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环境合作联盟:规模与稳定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区域环境合作联盟:规模与稳定性分析
【摘要】:本文以污染排放量和福利损益为参数建立了一个静态模型,在联盟的框架下分析了成员国的合作与非合作策略对区域整体福利的影响,以及区域国家数量、联盟规模与稳定性之间的逻辑关系。结果表明区域环境合作联盟的建立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改善区域环境质量;联盟的稳定性由模型的内生变量决定,而并非总是随联盟规模的扩张而提升。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长春工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区域环境合作 联盟 稳定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71173025
【分类号】:F062.2
【正文快照】: 一、引言工业化以来,人类对物质文明的不断追求伴随着对自然资源的无度索取,从而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污染物跨界现象不但引发国际、区域关系紧张,并因其自身的复杂性和跨学科的研究特点,对传统的研究方法、研究范式和研究边界提出了挑战:由于区域环境的非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艳;;完善区域环境和材料投放是区域活动的前提[J];企业导报;2010年10期
2 周密;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环境影响评价浅议[J];世界地理研究;1995年01期
3 毛卉,王旭升,郝伟;郑州市人口发展分析与预测[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年S1期
4 樊新生,李小建;基于区域环境的企业战略研究——以河南莲花味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世界地理研究;2002年03期
5 沈宗庆;刘西林;;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走向[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兰艳;;完善区域环境和材料投放的前提和条件[J];企业导报;2011年01期
7 匡永利;;区域环境价值核算的理论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07期
8 崔元锋;屈志光;;绿色农业产地生态环境安全与污染控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9 刘粤湘,王静修;论区域环境与资源型城市地区经济发展[J];资源.产业;2003年06期
10 李明辉;;产业集群与宁乡县产业园区经济发展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剑;;区域环境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A];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C];2009年
2 王清则;苏贵影;陈昕;;区域环境DSS的知识子系统的设计[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3 王小平;陈国金;赵德君;程伯禹;孙锡年;;在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工作中GIS应用技术初探[A];国土资源大调查论文专辑[C];2004年
4 刘广君;孙迎春;刘丽敏;刘磊;;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伊春林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工具[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5 赵静;张明涛;胡少波;;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区域环境立法问题研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6 王瑛;颜庆芳;王文青;;常熟市优势农产品区域环境现状调查[A];江苏土壤肥料科学与农业环境[C];2004年
7 胡健;余世东;;南充市主城区2004年区域环境噪声现状分析[A];四川省第十次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8 罗慧;张宏;滕跃;佘敏丽;;区域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A];陕西省气象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9 柯心;;人与自然的和谐:建构长三角区域环境行政协调机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廖柏明;;日本旅游资源环境法律政策研究——以日本熊本县区域为例[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姚耀富;江苏建立区域环境监管模式[N];中国化工报;2009年
2 通讯员 沈永昌;沪浙交界金山区域环保进行联合保护[N];东方城乡报;2011年
3 陈祖洪 孙秀英;开创区域环境督察新局面[N];中国环境报;2009年
4 通讯员 怀雪军;金山区域环境在迎世博中迅速改观[N];东方城乡报;2008年
5 刘莹清;企业创新需要区域环境创新[N];北方经济时报;2005年
6 刘晓军;区域环境合作势在必行[N];科技日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向朝伦;青白江建设“生态之城”[N];四川日报;2009年
8 记者 魏盼生;保护碧水蓝天 共享绿色未来[N];汕头日报;2011年
9 记者 刘剑昆 通讯员 赵建军;陵阳镇区域环境 综合整治通过验收[N];安阳日报;2010年
10 南方日报记者 刘茜 实习生 李晓丹;珠三角环保一体化将惠及全省[N];南方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思光;区域环境治理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2 刘婷;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区域环境相互作用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3 郁小平;中国高尔夫球俱乐部发展战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4 傅朗;区域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5 宋福忠;畜禽养殖环境系统承载力及预警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赵文晋;战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苗红;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庆阳农耕文化与区域环境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8 王峰;区域环境与产业协调发展多目标优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9 李苗苗;创新环境要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10 周万生;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娜;日本区域环境外交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2 樊新生;区域环境与企业战略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3 王超;退役钴-60辐照装置放射源处理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研究[D];南华大学;2011年
4 雷鸣华;山西省临汾市区域环境可续发展分析与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罗田;NAFTA背景下美国和墨西哥的区域环境合作[D];复旦大学;2010年
6 贾沛;灰色系统模型及其在环境评价与预测中应用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7 李玮琦;区域环境对上海时尚设计师品牌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赵伟;长春市商业企业连锁经营的区域环境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田丰;循环经济评估及其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10 蒋自豪;区域环境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本文编号:9099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909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