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分工对产业创新的促进机制
发布时间:2017-09-28 10:00
本文关键词:产业分工对产业创新的促进机制
更多相关文章: 产业分工 产业创新 俱乐部创新 集成创新 创新促进机制
【摘要】: 改革开放初期,当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发展阶段时,就不断强调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科学与教育发展作为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先导。党中央、国务院在199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也曾多次强调自主创新之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时隔30余年,我国的经济增长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创新、尤其是产业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而且我国产业创新水平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与发达国家的创新水平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而且这种差距是整体上的,而非局部的。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许多学者将其归结为制度层面不利因素的困扰,我们认为这个解释是不够全面的,结合古典、新古典、新兴古典、新制度经济学以及马克思、熊彼特及其后的国内外主流的有关分工与创新理论与实践的分析,我们提出决定产业创新的客观、内在与现实的基础在于产业分工,并结合我国产业分工的实际情况,对如何促进产业创新做出了有益的研究与探讨。 本论文在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实践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创新点与不足以及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产业分工对产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进行了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逐层深入的讨论: (1)对分工与创新的理论及其演进进行了讨论。在经济理论中,分工与创新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它们却有着共同的意蕴、同样的观察视角,都是经济学显性命题的基础,都指向经济效率,都可以用来解释微观和宏观经济体的持续增长。挖掘与讨论分工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是本论文得以展开的理论框架基础。 (2)对产业分工促进产业创新进行论证。对产业分工与产业创新分别进行了界定,讨论了企业家精神、市场需求、资本积累、知识存量、研发投入以及制度等产业创新要素。在分析产业水平与垂直分工对于产业创新要素的促进作用的基础上,对产业创新的内在驱动机制——市场竞争,以及产业创新的内部促进基础——产业分工进行了深入讨论,最终得出产业分工对产业创新具有促进作用的初步结论。 (3)通过对俱乐部创新的分析,进一步阐述产业水平分工对产业创新的促进机制。首先对水平分工条件下,产业创新活动可能面临的创新收益保护困难、无力承担巨频繁、额的创新投入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其次,讨论了产业水平分工中,市场竞争的存在促使企业之间具有形成产业创新俱乐部的冲动,其实现在机制在于通过企业的创新投入进行“关口前移”,再次,通过将产业创新俱乐部的主要特征与俱乐部理论进行类比,发现产业创新俱乐部在会员特征、产品来源与使用等方面符合俱乐部理论的主要要求,而且创新成果具有排他性与非竞争性,是较为典型的俱乐部产品。总之,俱乐部创新可以缓解水平分工产业内企业创新所面临的主要困境,而且带来生产和创新双重效率的提高。 (4)通过对集成创新的分析,进一步阐述产业垂直分工对产业创新的促进机制。首先对垂直分工条件下的产业创新进行了假设,并对产业创新活动可能面临的创新收益未必能够在最终产品上得到体现、产业链条上的创新主体之间存在创新协作困难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引出集成创新范式,并对其系统论与协同论的理论基础加以阐述,发现集成创新范式遵循上述两个理论的主要原理,而且在垂直分工条件下,产业创新系统具备集成创新的条件,进而得出垂直分工产业体系内的企业之间有形成集成创新冲动的结论,集成创新可以很好地解决产业链条上的企业在创新协同与创新收益分配上的问题,也是垂直分工条件下产业创新活动所必然遵循的模式。 (5)基于理论分析并联系我国产业创新的现实,提出在产业分工中促进产业创新的思路与建议。本论文最终的落脚点在于如何提升我国产业创新的水平,通过前面的论述,我们发现产业分工对产业创新确实具有促进作用,无论是水平分工还是垂直分工的产业条件下都有这样的作用机制存在。通过对国内产业分工的现状分析,可以发现我国较为成熟的垂直分工体系与一定规模的水平分工格局对产业创新均构成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可以发现,我国的产业创新之所以发展缓慢,主要因为产业分工存在诸多问题,从水平分工层面来来看,主要存在地域封闭下的市场分割与产业结构趋同、产业跨地区重组障碍、诚信不足导致横向产业集聚弱化等;从垂直分工层面来看,主要表现为产业分工协作链条的断裂、区域垂直分工收益分配不合理、在产品内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垂直产业分工协作体系薄弱等。为此,我们提出了优化我国产业分工格局、在产业水平分工中促进俱乐部创新、在产业垂直分工中促进产业集成创新的思路,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分工 产业创新 俱乐部创新 集成创新 创新促进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062.9
【目录】:
- 内容摘要2-4
- Abstract4-10
- 第一章 导论10-37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10-18
- 一、产业创新能力决定国家经济实力11-12
- 二、我国产业创新不容乐观12-15
- 三、理论对产业分工促进产业创新的关注不够15-17
- 四、本论文研究的意义17-18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18-32
- 一、产业分工的界定18-25
- 二、产业创新的界定25-32
- 第三节 主要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32-37
- 一、研究思路32-34
- 二、研究方法34
- 三、研究内容34-35
- 四、主要创新点与不足35-37
- 第二章 关于分工与创新理论的讨论37-49
- 第一节 分工理论及其演进37-41
- 一、古典经济学论分工:分工提升劳动效率并决定社会发展37-38
- 二、新古典经济学:分工作为行为分析的隐含前提38-39
- 三、新兴古典经济学:重新直接讨论分工39-40
- 四、新制度经济学:以制度激励的角度阐释分工命题40
- 五、分工理论中缺少关于创新命题的讨论40-41
- 第二节 创新理论及其演进41-43
- 一、马克思:创新对企业超额剩余价值追求的影响41
- 二、熊彼特:创新与微观和宏观经济持续增长的强联结41-42
- 三、熊彼特之后的创新理论:创新与增长间联系的深入讨论42-43
- 四、创新理论中没有把分工作为促进因素加以讨论43
- 第三节 分工与创新的共同理论指向43-48
- 一、具有共同的观察对象43-45
- 二、分工与创新的意蕴一致45-47
- 三、分工与创新为众多的具体经济命题奠定了基础47-48
- 本章结论48-49
- 第三章产业分工对产业创新的促进机理49-85
- 第一节 产业创新要素分析49-58
- 一、产业创新要素50-57
- 二、制度:协调创新要素57-58
- 第二节 产业分工对产业创新要素的促进作用58-70
- 一、水平与垂直分工共同促进的创新要素59-64
- 二、水平分工对创新要素的促进作用64-66
- 三、垂直分工对创新要素市场专业化的促进作用66-68
- 四、不同产业分工条件下的产业创新组织形式68-70
- 第三节 产业分工对产业创新的促进机制70-83
- 一、产业创新的内在驱动机制:市场竞争70-73
- 二、产业创新的内部促进基础——产业分工73-83
- 本章结论83-85
- 第四章 产业水平分工与俱乐部创新85-104
- 第一节 水平分工条件下产业创新可能面临的困境85-91
- 一、企业创新收益保护困难85-90
- 二、单个企业无力承担巨额的创新投入90-91
- 第二节 俱乐部理论与创新俱乐部91-97
- 一、俱乐部理论的主要内容92-94
- 二、产业水平分工具有形成产业创新俱乐部的冲动94-95
- 三、水平分工产业内企业具备形成创新俱乐部的条件95-97
- 第三节 俱乐部创新对水平分工产业创新的价值97-102
- 一、缓解了水平分工产业中企业创新所面临的困境98-99
- 二、俱乐部创新带来创新和运营双重效率的提高99-102
- 第四节 用创新俱乐部理论难以解释的现象102-103
- 一、排他机制难于处理的“公共知识”与俱乐部产品的关系102-103
- 二、俱乐部会员的创新投入与消费效用不相等的问题103
- 本章结论103-104
- 第五章产业垂直分工与集成创新104-126
- 第一节 垂直分工条件下产业创新的假设与难题104-105
- 一、垂直分工条件下产业创新的基本假设104-105
- 二、垂直分工条件下产业创新的两大难题105
- 第二节 集成创新的理论基础105-109
- 一、集成创新的基本内涵106
- 二、集成创新的理论基础106-109
- 三、集成创新范式遵循系统论与协同论的主要原理109
- 第三节 垂直分工产业创新系统具备集成创新的条件109-114
- 一、集成创新:垂直分工条件下产业创新系统的必然组织形式109-111
- 二、产业垂直创新系统具备集成创新的条件111-114
- 第四节 集成创新对垂直分工产业创新的价值114-125
- 一、通过促进创新系统的协同实现产业创新114-119
- 二、处置了产业链条上阻碍创新收益实现的问题119-125
- 三、产业整体创新效率因集成创新效应而放大125
- 本章结论125-126
- 第六章我国产业分工现状及其对产业创新的影响126-153
- 第一节 我国产业与区域分工的发展历程126-134
- 一、我国产业分工的发展历程126-131
- 二、我国区域分工的发展历程131-134
- 第二节 中国产业分工优势对产业创新的促进作用134-136
- 一、较为成熟的垂直分工体系对产业集成创新的促进作用134
- 二、一定规模的水平分工格局对产业创新的促进作用134-136
- 第三节 我国产业分工存在问题及其对产业创新的影响136-145
- 一、产业水平分工存在的问题及其对产业俱乐部创新的影响136-140
- 二、产业垂直分工存在的问题及其对产业集成创新的阻碍作用140-145
- 第四节 建议在强化产业分工中促进产业创新145-152
- 一、优化我国产业分工的格局145-148
- 二、在产业水平分工中促进俱乐部创新148-150
- 三、在产业垂直分工中促进集成创新150-152
- 本章结论152-153
- 参考文献153-163
- 后记163-164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叶琪;基于包容性发展视阈的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2 范轶琳;产业集群背景下中小企业包容性增长的内在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波;国际分工视角下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351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935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