧;我国碳金融市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5 王凤奎;论通过开发金融破解碳金融发展难题[D];吉林大学;2011年
6 牛慧;碳金融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李博;碳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机理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赵平飞;欧盟排放权交易体制下碳金融资产定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张淼淼;中国碳金融发展模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10 柴佳;河北省碳金融产品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881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888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