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论平均奖的经济性质

发布时间:2017-10-02 00:32

  本文关键词:论平均奖的经济性质


  更多相关文章: 平均奖 合作剩余 劳动者联合体产权 团队激励


【摘要】: 在我国的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经济建设过于注重效率,而忽视公平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导致我国出现了收入差距恶化,劳动者报酬比例过低并逐年下降的局面。为应对这一现状,关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理论大量涌现,企图解决收入分配的不和谐现象,实现公平分配。 平均奖的研究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相应而生。首先,平均奖在国内外的企业组织中是现实存在的,其表现形式也是多样化的。本文以国内的湘潭钢铁集团,南斯拉夫的劳动管理型企业以及日本的企业制度为例,论证了平均奖的现实存在性,并归纳出平均奖的主要表现形式。需要明确的是平均奖不是平均主义,它与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有着根本的区别。从经济学性质角度出发,平均奖是一种建立在劳动者联合体产权制度基础上的,对同质劳动者相互合作所创造的剩余的分配方式,同时它也是一种团队激励方式。平均奖经济性质的理论解释可以归结为平均奖的来源、本质、决定因素以及激励效应几个方面,以平均奖的来源为研究起点使得平均奖的产生有着生产力方面的基础。企业分工协作所创造的总收益在支付了所有成员的参与约束之后的剩余为合作剩余,这构成了平均奖的初始源泉。平均奖本质上是同质劳动者之间相互合作所创造的那部分合作剩余。根据马克思的产权决定分配理论,劳动者联合体产权制度决定了同质劳动者创造的合作剩余必然采取平均的方式进行分配。平均奖是对劳动者合作劳动的报酬,同时也是一种团队激励方式。平均奖的激励效应主要体现在对企业员工的合作程度、个人激励效应以及企业整体激励效应和企业与员工之间建立稳定的信任关系的促进作用上。为对平均奖进行具体的模型解释,本文把平均奖置于联合产权制度的框架之下,通过对联合产权制度下的要素联合体产权主体和劳动者联合体产权主体之间的合作博弈分析,得到可分配合作剩余中劳动者联合体产权在组织均衡时应得的份额,该部分剩余在劳动者联合体内部的分配方式就是平均奖。
【关键词】:平均奖 合作剩余 劳动者联合体产权 团队激励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09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引言9-16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9-10
  • 1.2 相关文献综述10-14
  • 1.2.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研究综述10-12
  • 1.2.2 西方经济学学派关于劳动者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研究评述12-13
  • 1.2.3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13-14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重点14-15
  • 1.4 本文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及不足15-16
  • 第2章 平均奖的现实表现及其与平均主义的区别16-23
  • 2.1 平均奖在我国初次分配中的表现16-17
  • 2.2 体现平均奖思想的国外企业组织形式17-20
  • 2.2.1 南斯拉夫的劳动管理型企业17-19
  • 2.2.2 日本企业的分配制度19-20
  • 2.3 平均主义与平均奖的区别20-21
  • 2.4 本章小结21-23
  • 第3章 平均奖的经济性质的理论解释23-39
  • 3.1 平均奖的经济性质的界定23-24
  • 3.2 平均奖的源泉及本质——企业内劳动者协作创造的剩余24-28
  • 3.2.1 合作剩余的产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相关论述24-26
  • 3.2.2 企业的本质是创造和分配合作剩余的组织26-28
  • 3.3 平均奖形成的决定28-34
  • 3.3.1 产权制度对收入分配的决定28-31
  • 3.3.2 劳动者联合体产权的定义及形成31-34
  • 3.3.3 劳动者联合体产权决定平均奖的分配34
  • 3.4 平均奖的激励效应分析34-37
  • 3.4.1 平均奖对企业员工的合作程度具有正激励效应35-36
  • 3.4.2 平均奖有利于个人激励效应的增强36-37
  • 3.4.3 平均奖的长期实施有利于激励效应的提高和员工间建立稳定的信任关系37
  • 3.5 本章小结37-39
  • 第4章 基于联合产权制度的企业平均奖分配模型39-52
  • 4.1 联合产权制度的内涵及企业剩余的分配机制39-42
  • 4.1.1 联合产权制度的内涵39-40
  • 4.1.2 联合产权制度下剩余索取权的分配模式40-42
  • 4.2 平均奖分配的模型解释42-51
  • 4.2.1 企业合作剩余的分配原则42
  • 4.2.2 合作剩余在要素联合体和劳动者联合体之间分配的合作博弈分析42-51
  • 4.3 本章小结51-52
  • 第5章 总结52-54
  • 参考文献54-57
  • 致谢57-58
  • 附录 A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连建辉,赵林;“企业性质”重探——合作剩余创造和分配的市场性关系契约[J];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2 范省伟,白永秀;劳动力产权的界定、特点及层次性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08期

3 黄桂田,李正全;要素间相对稀缺程度的变化与企业产权演进逻辑[J];经济科学;2003年05期

4 杨瑞龙,杨其静;专用性、专有性与企业制度[J];经济研究;2001年03期

5 刘长庚;;论企业的联合产权制度性质[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杨瑞龙,卢周来;对劳动管理型企业的经济学研究:一个方法论的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本文编号:9565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9565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c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