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道家经济观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4 10:36

  本文关键词:道家经济观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道家经济观 自由主义 历史价值 经济发展模式


【摘要】:本文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演绎与归纳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结合以及数据分析的方法对道家的经济观进行系统的分析,并结合历史史实对道家经济观在中西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道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有着显著的作用,中国历史上的朝代的兴盛大都和道家哲学以及道家经济思想的指导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道家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思想旨在通过抑制人的欲望尤其是统治阶级的欲望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与近现代系统化、定量化、实证化的操作模式相比,道家的经济思想固然有着难以操作、消极的不足,但和近现代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等相比,道家经济思想突显出它的前瞻性。本文旨在探讨道家经济观与西方经济观的利弊得失,以便为人类找到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发展。 全文分三个部分,共五章。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至第三章,对道家经济思想的哲学基础、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进行界定,并梳理道家思想各流派代表人物和其他不同流派中体现道家哲学思想的经济理论。第二部分,即第四章,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论述道家经济思想对中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三部分即第五章,在前四章研究的基础上,探寻道家经济思想的历史价值、现实意义、局限性和对当代全球的启示,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可借鉴的发展思路。第一章,“道家经济观的哲学基础”。主要诠释道家哲学思想和道家经济观的哲学基础。第二章,“道家经济观的形成与演变”。通过对道家代表人物杨朱、老子、庄子,《管子》、黄老道家等体现的道家经济思想进行梳理,全面系统分析论述了道家经济思想的形成与演变形态。第三章,“道家经济观的基本内涵与思想特征”对道家经济观的基本内涵和思想特征进行了概述,第一次对道家经济观做出系统阐述。第四章,“道家经济观的影响”。本章在论述道家经济思想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主要阐述了道家经济思想对中国和西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第五章,“道家经济观的反思”。这是本论文的最后一章,在论文前两章的理论分析和第三、四章影响分析的基础上,从西方经济发展困境以及中国经济的现实转型两方面分析道家经济观的现实价值,剖析了道家经济观对当代全球化的启示。同时总结了道家经济观的理论得失,客观分析看待道家经济观。 通过以上系统的梳理,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一,尝试性地提出了道家的经济观概念。道家思想传承几千年,影响遍及世界,但学术界对道家的经济观涉及的并不很多。本文在道家经济观研究中做了一定的尝试。二,通过对道家经济观与西方经济学的思想进行缜密的比较研究,试图总结中西方经济学思想中的优劣利弊,尤其是对道家经济观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与考据。三,本文旨在将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问题运用道家思想进行诠释,从而为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方略。
【关键词】:道家经济观 自由主义 历史价值 经济发展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092.2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1
  • 前言11-17
  • 一、研究目的11-12
  • 二、国内外发展趋势12-16
  • 三、研究意义16-17
  • 第一章 道家经济观的哲学基础17-23
  • 第一节 道17-19
  • 一、"道"的一般含义17-18
  • 二、"道"的哲学含义18-19
  • 第二节 道的特性19-23
  • 一、自然19-20
  • 二、无为20-21
  • 三、虚静21
  • 四、柔弱21-22
  • 五、不争、不先22-23
  • 第二章 道家经济观的形成与演变23-44
  • 第一节 老子经济观23-27
  • 一、"道尊德贵":老子经济经济观的出发点23-24
  • 二、无欲、寡欲24-25
  • 三、去奢、从俭25
  • 四、小国寡民25-26
  • 五、适度原则26-27
  • 第二节 杨朱经济观27-28
  • 一、"轻物重生"的财富思想27
  • 二、纵欲人生的消费思想27-28
  • 第三节 庄子经济观28-31
  • 一、虚无主义的经济观28-29
  • 二、对技术的态度29-30
  • 三、"至德之世"的社会理想30-31
  • 第四节 管子学派的经济观31-35
  • 一、《管子》书中的道家思想31-32
  • 二、《管子》的本末观32-33
  • 三、道德的经济决定论33
  • 四、"贫富有度"的公正观33-34
  • 五、"轻重"之策34-35
  • 第五节 汉初黄老经济观35-40
  • 一、汉初黄老道家"无为"的经济政策35-37
  • 二、《淮南子》的经济观37-39
  • 三、司马迁的经济思想39-40
  • 第六节 魏晋玄学经济思想40-44
  • 一、魏晋玄学与乌托邦式的社会经济结构构想40-41
  • 二、傅玄的经济思想41-44
  • 第三章 道家经济观的基本内涵与思想特征44-58
  • 第一节 道家经济观基本内涵44-53
  • 一、"道法自然"的经济运行观44-46
  • 二、"无为而治"的经济管理观46-50
  • 三、"反者道之动"的经济运行规律观50-52
  • 四、"去奢""尚俭"的经济消费观52-53
  • 第二节 道家经济观的思想特征53-58
  • 一、道家经济观的自然主义倾向53-54
  • 二、道家经济观的自我主义倾向54-55
  • 三、道家经济观的自发主义倾向55-56
  • 四、道家经济观的自由主义倾向56-58
  • 第四章 道家经济观的影响58-80
  • 第一节 道家经济观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58-64
  • 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历程58-59
  • 二、道家经济观与封建王朝盛世59-64
  • 第二节 道家经济观对西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64-80
  • 一、西方自由主义的道家渊源64-66
  • 二、道家经济观与西方自由主义经济观的联系66-75
  • 三、西方自由主义经济观推动下的西方社会的巨大发展75-77
  • 四、西方经济发展模式与道家经济观77-80
  • 第五章 道家经济观的反思80-101
  • 第一节 道家经济观的理论贡献80-83
  • 第二节 道家经济观的现代价值83-101
  • 一、中西方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困境83-94
  • 二、道家经济观对现实经济发展的启示94-101
  • 参考文献101-110
  • 致谢110-111
  • 攻关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11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霞;生命本位与自然关怀——道家生命观的基本特征及其生态学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 蒋自强,何樟勇;简论“经济人”的约束机制——亚当·斯密研究的反思[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3 徐桂莲,朱长久;老子“无为”思想内涵及其价值取向[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巫宝三;;庄子的经济思想[J];北京社会科学;1988年03期

5 唐任伍;;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对法国重农学派的影响[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年05期

6 钟璞;刘美生;;道家文化与西方自由主义比较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刘雅文;;老子经济思想探讨[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3期

8 唐凯麟;中国明清时期伦理思潮的早期启蒙性质论纲[J];道德与文明;2000年02期

9 赵麦茹;;先秦道家生态经济思想浅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01期

10 孙文学;论《道德经》中“道法自然”思想对当代可持续发展的启示[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匡安荣;“道法自然”与经济自由——一项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2 翟建宏;管子经济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3 李金玉;周秦时代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与实践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4 张坤;汉晋道教财富伦理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琳;哈耶克自生自发秩序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李亚军;大同思想中社会主义因素发展初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王绪琴;老子“道法自然”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赵亚丽;论《管子》的经济哲学思想[D];华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109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9109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f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