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消费观意蕴——科学消费观的构建与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
本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的消费观意蕴——科学消费观的构建与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
【摘要】: 科学发展观理论内涵和根本原则对现实状况下的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既具有纲领性的意义,也能对当代中国的一些具体的发展问题提供具体的帮助。在科学发展观所直接呈现和内在蕴含的丰富内容之中,本文选择了科学发展观所内蕴的消费观意义加以探讨,并讨论了这种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的科学消费观对于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境遇的指导意义。本文之所以要发掘科学发展观的消费观意蕴,原因在于消费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对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但是,一般说来,传统的发展理论比较重视从生产的角度探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方式,而忽略了从消费视角对这个问题的探讨。通过消费思路切入发展问题,可以使我们对发展的本质、目的与方法产生全新的认识。中国目前的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驱动力主要来自生产层面,理论界所进行的对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所做的探究也主要是沿着生产的思路进行的。本文把消费观问题与中国的发展问题联系起来,基本目的是为探寻一条同时兼顾生产与消费,既遵循世界各国发展的普遍规律,又具有别开生面的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科学发展 消费观 异化消费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014.5
【目录】:
- 内容提要4-8
- 第1章 导论:以科学消费观导引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8-16
- 第2章 消费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16-28
- 2.1 发展理论的生产之路16-18
- 2.2 对生产主义发展观的反思18-21
- 2.3 发展理论的消费之路21-23
- 2.4 消费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所起的作用23-28
- 第3章 消费观的形成与中西消费观的演变28-40
- 3.1 消费观的形成与基本原则28-31
- 3.2 中国消费观的演变31-34
- 3.3 西方消费观的变迁34-40
- 第4章 异化消费与发展迷途:西方异化消费批判及启示40-56
- 4.1 消费社会与消费异化40-42
- 4.2 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批判:异化消费批判的理论基础42-44
- 4.3 异化消费批判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伦理44-51
- 4.3.1 列斐伏尔:异化消费的日常生活批判44-46
- 4.3.2 鲍德里亚:异化消费的符号学批判46-49
- 4.3.3 本·阿格尔:异化消费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批判49-51
- 4.4 西方异化消费批判理论给我们的启示51-56
- 第5章 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的科学消费观56-76
- 5.1 科学发展观与发展观的革命56-61
- 5.2 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的消费观61-63
- 5.3 科学发展观的消费观意蕴63-76
- 5.3.1 "以人为本"的全面消费意蕴63-67
- 5.3.2 "统筹兼顾"的均衡消费意蕴67-71
- 5.3.3 "建设生态文明"的可持续消费意蕴71-76
- 第6章 中国科学发展中的消费问题与解决途径76-104
- 6.1 当前我国消费领域所存在的问题76-82
- 6.1.1 消极的消费伦理观念对消费活动的负面影响77-78
- 6.1.2 物质和精神消费比例失衡78-79
- 6.1.3 城乡居民之间消费差异明显,发展不平衡79-80
- 6.1.4 总体上消费不足80-81
- 6.1.5 消费政策研究存在较大欠缺81-82
- 6.2 科学消费观与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82-98
- 6.2.1 转变传统消费观念,树立适度消费观83-85
- 6.2.2 千方百计提高人民收入85-88
- 6.2.3 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降低居民支出预期88-92
- 6.2.4 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92-93
- 6.2.5 构造金融支持,发展信用消费93-94
- 6.2.6 开发适销对路产品和服务,不断培育消费热点94-95
- 6.2.7 倡导绿色消费,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95-96
- 6.2.8 加强消费调控,保证消费的长期稳定发展96-98
- 6.3 超越凯恩斯主义: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出路98-104
- 参考文献104-108
- 致谢108-109
- 摘要109-111
- Abstract111-11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几点理性思考[J];金融经济;2005年20期
2 胡锦涛;;全国干部培训科学发展主题案例教材《序言》[J];中国农业会计;2011年09期
3 李娟;;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理论”的时代解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6期
4 陈亚杰;;不断提高企业运用科学发展观水平[J];企业管理;2011年07期
5 喻强;;浅析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J];企业导报;2011年09期
6 刘克武;;运用科学发展观 促进企业科学发展[J];中国军转民;2011年06期
7 王德明;;再看安泰家园[J];印刷经理人;2011年08期
8 史志国;;在财政预算中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1年02期
9 孙守会;;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重组融合[J];前进;2011年07期
10 吴娅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切实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龙保;;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理论[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楚爱丽;;多维视角下的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6年
3 张小明;;论邓小平的科学发展观[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4年
4 方松华;张志宏;;论科学发展观的学理内涵与人文意蕴[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5 孙振玉;;论科学发展观与科学宗教观[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2集)[C];2007年
6 郑斌;;以人为本的当代中国诠释[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孙振玉;;论科学发展观与科学宗教观[A];2006民族宗教问题高层论坛暨甘肃研究基地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孙抱弘;;重心的证明与起点的选择——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当代中国青少年道德建设取向的思考[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9 肖新军;;西部大开发中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制度设计[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04年学术年会“资本论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10 唐志龙;;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海滔 实习生 刘佳;我市召开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N];承德日报;2008年
2 闫志民;《当代中国的发展哲学》简评[N];人民日报;2010年
3 张月泉(作者系自治区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N];广西日报;2004年
4 大理州白族文化研究所所长 赵寅松;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N];大理日报(汉);2009年
5 ;切实抓好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N];六盘水日报;2009年
6 宁夏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 狄国忠;继续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N];宁夏日报;2009年
7 陈尧 王国富;科学发展观中的“人”和“本”[N];辽宁日报;2008年
8 琚春林 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主任、教授;以科学发展观凝聚改革新共识[N];唐山劳动日报;2009年
9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N];汕头日报;2009年
10 丁晋清;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渊源[N];贵州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兰初;邓小平以生产力为基础的发展观[D];吉林大学;2008年
2 田志文;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中的政治价值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周由强;当代中国婚姻法治的变迁(1949—2003)[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丁刚;科学发展观的消费观意蕴——科学消费观的构建与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D];吉林大学;2010年
5 崔婷;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西文化交流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施祖军;商业之魂[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孙育玮;当代中国法哲学的哲理探索[D];黑龙江大学;2004年
8 田中初;当代中国灾难新闻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陈尚荣;市场经济对当代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海辉;现代化视域下的当代中国职业道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及创新[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丽瑶;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D];黑龙江大学;2008年
4 盛千;当代主要共产主义政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探索[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5 靳义亭;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社会发展观[D];郑州大学;2004年
6 黄焕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及其内涵[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张俊荔;建国以来我国发展观的演变及其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程敬礼;试论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历史演进[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瑞敏;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不断丰富发展及其实践[D];安徽大学;2010年
10 白玉;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考察[D];天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561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956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